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州市金水区姚砦城中村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二章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45-95(2005年版)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5.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41/T085-2008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541/075-2006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13.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 14.郑州市金水区姚砦城中村改造项目控制性规划 15.郑州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 16.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二、设计理念 1.都市主义新理念第三种居住模式规划内容涵盖住宅、商务办公、幼儿园、医药店、储蓄所、商业服务等居住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合理的生活环境。城市干道和居住区道路网状连接,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捷流畅的道路系统。通过绿地广场的空间组织强调居住氛围和休闲活动场地,避免商业过于密集对居住的影响。小群落建构方式的建筑布局,将带给居民亲切的空间领域感和归属感。人性化尺度的街道,层次分明的空间,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居住区区别于城市街区的拥挤,创造出惬意舒适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使第三居住模式成为可能。 2.开放式自由街区自由与放松传统的居住小区多为封闭式的,如“城市孤岛”。它没有主路支路组成的城市序列感,很难满足人们对外部环境的亲近要求,而开放式自由街区增强街区文化,强调住宅与环境文化相融合,是一种协调了住宅与城市、居住与生活的设计理念。设计中,我们运用“开放式自由街区”这一新时代的住宅理念,打破传统的封闭围合式小区概念,通过绿色植物和建筑小品的巧妙布局,把社区外的交通主干道与社区的分干道联系起来,居住区成为城市街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将是一个充满吸引和活力的小区,自由,优雅而有序。 3.多元的生活空间形式三度空间“建筑为人而不是为物,建筑是对人的研究,了解人才能设计为人喜悦的有生命的建筑。”居住空间除了要给予居住者以安全感、归属感和舒适感,还被注入了社会关系、文化意识和情感交融等,这是场所精神的内涵,是开放式新街区的关键。在对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淡化组团,创造公共和共享空间以及不同层次半公共休闲空间,使街道空间广场化,营造出丰富立体的“三度空间”,以建立起具有强烈认同性的邻里关系,让人体会到无比温馨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设计原则这项规划的实施将创造一个全新的都市村庄改造社区。通过打造一系列购物、餐饮、休闲、文化等一体化的功能配置,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城市经济。新的城市规划不单是对旧城区空间的填补和“充实”,更是尊重历史,融合未来。1、创造优美临街环境,打破街道传统的单一功能,使街道空间广场化,将休闲娱乐贯穿其中,深入挖掘土地价值和其发展潜力,以最终提升城市总体发展价值。2、结合周围环境及城市特点,综合社区文化的现代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创造舒适、安全、经济、配套服务设施合理并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城市新区。3、在城市土地弥足珍贵的今天,充分利用土地、挖掘土地潜力,有效配置资源。 四、总体规划说明 (一)规划空间结构根据小区与郑东新区CBD遥遥相望的独特位置,以及城中村改造的容积率要求,项目定位于以中小户型住宅为主、配备丰富城市服务功能的新型居住区。规划采用开放式街区的构思,以5070米左右间距的道路网格将规划用地划分为20个小地块,每块地12幢高层或多层建筑相连形成一个独立“Block”。这样既提高了道路密度,解决了区内的交通问题,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又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街区生活空间。以每个“Block”作为一个基本生活单元。裙房上设置屋顶花园及健身设施,供其上部居民活动。裙房内部设小区配套服务项目,使每个“Block”都功能独立,增强了居住的私密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形态设计,平面上采用小街区BLOCK形式,在外立面造型上以轮廓线控制为主,既要有自己的亮点又要与CBD相得益彰。景观设计由广场开放空间体系(面状空间)、街道开放空间体系(线状空间)、节点开放空间体系(点状空间)三部分构成统一整体,并力求其具有可生长性,同时有机结合了商业设施,以解决高容积率与公共场所开放性间的不平衡。(二)形态设计指引1、街区规模街区规模体现在道路主次层级和临街面。为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现有车道和人行步道是相互连接的,这样也能清楚界定区域内的交通运行流向。大多数步行道能穿越区域,纵横于街道间,而有些则将在重要地段前终止,例如特殊建筑或入口。2、街道和交通运行 建立了明确的道路层次以区别各类交通,如前门投递,货物装卸,人流,商业活动和过境交通等,对于过境交通应尽可能由外环解决。清晰的道路纹理和线路指引可快速引导和疏通小区交通。道路和开放空间的一体化可扩大行人活动和街景的整体范围。在人行专用区内,用相同材料铺理地面,无道牙路边用护柱栏护以增加整体效果。