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长效机制 提高培训质量 有关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制度和能力建设。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十分注重职业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纯熟工人,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门人员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增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增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构造调节,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及离开土地进入城乡的农民工等群体交错,就业格局呈现多元化。在目前构造性就业矛盾日趋锋利的形势下,如何谋求新的出路?笔者觉得,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更新理念,树立 “用明天的需求培训今天的学员”的指引思想,坚持 “先进性、实用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是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手段公共就业服务是由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公共就业实训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公司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实际动手能力而兴起的一项新兴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十分重要的一种方面。在目前就业供求矛盾和构造性矛盾十分突出的状况下,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特别要把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作为增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是稳定就业的需要。劳动者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是实现稳定就业的前提条件,而公共实训能“授人以渔”,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协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是素质就业的保障。湖北省孝感市对近年来返乡农民工的调查分析显示,孝感市14万名非正常返乡的农民工中,70%没有过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大量农民工由于素质不高,难以找到工资高、环境好、技术含量高的体面工作。最后,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是缓和构造性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存在构造性矛盾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不够:一方面,纯熟的、掌握高技能和新兴技术劳动者的数量不能满足公司需求,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非纯熟的、低技能的劳动力基数过大,供不小于求。针对这种状况,湖北公共实训孝感基地采用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4年来,实训基地共培训城乡劳动力15700余人。目前,全市新招商引进公司、回归公司和科技型创业公司70%的员工通过了实训基地培训。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培训质量近几年来,孝感市各级公共实训基地为公司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是从总体上看,培训设施设备投入局限性,培训市场多头分割,培训质量缩水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学校等实训机构由于缺少硬件投入而形成事实上的 “黑板上开机器”现象,不能满足公司对技能人才多元化的用工需求,也不能满足广大求职者、农民工对培训专业设立、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规定。在目前招工、就业两难形势下,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提高实训质量已势在必行。一要科学统筹规划,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应把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职责,强化政府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统筹功能,科学设计和统筹规划区域内政府、行业、职业院校和公司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工作。根据 “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利互惠、成本分担、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政府财力支持下,实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措施,摸索社会化、市场化建设的路子。在具体动作上可采用实训基地与学校联合、与公司合伙的措施,达到资源统筹。二要加强实训设施设备投入,避免浮现 “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实训条件局限性已成为目前制约培训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要发挥政府投入、公司支持、市场运作等多种措施,加大对实训设备的投入,完善实训的硬件、软件建设,根据本地劳动力资源构造和产业构造,配强配好专业设施设备和教学条件。以建设湖北公共就业实训孝感基地为例,该基地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其中实训车间6000多平方米,基地建成后年实训规模5000人以上。该基地共投入实训设备近千万元,涵盖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设备操作等八大专业,拥有实训设备近3000台套,学员理论教学与实训基本上为11,学员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规定。三要优化师资队伍,哺育主导力量。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就业的竞争可以说是实训质量和教师水平的竞争。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 “双师型”教师是建设实训基地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主导力量,要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其教学和管理的实际经验。四要面向市场,实行项目化运作。实现以需求定实训,以就业带实训,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实行 “订单式”、 “定向式”、 “模块式”教学,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供应什么人才。构建实训项目包,摸索项目化运作模式,拓宽专业面,每一种实训项目包内含4-5个常设专业和若干个短训专业,使专业服务面进一步扩大,强化实际技能的训练,严格各专业的实际技能考核措施,保证明训质量。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保障和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实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好公共实训基地。基地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建造几幢厂房、购买几台设备、配备几名教师就能解决问题的。实训基地的运营维护、更新完善、后续投入将是一种需要持久考虑的问题。一是规划要大手笔。作为政府投入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一定要从长远考虑,科学规划,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反复建设,避免地方分割的叠加建设,打破区域行政分割,建设区域性的公共实训基地,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性产业构造需要。二是财政要大投入。要把公共实训能力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要突出重点,每年选择一至两个实训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和提高,保证明训基地资金的运转保障。解决好设备投入、教师工资、运营维护和设备更新的投入保障。同步要摸索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和投入,尽量扩大政策使用范畴,用足、用活国家对职业培训的投入政策。三是资源要大整合。目前,人社、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均有一定的培训资源。这种群龙竞舞的局面不利于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功能,并且导致培训资源反复挥霍。因此,应在政府统一规划下,进行职业培训组织和公共实训资源大整合。在充足发挥既有各类实训资源作用的基本上,改造和完善一批贴近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实训规模,形成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实训基地。四是机制要大创新。大胆摸索运营机制,在实训基地内履行“3+1”的运营模式 (即校校联合、校企合伙、培训与就业结合,突出学员实训能力)和 “五制”(即主任负责制、培训项目制、教师聘任制、后勤物业制、目的奖惩制)的运营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新实践,形成一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工作氛围,使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激发广大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积极性,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生机活力,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打造区域特色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