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山水画中景处理法在此所说的中景处理法主要是指_中国山水画是如何把“中”“远”“近”景的空间延伸的具体手法。传统中国画近中远景处理手法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也是中国绘画主要特点之一。中国山水画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出来之日起,就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和“中”“远”“近”景并重的观念,这一点也是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审美趋向的最大差异。任意驰骋的空间观念也注定了山水画为什么成为历代文人最为推崇画种的原因之一。中国绘画之所以形成那么多复杂的构图法,如: 平远构图法、深远构图法、高远构图法、散点构图法、三段构图法等,皆建立在多样的空间处理手法的基础上。 西方风景画的空间,一般是用焦点透视法(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色调冷暖、色彩明度、纯度等)来表现。强调写实,用二维空间造成三维“真实”空间感。西方风景画追求“真实的空间”,这便是很难从西方绘画中找到构图非常复杂的风景画的原因。然而,中国山水画并不以追求“空间真实”为目的,相反,还特意追求空间的不真实性,甚至把不太真实的空间所形成的距离感的视觉错觉,看作评判格调高低的准则。中国山水画的核心点一般放在中景(画眼),甚至“中”“远 ”“近”景并重,如果单单的近实远虚的表现手法,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山水画的构图需要,及满足文人抒发浪漫情怀、神游物外精神追求的需要。自古以来,中国绘画不是以“应物象形”“空间真实”作为画品高低评判标准,而更注重“应心象形”的写意绘画手法。古画论里就有的“神品”、“妙品 ”、“能品”、“逸品”的判类方法。所谓的“神”概括的说:就是绘画作品中的精神气质,也就是写“意”。中国画的“意想虚假 ”空间感的处理方法是重要的写意手法,因为山水画就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包括空间矛盾),看似不合理的表现手法却让人有其合理的感受,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艺术特征,也是对“写意”的最好诠释。(关于“写意”,说一点题外话,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写意”是用概括的造型手段和粗放的运笔手法所创作的国画作品。这种把“写意”仅仅在绘画技巧层面的探讨和界定,其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以说是不完全正确。真正的“写意”是指:用意想的象形抒写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的国画作品。“写”是指抒发和挥洒抒写的意思,“意”是意趣,情趣、志趣等。其实许多工笔画也非常“写意”。)这次推出关于中国山水画空间处理手法_“中景处理法”的一些观点,在古代画论中没有立论,首次在书法纵横论坛中提出,欢迎同仁提出宝 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山水画中景(空间)处理法大体有以下几种:肌理处理法_用不同的肌理手法造成距离空间感,如运笔的粗细、快慢,方向变化等手法拉开空间的手法;瀑布水口处理法_运用层出的瀑布把空间拉开的手法;云雾处理法_运用山涧回旋的云雾,把空间脱开的手法;气眼处理法 _运用山川间的飞白造成距离感的手法;沟壑处理法_运用山壑间的层层的沟壑把空间推远的手法;山峦叠嶂处理法_运用罗列、错落的山峰把空间拉开的表现方法;水泊处理法_运用“近”“中”景之间的水泊把“近 ”“中”景脱开的方法;上实下虚处理法(局部虚实处理法)_等距离采取虚实变化把空间拉开的手法; 以上几种中景处理办法在此予以粗略介绍,其实每一幅作品不仅仅运用一种手段来拓展空间的,一般会几种方法合并使用,在介绍每种表现手法时会具体详加分析。因为题目博大、内容广泛,这次只能提纲协领加以介绍,不可能详加论述,以后如果机缘合适,再做详细分析。其中一部分会在“置陈布势篇章”中再加以补充。同时,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仁积极参加探讨。肌理处理法_用不同的肌理手法造成距离空间感,这种手法不是利用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变化来造成“视觉距离”,而是充分利用运笔的粗细、快慢,方向变化等手法拉开空间的手法。此种手法在处理近景和中景关系时,利用运笔方向变化等手法,“编织”不同的纹理穿插效果,如:近景绘画不同的树木、房舍、草丛、坡台等形成运笔的穿插排序,与中景的景物区分开,造成一定层次感的视觉效果。这种手法所造成的视觉矛盾突出,冲击力大,“平中见奇”。此手法也被其他画种借用如:年画、版画、装饰画、壁画等肌理处理法_宋李唐 万壑松风图在处理近中景空间时,用松针和后面山石斧劈皴法之间不同机理效果,产生空间感。此外画家还用了瀑布处理法和云雾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001.jpg (107.58 KB) 2008-1-31 17:2002.jpg (74.63 KB) 肌理处理法_宋 范宽(传) 此幅作品是非常典型的机理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003.jpg (179.14 KB) 2008-1-31 17:2004.jpg (102.6 KB) 肌理处理法_宋 萧照 江山楼观图附件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宋 萧照 江山楼观图.jpg (130.57 KB) 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宋 萧照 江山楼观图01.jpg (94.03 KB) 肌理处理法_五代 巨然 机理处理法左以上实下虚处理法(局部虚实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五代 巨然.jpg (160.53 KB) 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五代 巨然 01.jpg (97.55 KB) 肌理处理法_元王蒙附件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元 王蒙.jpg (271.05 KB) 2008-1-31 17:21肌理处理法_元 王蒙01.jpg (159.77 KB) 肌理处理法_元王蒙 机理处理法法左局部虚实法附件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元 王蒙.jpg (180.47 KB) 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元 王蒙01.jpg (82.01 KB) 肌理处理法_当代黄秋园 机理处理法法左以瀑布水口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jpg (204.08 KB) 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01.jpg (119.62 KB) 肌理处理法_当代黄秋园 机理处理法法左以气眼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jpg (295.17 KB) 2008-1-31 17:22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01.jpg (158.06 KB) 肌理处理法_当代黄秋园 机理处理法左以瀑布水口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3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jpg (262.18 KB) 2008-1-31 17:23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01.jpg (220.95 KB) 肌理处理法_当代黄秋园 机理处理法法左以瀑布水口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4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03.jpg (157.24 KB) 2008-1-31 17:24肌理处理法_当代 黄秋园04.jpg (114.37 KB) 瀑布水口处理法_运用层出的层层叠叠的瀑布使空间有纵深感的手法;水口瀑布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奇妙的作用,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景观来表现,更重要的是赋予画面以动感,是画面的气眼,更能使人产生空间延伸视觉错觉和气韵纵深延续感。“瀑布水口处理法”是历来山水画空间拓展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五代 关仝附件2008-1-31 17:25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五代 关仝.jpg (189.82 KB) 2008-1-31 17:25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五代 关仝01.jpg (107.68 KB) 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宋李成 “瀑布水口处理法”左以“局部虚实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6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宋 李成.jpg (161.66 KB) 2008-1-31 17:26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宋 李成01.jpg (117.92 KB) 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沈周 “瀑布水口处理法”左以“云雾处理法”“云雾处理法”附件2008-1-31 17:27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 沈周.jpg (197.79 KB) 2008-1-31 17:27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 沈周01.jpg (147.19 KB) 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文徵明(待考) 此幅作品主要运用“瀑布水口处理法”把空间拓展开,同时也用机理处理法左以辅助。附件2008-1-31 17:27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 文徵明(待考).jpg (114.24 KB) 2008-1-31 17:27瀑布水口处(空间)理法_明 文徵明(待考)01.jpg (100.83 KB) Top of For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