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中有“闻”,画中有“话”-浅谈低段语文教学中巧用课文插画的策略研究【摘要】:“图文并茂”是现行小学低段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到几幅精美的插画,这些插画形式不同,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合理利用课文的插画,不仅符合低段学生对“形象思维”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激发低段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依据低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提出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巧用课文插画的策略。 【关键词】:课文插画;低段语文;运用 文字和插画是教材借以展示文本内容的两种主要手段,因而课文插画被称为“课文的第二语言”,有时一幅标新立异,视觉效果俱佳的插画留给学生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文中的文字所表现的内容。插画不但具有文字所不具备的优点与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能用插画和文字互相印证,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总之,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它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小学低段语文课文插画的特点及其在教学运用中出现的失衡现象 (一)小学低段语文课文插图的特点 低段语文教材中配的插画除了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低段课文插画数量众多。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到几幅精美的插画,笔者对一至三年级课文插画作了具体统计:一年级上册82幅,下册81幅;二年级上册71幅,下册50幅;三年级上册38幅,下册36幅。从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越是低段,插画越多,随着年级的升高,插画逐渐减少。 2.低段课文插画内容丰富。低段课文插画很多都是以儿童的形象出现,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或是以文本内容为依据,揭示主人公思想品质的连续多幅图画;或是将文本中最感人的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单幅图;或是将课文中无法显现的寓意寄托于人物神情,触发学生想象的综合性的单幅图这些画,有的是黑白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是摄影作品,有的是绘画作品;有的是卡通画,有的是国画或水墨画用学生所喜爱的、色彩鲜艳的、具有“灵性”的画面,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拉近了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 3.低段课文插画个性鲜明。低段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有的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如一下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图片,有断了尾巴的小壁虎,有尾巴各有用处的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孩子们不看课文,光看插图,就已是爱不释手了;有的诗情画意、如履仙境,如许多古诗中的插画,与诗句合二为一这些插画蕴含了儿童的个性气质,给人以特有的审美享受。 (二)课文插画在低段教学运用中出现的失衡现象 新课程教材的编排中,增加了很多精美的插画。然而,在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悟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让它们的价值充分体现,在运用插画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失衡现象: 1.重视插画,轻视文本 有些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直观的插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练习说话,活跃课堂气氛。但仔细一想,这样做使插画成了第一语言,课文成了插画的附件,教学重心偏移,使得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缺乏内化与品悟,也因为教师课堂重点的转移使得有些调皮的学生开始在课文插画上“画蛇添足”,“添油加醋”,让人哭笑不得。 2.重视文本,舍弃插画 在“应试教育”负面影响下,许多老师认为学生考的是对具体文本的理解,和插画没有什么关系,也有的老师认为插画只是一种摆饰品,学与不学,用不用是一个样的,反正考试不考插画,只顾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想一想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经常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感悟出画面,大部分学生只是浮在文字表面。如果教师能细细地研读课文中的插画,就会发现它与文本内容是多么地和谐,正是对文本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3.重视插画,有悖文本 在教学中,教师把课文插图当作了一幅单独的图画,就图观图,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所不能预见的,从而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会飞得就会比较远,有悖于文本,割裂了插画与课文内容的紧密联系,从而引起学生的误读。 4.插图辅助,形同虚设 在多媒体课件盛行的时代,一张幻灯片上就一句或者一段话,就显得这个课件苍白无力,很多低段老师都喜欢花里胡哨的课件,在课文教学中有借助插画,但只是和单调的文字做个伴,仍潜心研读于文本,没有应用插画这一桥梁深入文本展开应有的对话,插画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摆设。 二、课文插画在小学低段语文中的辅助作用 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因为悟性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没有别的)。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要到事物被感官领会到了的时候,文字才可能实现它的功用,给它以进一步的解释。”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由此可见运用插画辅助教学有多重要。 (一)借助插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一年级下册起,我们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在对插画的欣赏过程中,会特别关注于动植物的形态和特征,关注于人物生动的表情和形象的外貌,关注于人与物的关系,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会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关系在头脑中进行联想,生成出自己的概念,在这过程中的关注和联想其实就是学生观察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能力基础上,进行观察事物顺序、主次、细节的点拨,学生结合自己的结论会有更多的生成。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画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 (二)借助插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新教材中的插画,大都贴近生活,与教材紧密结合。插画的表现形式和文本不同,课文主要以语言文字为表现手段,插画以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线条色彩为表现手段。