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单选题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C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CA.张仲景 B.巢元方 C.陈无择 D.吴又可 E.李杲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E.官窍4、“证”的概念是:D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单选题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DA.阴的绝对亢盛 B.阳的绝对亢盛 C.阴虚而致阳亢 D.阳虚而致阴盛 E.阴损及阳2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BA.对立制约的 B.互根互用的 C.消长平衡的 D.可以转化的 E.感应交合的3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B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E.腹部4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A.制约和消长 B.互根互用 C.相对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交感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CA.头面部 B.腰背部 C.腹部 D.体表 E.四肢外侧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BA.绝对的 B.相对的 C.统一的 D.平衡的 E.恒定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二、填空题1.阳盛则 热 ,阴盛则 寒 ,阴虚则 热 ,阳虚则 寒 ,是中医 学的病理总纲。2.言人身之 脏腑中阴阳,则 脏 是阴, 腑 是阳。3.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阴阳失调 ,因此, 调整阴阳 就是治疗的根本原则。第二节五行学说一、单选题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BA.木-肝、春、东 B.土-脾、夏、中 C.金-肺、秋、西 D.水-肾、冬、北E.火-心、苦、南2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症是:AA.肺虚脾弱 B.心肾不交 C.肝脾不调 D.脾肾阳虚 E.肝火犯肺3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BA.心肝火旺 B.肝气横逆犯脾 C.肝虚致脾失健运 D.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E.脾虚生痰壅阻于肺4.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是:BA.木生火 B.水生木 C.土生金 D.火生土 E.金生水5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DA.心 B.肺 C.脾 D.肾 E.胆6.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C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7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EA.相克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BA.心 B.肺 C.肝 D.肾 E.胃二、填空题1.造成相乘相辱原因,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 ,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 虚弱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3.五行的相生是:木生火,水生木,火生土,金生水。第三章气血津液第一节 气一、单选题 1.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B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固摄作用2.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D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固摄作用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AA.滋润 B.推动 C.气化 D.固摄 E.温煦4.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CA.营气 B.中气 C.宗气 D.卫气 E.脾气窗体顶端二、窗体顶端填空题1.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 升、降、出、入。 2.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的。 3、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第二节 血一、单选题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CA.精B.气C.血D.津液E.阴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DA.肝 B.心 C.肺 D.脾 E.肾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EA.肝 B.心 C.肺 D.脾 E.肾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E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气化作用 D.温煦作用 E.濡养作用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AA.水谷精微 B.气 C.津液 D.元气 E.正气二、填空题1.血具有营养和 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2.血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 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第三节 津液一、单选题1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DA.肝 B.心 C.肺 D.脾 E.肾2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DA.脾 B.肺 C.肝 D.肾 E.心3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C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B.温煦作用 C.滋润作用 D.兴奋作用 E.气化作用4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CA.血管 B.经络 C.三焦 D.腠理 E.脏腑二、填空题1.津液来源于 饮食水谷。 2.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称作 通调水道。 第四节 气血津液间的关系一、单选题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B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以上都不是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D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以上都不是3用补气法治疗血虚,其主要理论根据是:AA.气能生血 B.血为气母 C.气血同源 D.气能行血 E.血能载气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CA.津能行血 B.津为血之载体 C.津血同源 D.津能摄血 E.血能行津二、填空题1.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的密切关系。 2.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气机不畅、 气滞、气陷、气逆、气结(气郁气闭)。 3.气对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第四章脏腑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一、单选题1.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A.脑 B.髓 C.骨 D.胆 E.小肠2. “泻而不藏”,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B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肾 E.肝3. 化生和贮藏精气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BA.六腑 B.五脏 C.奇恒之腑 D.脑 E.髓二、填空题1.藏象的藏,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 2.藏象的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3.五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4、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心一、 单选题1.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AA.藏神 B.藏魂 C.藏魄 D.藏意 E.藏志2.()在窍为舌:CA.肾 B.肝 C.心 D.肺 E.脾3. 泌别清浊是()的生理功能:CA.心 B.肝 C.小肠 D.肺 E.大肠4. “代心受邪”是指:BA.心 B.心包 C.胃 D.肺 E.脾填空题1.心,其华在 面,其充在血脉。 2.心,开窍于舌,其液为 汗。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受盛和化物。 4、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血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肺一、单选题1.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BA.肺主一身之气 B.肺主宣发和肃降 C.肺主治节 D.肺主敛藏 E.肺主津液2.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的生理功能所主:DA.呼吸运动 B.宗气的生成 C.皮毛的润泽 D.水液的吸收E.宣发卫气3. 肺开窍于:CA.口B.舌C.鼻D.目E.耳4.灵枢经脉篇称“( )主津”:DA.小肠B.心C.肾D.大肠E.脾二、填空题1.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2.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 3.肺主宣发,所谓宣发就是指肺气 向上的升发和 向外的布散作用。 4、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 气的生成方面;其次还体现于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作用。 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脾一、单选题1.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C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 D.统管全身血液 E.调节血量2.“主运化”的脏腑是:DA.胃 B.小肠 C.大肠 D.脾 E.肺3. 嗳气、呕吐、呃逆属于( )气上逆:CA.肝 B.肺 C.胃 D.大肠 E.小肠二、填空题1.脾,其华在 唇,其充在 肉。 2.脾,开窍于口,其液为 涎。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受纳;(2) 腐熟水谷。肝一、单选题1.肝气亢奋时,患者的情志改变是:CA.抑郁 B.多愁善感 C.急躁易怒 D.喜笑不止 E.易悲2.( )主决断、勇怯:DA.心 B.肝 C.脾 D.胆 E.胃3.“血之府库”是指:DA.心 B.脾 C.小肠 D.肝 E.胆4.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故人卧血归于( )”:AA.肝 B.肺 C.小肠 D.心 E.胆5.( )其华在爪:AA.肝 B.肺 C.肾 D.心 E.脾二、填空题1.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 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贮存和 排泄胆汁。 2.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 3.“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4.肝,开窍于目,其液为泪。 5.肝,其华在爪,其充在 筋。肾与膀胱一、单选题1.肾对水液的作用是:AA.主水 B.运化水液 C.统摄水液 D.宣发水液 E.通调水道2.肾开窍于:EA.口 B.舌 C.鼻 D.目 E.耳二、填空题1.肾,其华在 发 ,其充在 骨 。 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