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知识目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能力目标:(1)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过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2) 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要点能级要求识记理解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V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 造的VVV中华文化的包容性VV课前自主学习部分:A自主学习提纲: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1) 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和“”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3)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汉代,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人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 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 的。(5)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西 的冲击。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其特征的见证, 和是很有说服力。(2) 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性,即和。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 随着中国的日渐没落和西方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 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在的领导和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文学艺术r作用:特点映人们的历史内涵风格 是一个民族.,展示人们的.科学技术V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和重要性:广地位:长期处于性 特点性地理因素: -历史因素: 严相互相互相互吸收造成文化区域性的原因彳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 合的原因(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彳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条件不同.发展程度不同h既有-又有各自的.相互,相互,共同创造了 的共性一特性,显示了中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和 -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自主学习效果检测: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 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 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 B.C. D.2. 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C. D.3. 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 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 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 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4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 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 B.C. D.5. 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 B.具有包容性C.具有民族性 D.具有地域性6.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 B. 民族性C.地域性 D.包容性7. 11 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传播 文化信息的新技术在 15 世纪传入欧洲,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勃发的近代文艺复兴时期。这主要体现了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东方的文明决定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A. B.C. D. 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 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大帝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 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据此回答89题。8. 世界人类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 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A. 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B.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9. 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宗教的外在特征可供奉于一殿、 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B. 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睦相处C.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10历史上,西南地区属于边地,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 多样,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具有()内敛性 多样性开放性 流动性A. B.C. D.原理归纳: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1.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见证是:和.2.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即、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和其他民族文化 ,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 ,吸收,借鉴.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对外域文化的.3、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及相互关系: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 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各种地方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互相交流,借鉴,互相吸收,即渐,又保持.4、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十多民族的共同体,呈现出各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相互,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和,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和强大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