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吴青训班旧址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安吴村创办的一所服务抗战、培训青年干部的重要基地,是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和中央团校的前身。青训班从1937年10月至1940年4月,历时30个月,成功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毕业学员12000余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锻造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作风顽强、团结守纪的优秀青年干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保证,被誉为“青年的故乡”、“抗日干部的摇篮”。 冯文斌、胡乔木、刘瑞龙、张琴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从青训班走出的学员中,有高级将领范理、刘瑄,有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刘鸿志、施家淦,有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陈子方、高沂、王博平,有著名化学家高鸿、著名作曲家葛炎,著名演员胡朋,著名画家石鲁等,他们都在不同的战线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安吴青训班开办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无尽的关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勉励青训班学员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才能,积累经验。朱德总司令亲自担任青训班名誉班主任,于1938年8月亲临安吴堡视察,为全体学员做了抗战形势的报告,并挥毫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激励全体学员。林伯渠同志多次到安吴堡,并亲自为学员讲课。青训班的成功举办,也引起了时任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高度关注。致电青训班:“抗战建国,事艰任重,切盼全国青年一致努力,效忠党国,以期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为要。”青训班举办期间,班部领导根据学员来源广泛、成份复杂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中华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简章(草案)、战时青年训练班规则概要和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团章,对学员的学习、生活作出了严明的纪律规定。其中战时青年训练班规则概要分一般规则、课堂与会场规则、寝室规则、饭厅规则和会客规则等五项。“寝室规则”规定,闻号音立即起床,寝室内不准漱口洗脸,不得留住宾客等;“会客规则”中规定了会客的时间地点,同时明确规定:“如有违反以上列规则者,得由连部及同学随时劝解并提出批评纠正之,若数次不改或所犯纪律特别严重时,可由学生会召集全连大会开展思想斗争而教育之,直到开除其学籍为止。”在颁布的中华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简章(草案)中,进一步规定:“对违反纪律者所采取办法主要是教育、说服,只有处于不得已时,才采取组织纪律的制裁。制裁办法分为:1、劝告;2、口头警告;3、书面警告;4、开除。”严明的纪律和规范的操作为青训班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青训班借用当地的民房、庙宇开展教学工作,学员宿舍只能打地铺,参训学员经常要忍受寒冷和酷热的煎熬,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由于没有现成的教室,许多时候只能露天上课,位于安吴堡东门外的吴氏祖坟柏树林是青训班的露天课堂。青训班教学所用的教材统一由教学人员自己编印,由于缺乏纸张,一些学员的习字教学只有借助于民间古老的沙盘来完成。青训班举办期间,为了有效抵制国民党当局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班部组织学员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徒步至嵯峨山以北的关中分区淳耀县亮马台(今淳化县卜家乡亮马台村),开垦荒地800亩,建成青年农场,种植粮食,保障学员的生活需求。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砺练了学员的意志,成为每一名青训班学员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安吴青训班旧址现存班部驻地吴氏庄园、教务处驻地望月楼、集会场所迎祥宫、露天课堂吴氏陵园(柏树林),辟有安吴青训班史迹陈列室,集古建遗迹、革命旧址和名人(国学大师吴宓)故里为一体,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和遵规守纪教育的理想场所。1992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先后被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延安干部管理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咸阳市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和咸阳市国防教育基地。青训班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在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执着精神,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