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XXX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部分:公司发展与经营规划思路4一、上海物流发展环境4二、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6三、运营方案要点11四、物流服务11五、市场定位:12六、规模建设:12七、公司发展:12八、战略管理:13第二部分:公司发展行动实施纲要22一、公司简介(略)22二、公司核心价值观22三、公司追求22四、公司使命22五、公司服务范围22六、公司组织架构设计模块22七、主要管理团队配置设计23八、公司运营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推进表设计23九、2009年度投资与费用预算26十、2009年年度工作重点内容与分析27十一、2009年度工作内容27第一部分:公司发展与经营规划思路一、物流产业环境介绍一、上海物流发展环境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在接下来的7年多时间里,上海将开展一场大规模、高质量的展馆、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有关专家预测,此次世博会将是150年世博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入会人员最多、参展和交易商品最丰富的一次划时代盛会。此次世博会将集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和人流为一体,形成一条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物流链,这就需要成规模、多功能和高质量的现代物流服务与之配套。世博会给上海物流业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它的效应将拉动上海物流业的迅速崛起。毋庸质疑,物流服务的主体是人,世博会将赐给上海物流业难以估量的就业机会,本来十分热门的物流业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和诱人。20世纪的后10年,上海市政府累计投资3600亿元用于城市基本建设,上海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基本建设和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旺盛的物流需求,促进了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形成,很快成为上海经济中新的支柱产业之一,物流业也成了上海近年来就业的热点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上海世博会用于基本建设的直接投资和延伸领域的投资达2700亿元,吸引参观、参展人次7000万,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新、尖和特色商品都将参展和交易,资金流、商品流、人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直接投资和连续效应相当于前10年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也就是说,上海世博会使该地的物流行业新添就业机会70万个。上海又是一个国际大港,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准箱,物流产值占GDP比例的16.7。如果按香港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13的比例计算,那么至世博会召开时,上海物流从业人员至少要达到180万人的规模。这种“世博效应”曾出现在很多国家。例如,1889年巴黎世博会让法国物流业受益匪浅;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使日本的物流业迅速崛起,很快位居世界第二物流大国地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上海物流新一轮发展,特别是世博会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更高。平时物流服务中的单证制作,货物的包装、储存、装卸、配送、装箱拆箱和运输,是同物打交道,是见物不见人的操作,与国外客户、货主的接触是间接的。而这次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将有众多国内外商人、游客和官员云集沪上,他们都是物流服务的客户和货主,物流服务人员对他们的服务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这样就要求服务人员不仅要服务好“物”,更要服务好“人”。每个物流服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上海的形象,他们不仅要有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质量,而且要有与外国友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物流供应商在招募从业人员时,会优先考虑有外语交流能力者,这样会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和企业服务质量,从而使企业能够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市场的需求,物流企业提出六类用人标准,一是复合型现场操作工;二是多面手配送工;三是涉外服务资质好的出租车司机;四是一专多能的业务员,五是有与国外客户直接沟通能力的业务主管;六是开拓型的物流经理人才。符合这六类标准的从业人员,被业内称为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广受物流企业欢迎。对物流行业而言,世博会是块大奶酪,充满商机,但竞争同样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人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能捕捉业务信息、拓展业务渠道、设计最佳服务方案、提供优质服务并为企业带来客户和业务的开拓型物流经理,不仅是物流企业的紧缺人才,而且薪金待遇也很高。 积极参与人才竞争的途径。世博会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沪上常规物流发展和世博会物流服务需要大量物流从业人员。现代物流对广大就业对象来说显得比较陌生,如何迈出第一步,顺利走上物流服务岗位,最终成为物流经理人才呢?一些物流人力资源经理认为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参加物流专业培训;二是积极应聘;三是成才关键在创新。作为一种产业,我国物流尚在起步阶段,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上海物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物流人才也很缺乏,尤其是物流理论基础扎实,外语与计算机水平较高,有较强的系统设计、信息处理、客户服务、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国际业务背景和渠道,有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的经理人才,不少企业开出50万元年薪,也有价无市。能不能成为物流人才,是不是物流人才,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物流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创新能力,能否以高人一筹的才华和胆识,付出成倍的努力,表现出超凡的资源整合、优质服务的能力,不断开发新的客户和业务,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上海的常规物流发展和世博会物流服务需要大量物流人才,物流从业人员只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就会成为优秀的物流人才。二、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一、市场分析第三方物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它强调的核心是及时供货和零库存,广泛地运用计算机和电子数据交换,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因而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减少劳动力,削减成本。