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案李瑾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理清文章脉络; 2、掌握“通感”等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2、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3、 学会压力排遣和消解方式。【教学重点】1、 注意朗读,领悟词语、语境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2、 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教学难点】1、 抓住作者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进而领会作者复杂的感情;2、 反复诵读写景名段,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语言。【教学方法】 1、诵读法2、教师点拨法3、比较阅读法4、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2、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啦”“我的心情怎么样啦”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既然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那么老师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整理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板书一:荷塘月色 朱自清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句子呢?(请学生起来回答)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讲解: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所以作者为了排解内心的这种苦闷彷徨的情感,独自一人散步到荷塘,欣赏到了月光照耀下的荷塘的倩影。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句 “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总结: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句和第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板书二 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 () ()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作者在这一片无边的荷塘月色中寻到了暂时的宁静,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月下之荷塘,塘上之月色的。你认为哪几段写景最美?(明确:456自然段 老师教方法:看每一段第一句。明确第四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面。)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一)方法介绍在进行赏析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讲写景状物散文分析景物的方法: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勾勒出怎样的意境?一读: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课本中的词来形容)(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可从修辞手法、营造某种意境的角度分析)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月下之荷塘,不着一字写月,却处处有月)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板书三 荷叶:田田(密度) 层层(深度) 比喻 荷花:袅娜(饱满盛开) 羞涩(含苞待放) 拟人、比喻 明珠(晶莹剔透)星星(忽明忽闪)美人(不染纤尘) (博喻) 荷香:歌声(轻淡飘渺、沁人心脾) 通感 河波:脉脉(言有尽而意无穷) 拟人 月光:泻 青雾:浮 叶子和花:洗 树影:画 (炼字)(二)完成自学任务1讨论学习第四段(1)博喻: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有同学说到第四段用了比喻的修辞。那么第四段中几个比喻连用,我们把他叫做博喻。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定义:连用几个喻体同时说明一个本体的比喻。博喻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一连串比喻。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例句: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例句: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2)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由嗅觉向听觉转移。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清香和歌声有什么相似处呢?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你还能在文中找出运用了通感的句子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