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文具的家教学设计宁波市四眼碶小学季佳赟教材解析:文具的家选自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形象。第1、2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介绍了贝贝的文具只用了一次,就找不着了。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6自然段讲了从此以后,贝贝逐步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本文词句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如继续巩固拓展“平平安安”这一类的叠词,还出现了一些使用文具的动词,“铅笔,只用了一次”中的“用”、“橡皮,只擦了一回”中的“擦”,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和丰富。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拓展运用。本文的第4自然段中妈妈的话浅显易懂,让学生明白文具也和我们一样,也有一个家,“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要想办法帮助文具找到自己的家。课文配有两幅插图,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图文结合,是朗读对话的好材料。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能力。在本文的生字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识字,还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采用联系生活、字源学习、组词识记、猜字谜、走迷宫等多种形式识记、巩固生字,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主识字的意识。2采用对话的形式是本课的一个语言特色,对话内容简单明了,将道理通过对话的形式传输给学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阅读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字理,对照插图,在情境中感受人物心情,理解人物语言的内在含义,读好对话。教师在学文的同时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爱惜文具、整理文具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通过组词、加一加、减一减等多种方法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学习新的部首“斤字边”,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掌握“包”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继续积累“平平安安”这样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关注提示语,体验角色,读出对话语气。3借助第1、2自然段仿说;通过字理学习、比较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萌发爱护文具的情感。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借助图文,读好对话。教学难点:掌握“包”字“右上包围,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通过字理学习、比较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地回家”。教学准备:1.制作ppt课件。2截取“包”字的笔顺书写视频。3.收集生字“具”“平”“安”的字源资料。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学习生字。1.指导“文”的书写。2.学习生字“具”。3(1)出示“具”字的演变图示,对照记忆字形。(2)出示图片、词语“学具”“农具”“家具”,学生组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具”。3.读课题。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初读要求: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反馈一共有6个自然段,学生修改。3.一组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预设:(1)第1、2自然段。正音:找不着小老师领读生字“次”“哪”“丢”。读词“哪里”“哪儿”。(2)第3自然段。正音:“眨”的第三声。自主识字:“新”有什么办法记住?学习部首:斤字旁。结合生活识字:出示图片“新闻”“新华书店”“新年快乐”。(3)第6自然段。认读生字所在词语“从此”“仔细”“检查”。4.游戏“走迷宫”,巩固生字词语。5.再读课文,争取读得流利。【设计意图:在初读反馈中,对学生朗读时存在困难的生字、新词、长句子加以指导,这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生字环节,采用了多种活泼有趣的形式,不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三、精读课文,图文结合,读好对话。(一)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模仿句子表达,积累动词。1出示第1、2自然段。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学生个别读。教师评价时,关注“只,一次,一回”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2.出示图片:尺子、转笔刀、蜡笔。学生选择一件文具,模仿1、2自然段仿说句子。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关注句子通顺,动词用词准确。3学生合作读第1、2自然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文的同时,对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是对课文中主人公贝贝粗心,不爱惜文具的情感体会。】(二)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图文对照,读好人物语言。1出示: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指名学生读,在朗读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到“一就”表示立刻、马上的意思,读出语气。2出示妈妈和贝贝的对话。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1)划出妈妈和贝贝说话的内容,练习朗读妈妈和贝贝的话。(2)圈出贝贝说话时的表情:眨着一双大眼睛。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贝贝的表情、动作。学生表演朗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以评促读。(3)看图观察妈妈的表情、动作(睁大眼睛,张着嘴巴)。学生在情境中练习朗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天天”一词,朗读时突出“天天”,体会妈妈疑问、责备的心情。3师生合作、同桌合作、男女生对读练习对话朗读。【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个环节教师借助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学生观察图中妈妈和贝贝的表情、动作,让学生体验角色,结合生活实际,读好对话。】(三)朗读第4自然段,读懂妈妈的话,读出语气。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数一数,妈妈说了几句话。(两句话)2朗读第1句,理解“平平安安”的意思。(1)出示两个句子:5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回家。(2)比较两个句子,理解“平平安安”的意思。出示“平、安”的字源。教师讲述:小朋友“平平安安”这两个字可有意思啦。最早的“平”字,下面是一个号角,上面两条长长的横,代表号角吹出来的声音悠长,代表这个地方很“平安”;再看“安”字,外面像什么?里面像什么?最早的时候外面代表房子,里面代表一位新娘,所以“安”字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女。有房子,房子里住着自己的家人,生活很“安宁”。学生理解“平平安安”的词义。(3)学生读句子,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小朋友都有一个家,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爸爸妈妈才放心。3.朗读第2句,理解句子含义。(1)出示句子: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2)指名几个学生朗读第2句,反复追问:文具的家在哪里啊?学生回答:文具的家是文具盒。(3)教师提问:怎样让文具回到文具盒这个“家”呢?通过一问一答,理解妈妈说话的含义。4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表情、动作,读出妈妈说话的语气。评价时关注学生体会人物心情,读出妈妈和蔼、亲切的语气,对个别学生在朗读时能加上表情、动作给予鼓励、表扬。【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对句子内容进行思考,从而读懂文具的家是文具盒;通过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学生知道让文具“回家”就是每天放学的时候仔细检查,文具都要放回文具盒。从而理解了妈妈话中蕴含的爱护文具的好方法。】(四)对话朗读展示1.同桌练习朗读第3、4自然段中的对话,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朗读。教师在评价中随时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加入表情、动作,在6情境中朗读对话。四、巩固生字,学写生字1.开火车。(1)开火车朗读词语:新书新年新手清新(2)出示火车头“平”“每”,同桌给小火车加加车厢。(3)反馈同桌学习成果,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词语。总结:识字方法可真多,开开小火车,认识更多词语朋友。2.猜一猜。(1)口+那(哪)(2)去字头上一把刀。(丢)(3)看图猜字谜。(平)(4)看图猜字谜:出示“书包”“手提包”“钱包”的图片。(包)3.写字。(1)学习半包围结构的书写规律。*包这个字,首先看看它的笔顺,拿起手,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写。*包是半包围结构,它是右上包左下的字,书写的时候先写外面,后写里面。*跟着电脑老师再写一遍。*教师范写“包”字。(2)范写“平”字。(3)学生自己书写“包”“平”。(4)三星评价:一星:书写正确。两星:笔画的位置摆放正确。三星:写字姿势正确。板书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朋友,叫贝贝,她丢了铅笔,橡皮也找不着了。妈妈告诉她,文具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有自己的家,我们也要让它们平平安安地回家。板书:715.文具的家贝贝丢找不着妈妈家平平安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