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一数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与暑期学习数学建议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是呈螺旋上升的:小学1-6年级学习过的计算、方程,图形,可能性,统计的知识,在7-9年级会进一步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和学习。因此需要同学们把小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数学必考的21个知识点 1.数轴 (1)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 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 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 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3.绝对值 1.概念: 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 4.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较: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较: 若ab0,则ab; 若ab0,则a 若ab=0,则a=b. 5.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方法指引: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 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 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 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 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行计算。 6.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方法指引 运用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多个因数相乘,看0因数和积的符号当先,这样做使运算既准确又简单.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 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 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 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 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8.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9.代数式求值 (1)代数式的值: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代数式的求值: 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 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10.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11.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 性质1: 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 性质2 :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使方程的形式向x=a的形式转化. 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两关: 怎样变形; 依据哪一条,变形时只有做到步步有据,才能保证是正确的. 1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 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 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 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 (1)探索规律型问题; (2)数字问题; (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4)工程问题(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6)等值变换问题; (7)和,差,倍,分问题; (8)分配问题; (9)比赛积分问题; (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 (1)审:仔细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x),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 15.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16.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