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作业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6D 7A 8B 9C 10D 二、判断题 1 R 2 R 3 W 4 R 5W 6 W 7 W 8 R 9 W 10 W 三、简答题 1、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其遗体和遗迹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历史也是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生物演化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或生物化合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依据。 2、深成相岩石呈显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致密坚硬,物理力学性质好,是良好的建筑地基和建筑材料;浅成相岩石多呈斑状和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原生节理较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差;喷出相岩石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流纹、气孔及块状构造,原生节理较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差。 3、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或指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4、张节理主要特征是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工已胶结的粘性土和岩屑等;当张节理发育于碎屑岩中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 5、褶皱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等。 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层叫核。翼是褶皱两侧的岩层。转折端是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组成褶皱的岩层的同一层面上各个最大弯曲点的联线叫枢纽。轴面是连接褶皱各层枢纽构成的面,轴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四、论述题 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地层层序律 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没有发生巨大的构造变动,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即叠置律。根据地层层序律便可将地层的先后顺序确定下来。 (2)生物演化律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其遗体和遗迹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历史也是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生物演化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或生物化合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依据。 (3) 岩性对比法 岩性对比法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方面的特点为对比的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 (4)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地质历史上,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往往可使不同岩层之间,岩层和侵入体之间,侵入体和侵入体之间发生相互穿插的切割关系。可以利用这种切割规律来确定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工程地质作业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C 5A 6C 7A 8D 9C 10B二、判断题1 R 2 R 3 R 4W 5W 6 R 7 R 8 R 9 W 10 W三、简答题1、防治渗透破坏经常采用的有效措施,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这都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状来具体处理。2、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称潜水等水位线图。绘制时按研究区内潜水的露头的水位,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测定,点绘在地形图上,连接水位等高的各点,即为等水位线图。确定潜水流向:潜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既是潜水的流向。潜水的水力梯度:在潜水的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3、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使岩石在块体大小上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4、整体状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块状结构: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 层状结构: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 碎裂状结构:整体强度很低,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程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 散体状结构:完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四、论述题1、褶皱构造对工程建筑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工程地质作业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B 4D 5A 6B 7B 8D 9A 10D二、判断题1 R 2 R 3W 4W 5W 6 W 7 R 三、简答题1、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二: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增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2、总矿化度表示水的矿化程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量,以每升水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克数(gL)表示表示。高矿化水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腐蚀钢筋,促使混凝土分解,故拌和混凝土时不允许用高矿化水。高矿化水中的混凝土建筑亦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由温度和挥发物引起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的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4、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等。结核 :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团块体。生物成因构造: 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而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称生物成因构造。5、斜坡变形:(1)松动: 斜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面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2)蠕动: 斜坡岩体在以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斜坡蠕动。斜坡破坏:(1)崩塌: 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岩体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2)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连续贯通的破坏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与现象称为滑坡。6、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7、(1)地形:洞轴线位置选线时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2)地层与岩性条件:在洞线选择时,应分析沿线地层的分布和各种岩石的工程性质。(3)地质构造条件: 隧洞选线最好的地质构造条件是出露面积较大的块状岩体,如深成火成岩的岩基或岩株;古老的基底片麻岩以及厚层沉积岩等。在这些岩体中亦应注意断裂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4)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下水涌水的可能性和涌水量。此外,还应注意地下水水质资料的分析。工程地质作业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A 5B 6C 7A 8C 9C 10C二、判断题1 W 2 W 3R 4W 5R 6 W 7 R 8W 9R 10R 11W 12W 13R三、简答题1、粘性土在水中崩散解体的性能,称土的崩解性,又称湿化性。崩解是膨胀的特殊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都是土粒表面水化膜增厚的结果。土的崩解性也受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水溶液的pH值、电解质浓度和极化程度的影响。2、此法认为,洞室开挖后围岩一部分砂体失去平衡而向下塌落,塌落部位以上和两侧砂体,处于新的平衡状态而稳定。塌落边界轮廓呈拱形。若洞室侧围砂体沿斜面滑动,洞顶仍塌落后呈拱形。若有支撑或衬砌,作用在支撑或衬砌上的压力,便是拱圈以内塌落的砂体重量,而拱圈以外的砂体已维持自身平衡。这个拱便称为“天然平衡拱”。3、节理的特征是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续均较长;节理面光滑,常具擦痕、镜面等现象,节理两壁之间紧密闭合;发育于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割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一般发育较密,且常有等间距分布的特点;常成对出现,呈两组共轭剪节理。4、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 断层面指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断层面两侧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称为断盘。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开的距离称为断距。5、岩溶水的循环动态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带:垂直循环带:位于地表以下、潜水面之上。主要发育垂直形态的岩溶地形。季节变化带:位于最高和最低潜水位之间的地带。水流呈垂直运动及水平运动交替出现。水平循环带:位于最低潜水位以下,受主要排水河道控制的饱水层。广泛发育有水平溶洞、地下河等大型水平延伸的岩溶形态。、深部循环带:该带地下水的运动不受附近水系的控制,由地质构造决定。地下水的运动很缓慢,岩溶作用很微弱。6、擦痕常表现为一组彼引平行而且比较均匀细密的相间排列的脊和槽,有时可见擦痕一端粗而深,另一端细而浅,则由粗的一端向细的一端的指向即为对盘运动方向。进而可判断出断层类型。四、论述题1、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缝,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土中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有效应力减少,当孔隙水压力超过土层的有效上覆压力时,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