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教学实录一、 导入新课师:今天阳光明媚,又是美好的一天,向窗外望一望,秋天已经来了很久,现在请拿出笔,写写你今天眼中的秋天,或者你曾经眼中的秋天。学生写作,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教师巡视,发现合适点拨的例子。学生黑板例子: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秋天=成熟。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优美,老师可以把黑板上这位同学的文字变一下魔术,使它从散文变成诗歌: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秋天=成熟。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形式上看,诗歌和散文的最大不同是,诗歌是生:分行的!师:是不是分行的,就叫着诗歌呢?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样式,不仅在于它的分行分节所造成的的节奏感和错落感,还在于诗歌的语言的精美含蓄的。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把这首“诗”变成真正的诗。学生和老师字斟句酌,形成如下结果:秋天,是落叶的舞台当叶子飘落便感觉自己也生出了翅膀在空中舞蹈褪去稚嫩的面孔换上深沉的模样秋天,不是凋零而是成熟。师:我们齐声诵读一遍。生齐声诵读。师:变完这个魔术,老师还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叫着“秋天大汇聚”,因为我刚才看的时候,发现了同学们的秋天惊人地相似。请写了“秋天来了”的同学举手!十几个人举手。师:再请写了“枫叶红了”的同学举手!十几个人举手。师:最后请写了“树叶落了”的同学举手!二十几个人举手。师:我再给你们加上一个结尾,就成了一首绝妙的打油诗:“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树叶落了,我的诗写完了!”同学们看,你们的思维多么雷同啊。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太缺少观察和思考了。那么,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学生自由诵读。师: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我们读秋天的时候,要读出内容的美,也要感受形式的美,并进而感悟情感的美。二、读好最喜欢的一节诗师:接下来,两个组合作,练习朗读,读出你们的理解。注意角色的分配,齐诵、分诵、领诵;重音、轻读和声音的延长等。学生组与组合作练习。依次朗读,教师配乐,组与组互评。教师范读,读好学生没有体会到的地方。将三节诗概况为三个画面,板书如下: 农家丰收图秋天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三、 提出最关键的一个问师:诗歌是一种朦胧的语言,经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意象,就是带有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所以,我们学习诗歌,要尽量抓住意象来体会,而要尽量避免琐屑的分析。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从哪里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幅“农家丰收图”?生:竹篱和肥硕的瓜果。生:伐木声。生:稻香。生:镰刀。师:并且是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试着这样比比看放下收割过稻谷的镰刀。生:没有那么美了。师:是的,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形式,每一个词语都是诗人精挑细选的结果。继续。师:“栖息”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生:感觉秋天好像有翅膀一样,像小鸟一样。生:感觉到秋天好像有了生命。师:是啊,这里,没有了喧闹的打谷机的隆隆声,也没有激昂的劳动号子声,没有挥汗如雨,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这里有的只是安宁的清净的农家生活。对了,我突然有一个疑问:既然这里有伐木声,为什么还说他清净呢?生:因为只有很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得见伐木声,太吵了,是听不到的,就像我们下课的时候,就不可能听得见很小的声音。师: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就叫着以动衬静,这里,有两句非常著名的古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以,这里用了一个飘字,更显出了伐木声的隐隐约约,也更显出了环境的安静。关于第二节诗,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生:渔民收起的到底是什么?师: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讨论一下看。生:因为渔民把乌桕叶的影子当做了青鳊鱼,所以他什么也没有收到。师:渔民为什么会把乌桕叶的影子当成了青鳊鱼呢。生:因为它们很像,颜色上像,可能样子也像吧。所以,渔民发生了错觉。