在美国有高达57%的物流量是通过第三方业者完成的;德国的物流市场总额为346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业额为80多亿,占23.33%,在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日本,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的份额高达80%。而现在我国的物流服务所提供的仅仅局限于仓库存货代理、运输代理、托运代办、通关代理等局部业务。在中国8万亿国民生产总值中,数万亿元的工农业产品最终都要进入物流领域,工商企业必将与第三方物流形成不可分割的供应链关系。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年后,我国60%的工商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必将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当前制约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多方面因素:由于我国国有制造业和企业小而全的管理体制尚未彻底转变,绝大多数制造商和销售商都自给自足,不会轻易地把物流转让给第三方业者,因而限制了物流市场的社会需求;物流配送业投入大,收益的远期性,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对第三方物流业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规划,物流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处于无序状态。客观地面对这些存在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更多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和传统企业陈旧观念待以更新的问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物流的整合乃大势所趋,也更应有一种危机感去提升改造现有的企业。 我国传统公路运输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1、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加工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流动范围空前扩大。 2、消费者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消费者主导市场,整个社会商品生产向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由此使得社会商品生产和运输由大批量、小批次、低频率向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高时效的方向改变。3、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和流通加工企业倾向于集中有限的企业资源发展其主业,而将一些相对次要的、辅助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外包出去。这类外包的业务通常以运输、仓储、包装为主,并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但业务要求较高,传统的公路运输企业目前尚不能达到其要求,不能有效地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进入这一市场空间。 二、竞争分析 现有的竞争对手: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如UPS,DHL,TNT,Fedex这类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管理经验,具备资金优势和良好的客户来源。劣势在于它们受到较多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它们大多采取中外合资的方式开展业务。预计时机成熟后将采用兼并、收购策略迅速拓展在中国的业务。大型国有企业:如中外运,中储,中远,中铁快运、中国邮政。这类企业较多受到政府扶持,具有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并且拥有数家中外合资的子公司,从中汲取管理经验,若经营得当,必能在第三方物流业占重要地。传统运输民营企业:南方物流企业集团、宝供物流、大田物流、德邦物流、远成集团 、惠尔物流、北芳物流等拥有客户源并以较低价格赢得客户。它们开发并不断改进物流信息系统,但是发展受限。最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的局限性以及相对大型国企缺乏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新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类公司区域性较强,基本都仍处在摸索前进阶段,与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发展初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也会是最容易联合的合作伙伴。对于开拓地区业务会有很大的帮助。非物流企业:如海尔、TCL、康佳志在发展自己企业内部的物流体系为企业本身服务。基本不存在竞争,但这种发展方向会成为我们争取大客户的极大障碍。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即从内部强弱势及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当前进入市场的契机与困难。S(Strong)内部强势分析:.与大型物流企业相比,所受的规模、固有成本约束较少,在制定发展战略等会显得更灵活。.成本较低,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作的尝试也可以更多。.由于服务标准尚未统一,业界服务品牌尚未建立。特别容易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服务特色。.多数企业都未能真正的发挥信息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而我们的切入点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到客户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成本降到最低,在整个信息流中,我们主要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柔性化。W(Weak)内部弱势分析:1. 中小型的物流公司普遍存在着质量欠缺;物流网络资源丰富,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等弊病,所以本计划书强调发展的初期是强调信息的充分利用、优质的服务以及高效的管理。2. 与大型物流企业相比,无可否认资金与实力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3.信息作用日趋增强。在物流发展的今天,物资在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我们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方面也相对落后。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中心,才能逐渐解决这个问题。4.硬件设施如:仓库、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相对比较缺乏。5.最后,特别强调的是针对本公司提高原有人员素质和引入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O(Opportunity)外部机会分析:在2007年,给中国物流业带来的有喜悦,也有痛苦。喜悦来自中国物流行业呈现新的面貌,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痛苦来自高油价、人力等成本压力,及升级发展的艰难等。不过,即便是有高油价等问题,2007年的中国物流业依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港口、航运等领域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量向质的转变,推动中国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2007年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与GDP比率略有上升。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 %,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占G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