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吟诵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化,中华传统 文化日益受到关注而对古诗词的吟诵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 人的传统方式,在全情投入的歌唱式的吟诵过程中,中国文 人体味到了诗词的真境界,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 将吟诵的传统方法运用于当古诗词教学当中,对于学生 深刻地理解古诗词有帮助。关键词:吟诵;古诗词课堂;运用策略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结合我的课堂教学 实践,得出吟诵在课堂教学中的总策略:知情悟意,因情入境。就是将“读、诵、吟、舞多元性学习方式贯穿古诗教学之中,让学 生们有滋有味地读着、吟着、舞着、品着,陶醉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渊源长河中。吟诵在七年级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策略一 读清句读,读懂情调诵读中语言的情绪感是指诵读比说话更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以 及情感的美化、深化、清楚化,不过不能偏离自然。我们平常说话是 有情绪的,例如称奇或表达难以置信的语言情绪,和等人等得不耐烦 的语言情绪就有所不同,又如激动不已时,和悲伤难忍时的语言情绪 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也大不相同。诵读的时候就必须把文章的语言情绪刻画出来,注意同 一句中也可以有抑扬顿挫的设计,而不是只在不同的句子里考虑抑扬 顿挫。那么怎么样诵读出语言的情绪感呢?简化成三句话:抓意象、 明感情、悟体会。不同的语言意象表达不同的情感,古典诗歌中的形 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 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月”能思乡;“星可传恨; “水喻愁多;“梅、菊”有高洁品行;“松有凌云之志;“柳” 有温柔之美,又兼轻薄之嫌,同时“柳”在唐宋诗词中还特别地被赋 予了“惜别怀远之意。中国古诗文的重要特点是重抒情言志,所以 只有理解了意象才能很好的诵读出诗歌语言的情绪感,象马致远的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2 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巧妙的拼合联结起来,组 成了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勾勒出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如果学生只 是从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意象去感受,似乎感受到那种逍遥自在 休闲的情绪,但事实上这首诗完全不能带着那种轻快的情绪去诵读而应联系上下文的意象去感受语言的情绪感,诵读出作者仕途之昏昏 然,郁郁不得志的孤独悲伤的苍凉感。哪个词的声音要抑、或扬全看 我们对意象的理解和对文章的体会。所以我们必须多尝试,以找出最 合乎文章情韵的诵读法。策略二 诗乐结合,手舞足蹈吟诵适用于预习、讨论之后的深入玩味阶段,它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因为只有理解在先,然后才谈得到传出情趣与畅发感兴。在教学 中,吟诵 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肢体语言等辅助方式来达到更好的 效果。 与图像画面、音乐相结合。传统的吟诵是不依琴瑟的清吟清唱, 听起来不免显得单调少味。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 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吟诵与图像画面、音乐即电化教学结合起来, 既受学生欢迎喜爱,又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它 能把电、光、形、声结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使学 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加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将学习内容,在动 和静、虚和实、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化抽象为具 体,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事实上,古有诗画 不分家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更为古诗词与图像画面的结 合创造了契机,而一旦引入了画面图像,相关的音乐伴奏就必不可少 了,可见三者的融合是水到渠成,势在必然。在音乐资料方面,前人 已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作品,可供借鉴。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谱,如 姜夔的一批自度曲,包括语文课本里常选的扬州慢、阳关三叠 等,是非常珍贵的音乐资料。今人也为古诗新谱了不少曲子,大体上 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影视插曲,数量不是很多,可流传的范围广、影 响大,很多人会唱,如岳飞的满江红、李商隐的无题、李煜 的虞美人。第二类是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学古诗谱写的歌曲,适合 学生演唱,这类作品集、音像制品已经出版了若干种。第三类是音乐 界作曲家为古诗谱写的乐曲,多由专门演员演唱,配器、伴奏相当华丽主义情感不禁油然而生,简直是充盈胸际。在吟诵时, 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把内心视象和情感表现的更充分。正是“歌 之不足,舞之蹈之。例如,读苏轼慷慨激昂的水调歌头,让全班 学生站起来,或老师领着或学生,整体水平比较高。是由当红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歌词是 古诗,曲调流畅上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但愿人长久,学生在饶有趣味中读读、吟吟、唱唱,感受了诗情,领会了画意的作用。参考文献:【1】刘小莉. 初中古诗词吟唱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全文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