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增加正能量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的调研报告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对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之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增加正能量。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的基本现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但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提出的培养人才新要求,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不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队伍是中职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具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中职生全面健康成长。然而,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教师占25%,3140岁之间的占36%,4150岁之间占14%,51岁以上的占4%;男教师占42%,女教师占58%;高级职称占31%,中级职称占47%,初级职称占16%,其他占6%。其中从事德育管理工作的年轻教师占65%,而对于有经验的中年教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管理中却是少数。调查中还显示,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承担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薄弱,达到调查中的11%的缺口;更不用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态度,竟然有25%不愿意;至于团队组织、学生社团就形同虚设。(二)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堪忧当前,大多数中职生仍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或者是根本就不参加中考的部分应届生,或是历届生,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学习不用心,混日子,适应不了职业学校那种自律式的管理模式,造成难沟通、难管理,又因中职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社会经验欠缺,难就业;再者,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所学非所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这从根本上说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艰巨。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其综合素质的调查显示图表如下。从以上学生思想道德的28种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层次的拆线关系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一般都是较差高于较好,很好与很差接近持平。(三)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不科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然而,不少中职学校虽然制定了学生德育考核评价标准,但标准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本身的特点,评价标准对评价目的的体现也不够,多数是笼统的、抽象的、不具体的、不全面的、可操作性较差;德育评价的方式不科学不具体。本课题组在座谈走访中发现:在运用德育课堂的评价、德育主体的评价、德育结果导向的评价等方式中,认为德育课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主要看考试分数的人数比例占17.5%,日常行为的人数比例占36.5%,“学习过程”的人数比例占31%,三个方面结合的人数比例占15%。而现在对德育的评价主要是“考试分数”占70%,“日常行为”占11%,“学习过程”占7%,“三者结合”占9%,不表态有3%。这说明学生对德育评价的要求与现实的评价标准相差甚大。归纳起来主要是:1.德育评价主体单一中职学校当前的德育评价,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2.德育评价方法单调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的重要价值,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第一,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而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第二,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则又一概成为了“描述式”,仍表现为一种简单的趋势。第三,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或课任老师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3.德育评价内容模糊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尽管,将“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良知、情操、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真正能说出其个性的,恐怕并不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高度概括的操行评语,自然导致了内容的抽象、模糊。其内容多是一些类似“团结同学、认真听讲”,“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其评价的来源也多是来自日常印象,再结合成绩作整体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4.德育评价的导向迷失调查走访中发现,近几年的德育操行评语对中职生良好素养的形成影响十分严重,正逐渐侵蚀着教师、学生的心灵,令人担忧。人们听到的是美滋滋的“恭维话”。这类“恭维式”的评语,对老师和学生来说,皆大欢喜,但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无节制的扬优,虽然其中有鼓励、激励的成分和作用,但会使一些不明事理、难有自知之明的学生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理,真以为自己了不得,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其次,这种廉价的表扬,只会增强学生的心理脆弱感。“恭维式”的评语,也许会使学生及其家长高兴,但长此以往,就失去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5.德育评价效果落实弱化德育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以及为德育对象提出符合个体发展的德育目标。这就要求根据教育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建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具体的德育目标体系。然而,不少职业学校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中职德育目标定位在太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必将弱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德育培养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本次调查中:您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时,很好的占11%,比较好的占25%,一般的占49%,比较差的占3%,很差的占2%。二、对德育评价现状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近几年,人们对齐抓共管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呼声较高,也做了一番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氛围,雷声大,过场多。对职业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控;用人单位过多地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录用技能水平高的职校毕业生,虽然也提出某些方面“德”的要求,但对职校德育工作确切达到目标没有明确的要求,劳务市场的用工状况,使得他们不热心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关注学校的德育活动,很少参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制订。(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1.在德育目标的定位层面上,德育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特色,德育目标定位过高,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差较大,德育工作重心定位较高,不符合学生品德内化规律,德育过程科学化程度不高。2.在德育工作认识的层面上,一是缺乏主动性,不能超前引导,只能“亡羊补牢”。在内容方面,如:网络道德、环境道德等教育,还未能反映到德育课中。二是缺乏开放性。传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困惑迷茫。3.在德育考核评价的层面上,一是重知识评价,轻实际表现,造成学生人格缺陷。单纯考试很难准确反映学生品德的优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知”和“行”分离。二是德育教育评价观念和方式落后,德育考核评价的方法传统化、单一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还多采用传统方法,就是责之、禁之、压之多,而导之、引之少,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多以说教为主,方法比较僵化,德育效果也就不明显,有时只起到了扬汤止沸的作用,不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和践行,也不能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得以提升。4.在德育教师队伍的层面上,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德育教师和任课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老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导和教育。这就形成一种情况:熟知学生问题的人没有系统讲德育理论,系统讲德育理论的人却不一定熟知学生问题。所以,尽管各个学校都强调德育工作要多管齐下,但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三、建立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的制度平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应根据本大纲德育目标要求与教育内容,针对本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需要,制定本大纲实施细则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估制度和办法,定期对本大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一)完善中职学校德育考核评价的体制建设,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中职学校在不断探索对学生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建立起班级为主体,年级(专业)为基础,学生科或部为平台,学校为核心;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兼职班主任、年级组长主动协调,全方位、多层次关心教育学生的管理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协同配合的多维德育考核评价的有机整体。(二)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是前提评价的目的是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是关键。首先,要加强师德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校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交流和培训。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评价理念,对学生采取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做出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严格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指责、训斥学生和家长。同时,通过开展学生评师德活动、家长评师德活动、社会评师德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学校师德师风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力争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使学校教师提升师德师风,成为全社会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表率。(三)确立立体化的德育评价内容,促使学生健康成才根据大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德育目标定位明确了,根据实际情况,德育内容必然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等特点,其德育内容必须体现这些特点,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内容。通过对学生突出职业理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为即将从事的事业而自觉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纪律观念,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打下良好基础;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使学生的就业目标不仅仅限于找工作,而且要上升到创造工作机会的层次;开展职业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四)以制度创新为杠杆,完善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德育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在学校德育管理队伍的层面上,教师是学生德育考核评价的主导者,对学生的评价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建立相关的制度至关重要。例如,建立师德学习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德育管理的责任制度、班主任工作条例、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