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师德师风素养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大家听了这首歌,一定感慨万千吧!由此我们也想到人们盛赞我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切的一切是对教师最崇高的评价,最美好的赞誉。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无愧于这美丽的花环,无愧于教师这个伟大的称号。】今天,我们团聚这里,由我代表我校主持这次师风师德建设专题会议,与大家共同探讨师德建设,希望大家从中获益,并自查自纠,弥补不足。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起点,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下面,我就关于提高师德师风素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解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解读师德师风建设须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开始。一、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教师道德主要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在实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2008年修订的,共有六大条,“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凌继贤老师是黄沙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11月4日,在上课时突然病倒在讲台边,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凌老师扎根乡村清贫从教整整27年之久,一直是学校里化学科目给的骨干老师,所教化学科目成绩历年名列前茅,他送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组自己留下的是一身疾病。为了学生,他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以及病,首先考虑的总是党的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总是想着如何把学生顺利地送出校门。妻子下岗,儿子读大学,家徒四壁,他也末未曾想到要利用业务时间搞家教赚外快以贴补家用。去世时,身上五件衣服有三件是打着补丁的。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他的清贫乐教的“补丁”精神。楷模虽逝,精神永存。凌继贤的精神昭示我们:“两袖清风的精神不可丢,一心向教的劲头不可松!”清贫乐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我们抛开久远的事实,就从我校的光辉史说起,2003年,我进入了康达学校。这里的一切让我耳目一新,早到校,晚回家,争抢上课是本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这种精神继续发扬,我们学校的名字会永远响亮!(而如今,有部分老师由于学校安排,多上了一节课,还要让任课老师还回来,我们的精神呢?传统呢?)、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就必须考察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角度看,在我国,目前这一尚不尽人意,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然而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稳定性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另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旨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的中间,我们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在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人羡慕别人的大把钞票,有人羡慕别的位高权重,可我要说:教育是片净土,有人却追求不切合实际的浮华,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看到生意场上的辛劳与亏损,也没有想到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奸诈,同志们当你穿着新鞋子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还有很多人没鞋穿,当你愿意放弃这个职业的时候,会有好多人来抢你的饭碗。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以往的传统式管理:“严师出高徒”“三句好话不如一马棒”“学生不受好气”的谚语,已不适应而要更新为“三句好话暖人心”式的管理方式,与学生拉近距离。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也许,你的打骂,会让班级出现打骂现象,也许你的打骂,会让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影响成绩,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不良习惯的产生,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罪魁祸首。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乘坐一辆公交车,有的人行程长,有的人行程短。我们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但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有的人很从容,可以欣赏窗外的景色,有的人很窘迫,总处在别人的推搡和拥挤之中。获得舒适与优雅的座位是很不容易的机会,因此总被人们争抢。有的人很幸运,一上车就落座,有的人很倒霉,即使所有人都坐下了,他还站着,然而与悬挂在车门上,随时可能掉下去的人相比,似乎感到欣慰。这能说明什么呢?我想大家不言而喻。、人类文明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同时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每天我们都听到新的讯息。不断的学习,能让我们与时代同步,能让我们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学生们也是如此。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则停滞不前,当你的“一桶水”已经给完的时候,你还能拿出什么?所以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不断的学习,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学校、集体及教育岗位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对国家及其政治的关心与了解,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本职工作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师德是一所学校全体教职工职业修养的集中反映,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师风是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表现的总和,是靠长期形成并一而贯之存在的反映教师教和育水平的职业修养。师德师风建设并不是单项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并为之付出艰苦努力的系统工程。1、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硬件的发展,还应该是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既包括办学规模的扩大,硬件设施的完善,也包含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的提高,还包括学校师德水平和教风、校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肯定,没有良好的、家长认同的师德师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风,教学质量也就不可能提高,学校也就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换句话说,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无形资产,她的巨大价值在于能形成一种具有长久效力的磁场,不断放射出影响社会、家长及学生的磁力。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所学校立足现实与未来都必须抓好的一种软件资源建设,是学校取信于社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教风的最重要体现 教风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客观存在,它是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岗位责任心、教育教学态度、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以及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研水平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客观反映。良好的教风应该表现为:(1)忠于职守、爱岗乐教、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2)认真负责、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3)刻苦钻研、信守常规、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4)廉洁从教、严于律已、关爱学生的师表形象;(5)居高临下、轻松娴熟、经验丰富的教学能力;(6)思维活跃、创造欲旺、包容性强的职业修养;(7)学生认同、家长满意、同行信服的教学效果;(8)积极进取、谦虚求教、永无止境的学习意识。不难看出,教风不是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反映,而是全体教师群体的师德师风的直接表现。因此,良好教风是一所学校极其宝贵的财富,是需要经过全体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经过长期训育才能形成的一种资源。3、职业道德,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操守 师德,简单讲是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它不是一种规章或规定,更不是一系列的口号或标语,而是教师要时刻明确的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职业操守。首先,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师德是教师的第一位素养,无德无以为师;第二,每位教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