3、开放空间/城市景观:都市空间 项目内部街边广场等为公共活动空间,可用于举办活动,如商业展示和居民休闲等。活动空间周围配备有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场地上点缀的树蓬将提供树阴,帮助形成户外“都市空间”上方“活的吊顶”,街头绿地,建筑退让线中,营造了活泼、自由的休憩场所。 4、发展架构 由于在经济上和空间上既相互依赖又有所限制,为体现现代住宅规划场所状态、环境融合以及时效上的最大化,我们将总体发展架构分为三个区域:建筑裙楼、地上塔楼和地下建筑空间。建筑裙楼的作用是帮助勾勒出各大厦间空间距离,在为公众创造独特的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发挥着其商业和多种功能用途;塔楼的主要功能是住宅。而地下空间具有会所、卸货、停车库和设备用房的功能。(三)总体布局 小区内道路采用两纵五横的布局。其中一条横向道路与红旗路对接,向西通向红旗路,向东通向中州大道。道路划分出20个“Block”。 “Block”裙房高24层(局部为5层),裙房作为商业服务网点功能,主体住宅楼为32层(部分为29层)。西南区以布置安置房为主,以保证安置房的较好日照条件。东南角空间开阔日照充足绿化怡人,在此设幼儿园。其余部分以商品住宅为主。 建筑的体型采用点式,以减少空间压迫感,增加小区空间的灵活性。高层之间错开布置以减少相互干扰并形成整齐有韵律的城市景观,同时提供最有利的日照条件。 在中部区域周边布置各种形式的下沉式广场。地下一层围绕下沉广场设小区会所及配套设施,下沉式广场设人行系统与地上相连,结合采光井,使地下空间和一层地面自然方便的连为一体,充分挖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价值,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地下一层其它部分和地下二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外围主楼0.00以下设地下夹层,用于停放非机动车辆,方便楼上居民使用。(四)空间组织高层建筑围合形成了小区的“四个围合空间”和“两个景观带”的布局。“四个围合空间”:居住区西侧上中下形成三个围合空间,其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南北95149米,东西77187米。东侧为一个带状围合空间,该空间高层建筑之间南北295米,东西95米。整个规划地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可以实现各个高层建筑群空间的均好性,并在其中心区形成四个广场空间。南北高层间距一般在40米左右(局部24米),东西间距局部为23米以上,保证了建筑之间视线卫生距离。“两个景观带”:小区内沿两个纵向道路,分别形成两个宽敞的景观带,包含四个广场游园。其最小宽度30米,最大宽度97米贯穿小区内部南北之间,两侧视线内主要是多层建筑物,下沉式广场,街头绿地游园,从而形成两条空间张弛有度、高低错落、形式丰富、具有活力的休闲、娱乐、休息观赏的景观带。(五)道路交通设计 外部交通:由于东南角为大型立交桥,小区外部交通条件有一定限制,北侧红专路可上中州大道立交桥南行;西临姚砦路可向北通至农业路,向南通向黄河路;南临黄河路立交桥,交通受制约;东临中州大道辅道,辅道为中央绿化带,两侧为各10米的道路,向东可以与中州大道及未来路北端相通,通行能力较强。区内交通:采用开放式交通组织,高密度道路布局,道路间隔为70-100米左右。并采用地面交通 地下交通 空中走廊的立体交通组织,形成两纵五横的道路路网。地下交通:地下车库为增加地下交通的方向感,按地面交通路网形式布置地下交通路网,道路命名与地上对应,并在四周形成环形主道,提高交通效率和方向性。每个“block”下形成相对独立的车库,一可保证地下交通的通畅,增强识别性,二是便于分期开发,三是便于将来与城市地下交通对接。地下车库由于停车数量达到7200辆,分别设6对共12个车道进出口,并吸取大城市经验,采取了刷卡口部放大措施,提高通行能力。考虑正常每个道通行能力接近500辆小时,采取了适当加宽口部的措施后,再结合专业化的管理程序,可满足车辆进出要求。具体地下车库出入口布局为:地块北侧、中部、南侧分别设两组双向口,共六组。使一二三期均匀设置。l 交通架构和道路等级 明确的道路和街道等级系统能够促进交通的顺畅和导向性,主要干道,次要干道,分支道路和当地街道起着重要的作用,十字型的道路模式形成网络系统。 1、车流线路 多对单向车道有助于车流明确而快速地通过地块,遇到更少的交叉点,进入更大的道路系统。运用街道共享理论,路边停车,减缓车速。 2、出入口 地块有良好的出入口,是由于其周围为黄河路、中州大道以及郑东CBD等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中心区。 3、卸货/停车为保持地上交通流畅,所有卸货及停车均安排在地下一层进行。l 综合交通对策 以发达地区的量化模型为参照,我们建立了本地块基于时间和区域发展的二维平面量化交通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道路分级系统、路段功能改造、交通节点管理、道路节时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建立交通设计指引。1、路段功能改造设想着重解决宏观交通与微观交通的不平衡性,分别为中州大道与红专路下穿通道,中州大道右转至黄河路辅道结合绿化带改造分道,红旗路延长路段与中州大道渠化右转相接,以进一步加强地段在饱和时段的交通吞吐能力。2、道路分级系统以周边的红专路、中州大道(辅道)、黄河路、姚砦路作为本项目的外环道路,以红旗路延长段(向东)和区内南北向道路组成基地内部的十字形主要道路,其余的分隔各个街区的次要道路则作为辅助道路使用与管理。红旗路延长段(向东)道路宽度9米,其余区内道路均为7米。 3、道路管理系统 对重点道路的重要节点进行管理上的可行性探讨,以提高效率,加强交通的稳定性。同时对社区内的次要道路采用低速为主的人车混行模式。l 人行系统1、地面人行流线 通过安全良好的周围环境和室内外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创造和促进人行活动。美化后的人行空间(非停车区)有助于创造有活力的街道。街道的先行权的主要概念是在车辆流通的情况下仍保有优先的步行环境。在设计上尽量减少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为地面商铺及活动空间提供良好的可达性。在设计上我们使无路牙的街道与室内空间相连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