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726项目研究中心国家级课题“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实验学校: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西塘街小学“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执笔人:徐卫国联系电话:13511634068邮编:215300Email:cyxxxwgsohu.com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课题名称: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掀起了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1986年美国卡内基促进会和霍姆斯协会分别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明日的教师两份报告,将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师资水平上,极力主张改革教师教育,并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要求,使教师教育问题真正成为美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教师教育改革运动由此兴起。而如何把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在落实这一重点的过程中,美、英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研究也应运而生,成为了教师教育改革的产物。8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实施校本培训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校本培训研究在我国的上海、湖北等地相继兴起,主要是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国外校本培训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2001年4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进入操作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由于课程改革推进迅速,促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占有者和输出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这种角色的变化,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课程标准落实到位,关键取决于实验教师的素质。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性工作。强校必先强师。一个学校的发展壮大,靠的不仅是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主动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的幸福源于其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校本培训可以引导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和探索,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其个体人格由现实向理想提升,真正完整地实现教师的主体价值。我们西塘街小学的特点是:空间狭小,校园负荷过重;生源广杂,组成结构特殊;层次较底,家长素养不高;位置特殊,方圆1000米有几所大学校、传统名校。如果学校没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撑,就会落入“生存无着,遑论发展”的尴尬境地。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愈益迫切。“十一五”阶段,我校的苏州市立项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通过了成果鉴定,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为培养一支有一定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同时,我校已进行了多年的题为“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成长”的新教育实验,积极探索通过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所有这些都为开展“十二五”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校本培训,全面推进本校教育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在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教师队伍与学校的同步发展,和谐成长。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调动和发挥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能力。2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促使教师由实践型、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3建设好两支队伍:(1)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过好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和学生管理关,实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有三至五年教学实践基础的青年教师要过教材教法关,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和骨干,市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的比例达到50%以上。(2)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过好教学科研关,成为学校有较大影响的育人精英,争做市级及以上学科(学术)带头人、名教师。课题研究人员、时间:年级班级学生数教师数起止时间一六12600左右362010.22013.1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是研究人的培养、发展、形成,以及对人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与人类社会生成、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最原初的历史活动,揭示了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社会性,不仅把人与对象世界的主客关系也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关系,作为物质实践活动过程中互为中介的内在环节,实现了主客关系和主主关系的历史的辩证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发展还必须在社会人的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实践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2国外教育机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护。1986年,美国的霍尔姆斯小组(The Holmes Group)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3心理学理论。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由于实践的性质不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由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而立足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正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4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论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提出:(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时强调: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广大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1)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当前教师教育现状的研究(2)校本培训组织与管理的研究(3)校本培训组织形式及行动策略的创新研究具体分解为下列子课题: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当前教师教育现状的研究(德育处、人事处)校本培训组织与管理的研究(校长室)微型课题的管理与指导研究(教科室)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教技室)“专题系列培训”操作范式的研究(教科室)2课题研究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本课题关注校本培训中本校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都将纳入研究的视野。主体性原则。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十分重视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通过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自主设计校本培训的个性化内容及目标要求。实践性原则。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课题研究服务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每一项校本培训制度的改进和创新都将从实效出发,接受校本培训实践的检验。互动性原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与他人交往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将坚持通过教师互动交往共同参与的过程来实施本课题研究。发展性原则。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学校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关注学校新一轮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要求。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1)管理方法A. 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需求,探索、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确定方向。B加强理想前途、人生观、价值观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教师劳模事迹报告、先进经验介绍,使每位教师牢固建立“爱校乐业、自强不息、厚积有恒、超越自我”的学校精神,富有拼搏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探索研究和攻坚克难的能力。C开展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教学思想、专家讲座、名师能手传帮带等方面的培训,使每位青年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具备高强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业务能力。D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定目标,定措施,学年末进行考核评估,评选“最具成长力教师”并予以奖励。E创新培训内容、实施模式和管理方式,形成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机制。F探索、创新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具体有:a自主学习。青年教师每学期研读一至两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周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两周撰写一篇教育教学随笔,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形式,审视、分析、解读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b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师徒结对等为单位形成学习团队,每周活动一次,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平等对话等校本教研活动,以促进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c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集中培训学习活动,同时,学校定期组织科研论坛(“西塘讲坛”)、教学沙龙、暑期培训班等活动。d专业引领。经常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到校讲座、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录像、观摩与研讨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为全校教师作“二度培训”;办好校刊荷塘西畔(每月一期),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平台;每月举办一次“教学沙龙”或“西塘讲坛”,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讨活动。e课题研究。青年教师或学科组每人(组)每学期(学年)都要确定一个微型课题并实施研究,教科室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和考核评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每学年举办一次对外开放的课题研究观摩、展示活动。f网络培训。人人参加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教师培训,培训成绩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相挂钩。g各科室明确分工,通力协作。教科室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研究的过程性管理、阶段性总结及结题工作,教师的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反思、微型课题研究、科研论坛(“西塘讲坛”)等;德育处侧重师德建设的研究;教导处着重抓好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组织各类教学竞赛、评比等活动;教技室具体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h教科室建立课题研究电子台账,采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形式收集研究过程性资料,为结题作好资料准备。(2)研究方法基于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行动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在大力倡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今天,将行动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更能体现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优势。行动研究可以是教师个体式的,也可以是教师群体性的。基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