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个国家、地区的总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增龄、变老的过程。更具体些,可理解为老年人口数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重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一种人口年龄结构动态变化过程。2、 积极老龄化的概念:积极老龄化是针对个人、家庭成员和社会三个层面而言的,对于不同的层面,积极老龄化有不同的概念和内容。对于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的人是指进入老年的人享有充实的生活(包括健康、安全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能够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继续学习,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使其宝贵才能和经验得到充分运用,继续各尽所能,发挥自己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较长时间保持健康,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期地不依赖他人,延长其寿命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在老年人失去部分或全部自理能力需要帮助时,保证其能获得各方面的保护和照料,消除各种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虐待和暴力行为。让越来越多进入老龄的人能够享有健康的生命质量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代际和谐的社会。3、 对积极老龄化的界定: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是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和联合国关于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基础的。它把一个战略计划从“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力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力。“积极”强调的是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4、 老年人口经济密度: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拥有的老年人口数量,可用老年人口数量与国民收入之比或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指标越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支撑养老的经济实力越强;经济密度越高,支撑养老的经济实力越弱。5、 老年社会工作的界定: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老年人的专业,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老年人或老年群体解决困难,预防老年人问题的发生,恢复和发展其功能,让老年人适应社会,并能正常地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工作。6、 当下中国老龄化面临的挑战因素: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7、 家庭养老的困惑:家庭照料资源减少,供养力减弱;子女收入不稳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构成威胁;子女养老的约束能力失控,造成依靠子女养老的不确定性;传统敬老文化衰弱,新型养老文化建设迟缓;老年人寿命延长,照料需求增加且时间延长。8、 老年人的自养能力:老年人的自养能力取决于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决定了老年人的生理自养能力,而经济条件决定了老年人自养的经济实力。生理自养能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决定生理自养能力高低权数最大的一个变量。经济自养能力:经济既是基础,也是自我养老最核心的问题,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和物质生活质量。9、 社会养老条件: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社会养老保障网覆盖不全;社区和养老机构难以满足需求;养老设施不健全;养老事业缺乏监督,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10、 社会撤离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社会撤离理论看来,老年人降低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地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为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因此,社会撤离理论认为,在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启动,都将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积极影响。尽管社会撤离理论尤其合理的一面,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意脱离社会)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还可以生活20到30年;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会角色必定对社会有利;社会撤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在一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活动理论:活动理论针对的是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在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其与社会撤离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活动理论主张:(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对生活产生满足感且更能适应社会。(2)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交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程度。优势:对防止老年人大脑退化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满足那些希望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老年人,减轻子女的压力局限:活动内容难以界定,忽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把活动因素在老年人晚年幸福中看得太重11、连续性了理论:在连续性理论看来,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积极分子;同样,一贯活跃、自信和参与社会的人在老年时也不可能安静地待在家里。人主要的个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主张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制定标准,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基础。连续又分为内部连续和外部连续。优势:看到了个性在人们适应衰老时所起的作用局限:忽视了外部社会因素对人们个性改变的作用及对衰老过程的影响,过分强调个性会对老年人产生误导,减少其自尊。12、 社会重建理论:符号互动论的派生理论。