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颜世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导入框设置问题进入新课阅读导言框自主探究(一)读教材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 说出唐朝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二)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近邻国家朝鲜半岛上国家友好交往状况探究:双方在频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益处? (三)小结过渡:隋唐时期,不仅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国家交往密切,而且中国与隔海相望的日本交往也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四)玄奘西游 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学生合作完成教材中 “动脑筋”题:“你知道秦王是谁吗?”虚构的。 据教材回答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小组合作讨论,选一个代表发言合作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部分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回答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回答合作交流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与史实作比较学生各抒己见: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拓展提高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新罗和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唐朝前期的繁荣和强盛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达标测评学生自主完成同步探究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小结与预习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教后反思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隋唐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新罗、日本等国家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较大。唐朝在对外交往中,也向天竺等国学习了熬糖技术,吸取了天竺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把唐朝文化进一步推向鼎盛。达标测评题(时间约5分钟)(要与同步结合起来使用,题目、题型要根据本节内容灵活把握)一、选择题(内容小标题 五号宋体加粗)1.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2 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A.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 ):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B. 在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中,包括留学生和留学僧。 C. 遣唐使团对唐朝的赠品,和唐朝的回礼,构成了中日两国贸易。 D. 唐朝时,中国赴日本的僧人和留学生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奘。4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C. 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D. 朝鲜音乐使入中国,广泛流行民间。5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6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是:( )A. 招提寺B. 大昭寺 C.奈良城 D. 那烂陀寺二非选择题(内容小标题 五号宋体加粗)材料: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事例。 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参考答案一、 1B 2C 3D 4C 5D 6A二、鉴真东渡;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如唐招提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