不懂语言文字的意思,就难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时恰到好处地利用教学插图,难题往往会迎刃而解,从而形成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借助插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文的插图蕴含很大的智力因素,教师抓住这些,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插画突出的是局部,可能文有图也有,可能文有图却无,也可能文无图却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把插画和课文进行对比,对图有文无的想象在文本中应当怎样叙述,相对文有图无的,让学生想象画在图上是什么样子,无形中让学生对文和图进行了一番再创造,去创造性地扩展故事情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丰富了艺术想象力。 (四)借助插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低段学生年龄较小,词汇还不够丰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画这一直观手段,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观察,适时地吸取课文中的语言,逐步引导学生连贯地讲述图意,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连句成段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巧用课文插画的策略 教学实践中,笔者曾注意到,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但更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巧用插画,如何巧用呢?笔者结合现阶段插画运用的失衡现象及插画对课文的辅助作用,从时机运用、与文本联系的两个角度来阐述巧用插画的策略。 (一)把握时机,巧用课文插图 1.开门见山-用于新课导入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对具体形象的插画显得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上课伊始就直接利用课文插画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开门见山”式地运用插画,可以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了。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我多想去看看,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对他们来说文本就像一个“迷宫”,里面趣味无穷,但却不知怎么走进,所以帮助学生找到进入文本的“钥匙”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张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插画,帮学生开启了这扇大门,先指导学生看图,再通过画面来感知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读读课文,就不难体会到山村孩子想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美好愿望了。 2.潜移默化-用于课中感知 在课堂教学文本重难点时,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插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例如拼音a、o、e,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潜意识里,学习应该是趣味无穷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一遍遍机械地练读,学生很快就会厌倦,笔者充分利用课文插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三个字母编进插画中的故事里,学生们编得津津乐道,听得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中就去除了学生那份让老师担忧的“枯燥乏味”感了。 3.画龙点睛-用于课后总结 课文中的很多插画都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再现,在课文学完之后,对课文进行总结、归纳或拓展练习时使用课文插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二)联系文本,巧用课文插图 1.巧用插画突破重点难点 课文中有的插画直接体现了文本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画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一年级下册司马光重点难点是感悟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插画显示的情境:图中画有哪些小朋友?他们脸上的神情都一样吗?都在干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讲述着每个小朋友的不同表现,发现司马光没有像别的小朋友一样慌慌张张,没有吓哭,没有叫着喊着,没有跑去找大人,而是镇定自若,沉着机智地把小伙伴救了出来,在破洞口接应小伙伴。这一重难点,通过插画的展现,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 2.巧用插图填补文本空白 有些课文中,人物对话、神态或故事情节会出现空白点,为了弥补文中的这一空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想象。如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村居,短短四句诗是不能够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清楚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诗的背景,一幅描绘诗句中所描写情景的插画,特别是放纸鸢的几个儿童,更是活泼可爱。于是,我便设计了一道“观察插画,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说说儿童放纸鸢的情景”的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图上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等展开想象,让学生把一幅图读成立体的画面。学生一展身手,从四句诗变成一个生动优美,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同时又让学生领悟了四句古诗所包含的诗意,领略到了古诗词语言精炼传神的魅力3.巧用插图提供练说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插画是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有效载体。低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相对较长,故事性也很强,而文中所配的插图像连环画,色彩十分鲜艳,人物栩栩如生,较好地展现了文章的情节,学生极感兴趣。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边复述,就提高了复述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相对较长,要能够有条理而且完整地复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在教学时,出示了文中的八幅插画,带领他们仔细看插图,掌握每幅插图的意思(雪后一片白-堆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小白兔添柴睡觉-小白兔熟睡,柴堆烧着-雪孩子救小白兔-雪孩子融化了-雪孩子变成了白云),让学生边看插图边讲述故事,降低了难度,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讲述了,培养了一年级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巧用插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单单看图不能“悟”出文中的道理,简单读读课文也不能理解文中的难点,文中有“闻”,画中有“话”,课文插画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巧妙运用这些插图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插画这一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灵动”! 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