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鼓励老年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年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会使老年人丧失独立自主能力,使老年人进入消极和依赖的状态,社会重建使老年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13、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于停止。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是应当力求最大限度的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应该让老年人拥有可供交换的资源,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仍能给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且,应该帮助老年人意识到他们曾经被尊重、被需要以及对社会做出过的巨大贡献。14、老年群体的一般需求:1.经济医疗需求 2健康需求 3精神需求 4.和睦需求 5.尊敬需求 6.生活环境需求 7.文化教育需求 8.人际交往需求 9.政治需求 10.安全需求(包括避免医,住,行的灾难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确保居住地的外部环境安全等) 11.社会参与需求 12.社会互动需求15、需长期照料的老年群体的需求:需长期照料的老年群体是指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群体。特征:1、长期照料的需求随老年人年龄增高而增大。2、对于长期照料需求,城市老年人高于农村老年人。3、对于长期照料的需求,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差异明显。4、在照料内容上,主要体现在身体不好和行动不便方面。主要需求:需长期照料的老年群体的主要需求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外出就医。16、老年市场消费需求1.家庭劳务和照料需求 2.较强的消费欲望 3.老年人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4.老年人社会医疗保健需求 5.精神文化需求 17、增能理论:增能理论承认老年人是有潜能的,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难以改变的,他们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老年人还有除物质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增能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生理和社会功能,进而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种增能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和社会参与都是有帮助的。增能理论的基础是老年人的发展理念,他关注老年人基本价值的实现。18、养老机构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观念陈旧1.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集体承办的养老机构已无法包揽和完全解决养老问题。2.原有的养老机构大部分设施陈旧、条件较差,满足不了现在老年人在生活起居、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3.经过改造,扩建的一些养老机构,虽然设施条件、环境、医疗护理条件较好,甚至比较超前,但服务对象并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养老机构变成了休闲、度假的场所,而最需要关照的高龄老人、生活自理困难的老人则有可能被拒之门外。4.养老机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少机构仅仅把服务项目局限在吃、住等方面,对于医疗康复,精神娱乐,老年发展等都没有予以关注二,供需矛盾(供大于需)我国存在现有敬老院大量床位闲置与老年人需要但无法入住的矛盾现象。原因1.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2.养老机构收费偏高 3.老奶内容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4.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供给与需求错位。三,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专业管理知识 19、 养老机构管理改革养老服务必须社会化,举办主体趋于多元化,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应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一) 走养老机构投资多元化的道路要加强引导,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到养老服务机构,实现管理运营市场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行的机制。1.之前的养老机构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养老机构由政府“直属,直管,直办”2.社会养老三大支柱:救济型,福利型,市场型a.走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建的路子,建议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与更多的扶持和帮助b.加大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所筹资金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机构投资机制c.根据不同群体老年人对老年福利设施在需求上存在差异的特点,建造各种规模与档次的老年这回福利设施,并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需求救济型养老院:是整个社会养老机构的基础,发挥着“社会安全网”的功能;其服务重点是经济极端困难,缺乏儿女照料,生活严重不能自理,境况极为悲惨的老人;其收费标准可以参照社会最低贫困线由财政拨款。其拥有的财产可以委托有关机构拍卖,拍卖所得上缴国家,国家应鼓励向这类机构捐款。福利型养老机构:应重点发展这种养老机构。这类养老院由政府投资兴建,提供一定的运营补贴,养老机构交由社会管理。老年人进入此类机构要获得申请批准,缴纳基本费用。另外,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日常管理等方面要有统一标准,同时接受准也评估机构的考评,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开。福利性养老院的申请条件和生活水平应适时调整。市场型养老院:鼓励企业界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建设一批市场型养老院,完全以市场为主导,其特征是高收费,高服务标准,以盈利为目的。政府主要是通过立法,规范经营行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给予经营者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养老设施的建设步伐三)养老机构的规划设计要科学化,多层次,人性化1.服务层次多样化一种是能提供吃住等基本生活服务的街道办养老机构,另一种是集颐养,保健,护理,康复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较高档老年公寓2.服务对象公众化政府和集体办的各福利机构在确保国家供养的“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人或赡养人),孤老等困难群体需求的同时,应全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提供有偿服务。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的民营性质的养老机构直接面对社会收住自费养老的社会老年人。3.养老机构规范化养老机构环境设计要按照建设部和民政部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设建筑布局合理,结构样式标准,外形优美,工程质量优异的养老院,内部要设置各种老年人活动室,以保证老年人在院内可以进行集体活动,避免与群体的脱离。4.实行科学化,行业化管理养老机构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对老年人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