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章末检测试卷(第4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 B增大C减小 D先增后减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失水。在B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转移至A浓度溶液中细胞会吸水,使萝卜条质量增大,故选B。2(2019海南,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3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a放在清水中,b放在0.3 g/mL KNO3溶液中,K、NO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a和b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Aa开启、b关闭Ba关闭、b开启C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答案D解析a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开放。b放在0.3 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首先失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O和K,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放,D项正确。4(2019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漏斗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A正确;乙曲线高度始终不变,说明乙材料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可以通过,B错误;蔗糖分子是不能通过半透膜的,而采用丙材料膜,漏斗内液面先升高后降低,说明蔗糖分子进行了跨膜运输,材料丙充当半透膜不佳,C错误;采用丁材料膜,水分反而从浓度高的漏斗中渗出,一般不存在,D错误。5(2019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为某洋葱外表皮细胞依次放在a、b、c三种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据图判断三种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Aabc BbacCcab Dcba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c溶液中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说明c溶液浓度最大;细胞放在a溶液中时失水较少,说明a溶液浓度比细胞液稍大;细胞放在b溶液中时保持原状,说明b溶液浓度与细胞液差不多。综上所述,三种外界溶液的浓度关系为cab,故选C。6下列有关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可作为判断动物细胞为活细胞的依据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C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D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主要是观察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A项错误;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为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B项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宜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将其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C项错误。7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B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脂肪酸尾部和疏水的磷酸头部C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的b、d有关D构成生物膜的b、d大多是可以运动的答案B解析c为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8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跨膜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速度比载体介导的快1 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被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答案B解析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A项错误;甲、乙两种方式都是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C项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D项错误。9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以双层磷脂为支架B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糖被镶在膜表层C蛋白质都覆盖在膜内层D蛋白质镶在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答案C解析蛋白质覆盖在膜的外层或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项错误。1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但透过的成分不同B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使膜很难保持有序的结构,不利于物质交换C生物膜的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不同生物膜中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同,A项正确;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交换,B项错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C项正确;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整体,D项正确。1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决定B神经细胞膜上有识别功能的是Cb可表示肌细胞吸收氧气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与无关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分析题图可知,为细胞膜的外侧,为细胞膜的内侧,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氧气是从细胞膜外侧进入到细胞膜内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都有关。12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 B信息交流功能C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D选择透过性功能答案D解析血液透析膜是从功能上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滤去代谢废物并保留营养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这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13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的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运输。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泵出细胞和K泵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NaK泵运输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Na泵出细胞和K泵入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均逆浓度梯度运输,故为主动运输;该过程说明细胞能够选择吸收K而排出Na,即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NaK泵运输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14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细胞内移动的过程中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D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并非跨膜运输,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其原理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生理基础;膜分子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物质的方式。15(2019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在用紫色洋葱A及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的5个装片上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相同时间后原生质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紫色洋葱A比B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B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C将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答案C解析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失水,但无法据此判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是否已经过度失水死亡,因此无法判断再将其置于清水后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16(2019安徽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6 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死亡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6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就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故A正确;从一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可以吸收K、NO,故B错误;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会吸水,其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因失水过多将死亡,故C正确;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故D正确。17(2019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载体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