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撰稿人:明光市苏巷中学 邱良志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由我校承担的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8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汇报如下,敬请专家组评议。一、研究背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无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都不愿意学数学。我校数学教师也感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所以想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寻找一种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乐学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现行推广的新教材中,体现出如下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现实世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教材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以最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当前课改的实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落到实处。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良好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校年轻教师活泼、富有创新精神,中老年教师沉稳、富有经验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对教材实行再次加工创造是很有启发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4)情境学习理论: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时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其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学习者中心,即每个学习者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主义的主体。情境中心,基于显示世界的真实情境,学习者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中心,即建构意义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一个个真实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以便更深地建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一)、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必须的课题。2、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中国有许多教育孩子勤奋、吃苦的古训,我们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在老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谆谆教导和父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恳切说教声中,从一个浑沌无知的儿童成长起来的。虽然教诲之声不绝于耳,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我校受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老师耐着性子苦教,孩子们硬着头皮死学状况,师生双方均苦不堪言。3、和学校教育相反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这样现象,孩子们常常沉迷于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其沉迷的程度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游戏交给孩子权利,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成为活动中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内容、情景、视听效果不断翻新,有常玩常新的新鲜体验。学习和游戏,面对的是同样的学生,但学生的兴趣却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就是游戏的“有趣”和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以及设计的教学过程的“乏味”。4、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化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为“有趣”,设计趣味横生的课堂教学方案,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位教师的使命和职责。5、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研究的永恒的课题。查阅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料,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零散论述较为丰富,但能够指导本校教学实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较为系统的论著还未发现,本课题试图完善我校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一环节。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锻炼和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我校的“校本教研”水平。(二)、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这一课题在省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提出了一些良好的方法,但是研究缺乏地域性,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最佳答案。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学习对象或参与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中有现实积极的意义,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正是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五、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的创造、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分数;必须体现出尊重和关爱,关注个体的促进和需求;必须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主体精神。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原有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对象兴趣不高甚或反感,对决定其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不感兴趣,那么,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同时,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对考入高一级学校学生的值(重点、名牌高中)与量(高中录取率)的不断提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中考成绩的前提。因此,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从教育教学新理念、社会需求的现实需要出发,学校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六、课题研究的目标设计和研究对象(一)研究目标:运用调查统计、分析论证、系统规划、实践验证、再论证整合、再规划的方法、形成规范的便于具体操作的实施办法,并在本校各班数学教育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形成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论文集。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和提高我校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逐步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二)、研究对象:苏巷中学2008级3班和4班学生。七、课题研究的内容。1、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2、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3、探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八、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研究的主要过程1可行性论证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通过学习和研讨,理清核心概念,阐释和完善核心概念的界定、定义和内涵,进行课题研究设计与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组织专题讨论会、研讨会。2、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2):制订全面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准备好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初期应用。3、后期实施阶段(2009、32010、8)进行个案和核心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形式,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定期召开专题报告会,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整理归纳,对教学中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4、总结鉴定阶段(2010、92010、12)全面回顾总结整理两年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二)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内容,了解目前国内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4、调查分析法。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或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及现实水平,具体分析研究总结,不断尝试得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1、分层教学,便于统一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力。七年级一进校,对每位学生都定位为C组,经过一段时间,对照标准将部分同学提升为B组,再过一段时间,将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提升为A组。并说明组别不是终生制的,每月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际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调动了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课后布置作业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C组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使A组学生吃不饱。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A组和B组学生完成。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逐步提高C层学生的自信,缩小差距,树立信心。2、注意情感因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生生互动。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古人云:“亲其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