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归纳整理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知识汇总 第一章 1.1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相关概念:人口自然增长: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2. 人口过渡理论(课本第5页图)3.人口增长模式(1)、高高低(工业化前):出生率、死亡率为35左右;分布于原始群落;原因是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生产力水平低下,营养不足,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问题是基本生存、生活得不到保障;对策是发展生产力。(2)、1、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工业化前期):首先是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仍很高;分布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问题-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供应紧张;对策-计划生育,开源节流,可持续发展。2、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工业化后期):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下降缓慢;分布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土尔其、阿根廷、印度、中国、韩国、新加坡);原因-家庭愿意抚养更少的孩子,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问题对策同上。(3)、“三低”模式 :工业化后;分布于目前多数发达国家 (特别是西欧负增长, 死亡率略有上升);原因-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生育有关;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负担重,老年人生活困难、孤独;对策-鼓励生育, 鼓励移民。(4)、应用举例 世界人口增长:1770年之前增长缓慢:工业化之前; 17701950年快速增长:西方国家开始工业化; 19501999年更快增长: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 1999年至今开始减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增长下降阶段。4.特别提醒 a 、 某时段人口的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b 、影响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d 、“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1.2人口的迁移1、 概念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a 、空间位移:有迁入地到迁出地b 、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限c 、时间限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2、 应用举例国际人口迁移a 、新大陆发现前人们的迁移活动集中在旧大陆b 、发现新大陆至二战前的迁移主流 方向:旧大陆(亚、欧、非)- 新大陆(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原因:为了缓解旧大陆的人口压力,开发新领地,带着发财梦的移民自愿迁移,被贩卖的奴隶被迫迁移。c. 二战后至今的迁移主流方向:欠发达地区(亚、非、拉)- 发达地区(欧、北美洲、大洋洲);原因:欠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大,发达地区经济条件好,机会多。注: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3、 推拉理论及实例迁出地的推力、迁入地的拉力以及地域联系的方式促成了迁移。具体分为:a.经济原因主要原因 如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外流、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b.政治原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迫害)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巴勒斯坦战争难民c.社会文化原因(包括宗教、民族、种族、求学问题)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留学,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d.生态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差异、环境破坏、自然灾害) 如美国老年人向南部“阳光地带”的迁移,旱涝灾害引起的迁移e.其它原因(包括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年龄)如落叶归根、男性比女性更富有迁移动力4、特别提醒:a 、几百年由移民建立起来最大的国家:美国b 、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空间形式: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 、中东地区外籍工人较集中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朗、沙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1.3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特点是最大值;计算依据自然资源条件;影响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淡水,其次是土地。合理人口数量:特点最佳值;计算依据自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影响因素开放程度、自然环境、科技水平、消费水平。二者的相对性不断变动,但在一定历史阶段,是可以相对确定一个取值范围的。特别提醒 a 、我国最大人口容量16亿人左右 b 、中国人口合理容量89亿人 c 、世界最大人口容量100亿人左右d 、世界人口合理容量60亿人左右第二章2.1城市的空间结构1、 概念城市功能区:同一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从而导致它们在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功能区之间不一定有明显界限。城市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有规律地结合,并随各种原因在不断变化。2、 特点(1)、中心商务区:面积小;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2)、商业区: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3)、住宅区:面积最大最普遍;地价适中,环境洁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4)、工业区:面积大;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3、 原因a 、 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 (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b 、 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c 、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d 、经济原因主要原因经济区位(交通运输的通达度和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决定土地利用价值(地租),具有相应付租能力的功能区就会进驻该地;付租能力: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付租能力的衰减速度: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该理论也有特例,比如服装工业、印刷工业、高新科技工业由于占地少、污染小、付租能力强,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 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一般用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小城镇:各用地功能混杂,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化。中等城市:外围形成居住区,市中心往往形成工商混合区。大城市:功能区种类多,分化明显。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超大城市人口400万以上;特大城市人口100-4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50万-100万; 中等城市人口20万-50万;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2、 城市中心地理论:a.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b.同等级中心的服务区是彼此既不重叠、没有空白的六边形。c.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等级高、种类多),服务范围越大,相互之间距离越远。但并不等于说,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因为有些小城市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功能较强。特别提醒: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2.2 城市化1、 城市化的内涵及标志a.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b.人口:向城市集中。c.地域:农业用地发展成城市用地。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a.城市化进程快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都是:中心区人口过多、用地紧张、地价高、环境恶化;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网等交通的发展。c、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d、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纽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芝加哥);日本东海岸城市带(东京);英国南部城市带(伦敦);欧洲西部城市带(巴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上海)。问题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问题:环境问题:废气、废水、废渣、噪声;交通问题:堵塞、汽车尾气;社会问题:就业、治安、贫困;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突出、拥挤、棚区;发达中国家内城衰落。 对策:建立卫星城或新城;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特别提醒: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3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问题一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 概念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相对稳定性。2、 对城市的影响a. 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b. 对城市建筑结构的影响c. 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第三章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问题一 农业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变化较慢,相对稳定)a. 气候最重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影响如:古巴的甘蔗、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松嫩平原的甜菜b. 地形平地适于发展种植业,坡地适于发展林木、畜牧。如:山地的垂直(立体)农业c. 土壤包括肥力,酸碱性的影响如: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山东的花生d. 水源灌溉如: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粮棉,南疆的棉花2、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现在越来越成为主导因素)a. 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城市郊区的农副产品基地(乳牛、花卉、蔬菜)。改革开放后,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b. 交通运费占成本比例较高的产品,或者易腐的产品 如: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注:现代交通工具和冷藏保险技术,使易腐食品接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一般 运输距离越远、远量越大,则单位运费越低,使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类型可以远离市场。b. 政策政府采用补贴等形式c. 科技能够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扩大农业区位的范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从而使成本降低,意味着农民支付运费的能力提高,使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对农业选址的影响降低。 问题二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 原始农业 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注:迁移农业不使用畜力,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为简单,也无固定的农田。 2、 传统农业 稻作农业、传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