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满树桃花盛开未必每朵都能结果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映(chn) (1) 云影蓝天。灵感也像桃花每天成千上百地(zhn) (2) 放开吧!一切顺其自然别问能收获什么。也当有嬉戏与(chn) (3) 真也当花开满树否则天地便太过狭(i) (4)生命也缺乏乐趣。【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答案】衬 绽 纯 隘【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 ,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 ”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答案】(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鳞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落英纷缤(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1)逃跑(2)没有 归依(3)交换 答应【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亡”是古今异义词:逃跑。【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名著阅读。(6分) (1)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面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老人与海()评论:A这本书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董衡巽B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张洁C这本书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杨绛(2)在三国演义中,刘表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3分) 玄德仁人也。刘表 是儿最无信者!吕布【答案】(1)BCA(2)示例1:我更赞成刘表的观点,刘备对百姓常怀仁慈与怜爱,如新野战败后,即便有被曹军追上的危险,也始终不肯舍弃跟随他的百姓。示例2:我更赞成吕布的观点刘备看似仁义,但为了个人的霸业,确有失信之举,如他向东吴借荆州,虽一再说要还,但最终还是有借无还。【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赞成谁的观点都可以,赞成刘表的观点需要用体现刘备仁德的事件来证明,赞成吕布的观点需要用体现刘备不讲求信用的事件来证明【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分)为了水晶心【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看着那些大山。(2)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3)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6)“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7)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11)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他坐在干草垛上又背下了一首。(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约翰!”(1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15)他轻声朗诵起来:“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因为,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而在现实中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费。(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19)“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22)“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像诗里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发烫的手指。(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28)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29)“好,亲爱的。”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30)“是你写的,约翰?”(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3分)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这样的水晶心。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人感动。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境遇。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分)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8分)当有人开始写字,日子就有了味道。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答案】5(1)约翰欠着债,无法送给萨丽别的好东西,林子里的七瓣莲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约翰想借此表达对萨丽的爱。6C7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第一层:着眼于小说内容,基于整体,思考深入。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园。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萨丽死后,约翰将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大山是他们的生命归宿。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是因为大山是他生命的基石、精神的家园,诗歌也因此有了更鲜明的形象感,更深沉的感染力。第二层:着眼于小说内容,思考较深入。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大山给予他们自然、纯粹的心灵,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让诗歌更形象,更有感染力。第三层:着眼于文字表象,思考肤浅。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他们常常一起看大山,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山。因此他借“大山”来表达情感。8【说明】深入理解小说,正确理解导语内涵,推导出题者意图,并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对文学的意义有独到的认识,酌情加1-2分,加至满分为止。第一层:深入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出题者的意图。示例1:约翰在艰辛的岁月里读诗给萨丽听,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生活有了“味道”,萨丽生病后,约翰把他对萨丽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融在“一个个字”中,写出了一首诗,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萨丽也因此拥有了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完全不同于背诵别人诗歌的“第二种生活”,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通过两颗“水晶心”的故事,认识到文学能丰富人生的精神生活,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世界。示例2: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超越自我,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由农夫成为真正的诗人。诗歌让生活焕发了灿烂的光芒,熏陶了他们的人生。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第二种生活”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第二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