生:我觉得渔民收起的是满足,因为他把网收起来却看到网里不是鱼,而是乌桕叶的影子时,并没有丧气,想想刚才的误会,不禁觉得好笑,得到了满足的快乐。生:收起的是热情,因为渔民喜欢这里,才会一直停留在这里,不愿回家,即使没有鱼也没有关系。生:我觉得渔民收获的是乐趣,我认为他能够在渔船上游戏,自然而然也就收获了乐趣,所以,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师:至于渔民收起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渔民怎么对待他没有收起鱼的这个结果的。生:他觉得无所谓,因为他还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很悠闲的样子。生: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因为他把撒网捕鱼当做了一种游戏。师:所以啊,这在渔船上游戏的,既是秋天,也是渔民啊。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捕到鱼,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这让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篇印象深刻的课文钓胜于鱼,讲一个老人,每天去钓鱼,傍晚的时候又把鱼放掉的故事。我们来仿照“钓胜于鱼”这个词语,造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渔民生:渔胜于鱼!师:棒!这个渔民,很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和高人啊,这幅图画里,充满了一种清远的生活情趣。看第三幅图景,想想看,这个牧羊女梦寐的眼睛里,都有什么样的景物呢?生:草野。师:能不能化用诗歌的语言,让我们的表达更美一点?生:更寥廓的草野。师:更进一层。生:在蟋蟀声中更寥廓的草野。生:因枯涸见石更清洌的溪水。生:牛背上的笛声。师:看见了?生:没有,是听见了。师:真听见了?生:没有听见,是回忆起来,这是夏天夜晚的事情。师:什么样的夏夜?生:满流着香与热的夏夜。师:牧羊女想起的只是笛声和笛孔?生:更想起了牧童。师:是啊,虽然牧童没有出场,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此刻牧童正在牧羊女的心里呢。她的心里甜着呢,这是一种纯真的朦胧的美好的情感,洋溢着一种清甜的趣味。接着,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一节诗要从草野和溪水写起呢?生:草野和溪水,是他们一起放牧的地方。生:牧羊女触景生情,想起了牧童。师:这一种写法,在古诗里经常出现,叫着“兴”,比如你们经常在电视里听到这一句,关关雎鸠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师:明明是要写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却从河里成双成对的鸟儿写起,就是因为在小洲上一唱一和的雎鸠鸟,触发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我们总结一下,在这首诗里,何其芳选取了一些清丽的景物,创造出了一种清柔的美感,这就是一首小清新的诗歌啊!板书: 农家丰收图 清净 清丽之景秋天 霜晨归渔图 清远 清新 少女思恋图 清甜 清柔之美四、品味最鲜明的一种情师:通过朗读和品味,我们能够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一种鲜明的情感,那就是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师:我们来读一个资料,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朗读资料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生:还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师:写的虽然是普通人多普通生活,但是语言精美,思想明朗,正所谓“凡而不俗”啊!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何其芳原名何永芳,语文老师将“永”改为“其”,成为何其芳。我们来说说,你看到“何其芳”三个字,会有什么联想和想象。生:多么芬芳啊!师:多么好的名字啊!名字充满了诗意、浪漫的味道。诗人用这样浪漫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人说,每一个人天生都是诗人,希望我们能够不丢掉这诗意的浪漫的看世界的眼光。五、仿写最得意的一节诗师:接下来,让我们用这样诗意的眼光去看秋天,仿照何其芳秋天的格式,来写几句诗。什么是诗意的语言和诗意的眼光呢,我把我刚才巡视的时候看到一段文字,改编成了诗歌,大家感受一下:原文:在去老家的过程中,我看到以前的绿苗变成了金色的一片,金黄金黄的,像海边的沙子一样多,像天上的阳光一样灿烂。到了家,我和外公一起走进金黄的海中,在海中只看见我圆圆的小脑袋,却看见外公的上半身。到了金黄的海,我拿出镰刀,开始收割金黄海中的小鱼。改编:田野的绿色地毯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那饱满的稻粒哟像海边的沙子一样多,也像天上的阳光一样灿烂我在这金色里漫步只看见浪花一朵朵外公高大的身躯在踏浪前行而我,只剩一个圆圆的脑袋在水面摇摆。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写秋天,注意语言和形式的美感。等一下我们交流。生:对着天空痴痴望去 秋风从树梢上微微滑过 规整的金色枫叶缓缓落地 静静地敲出生命的乐章 秋天陶醉在我心中 生:走进宽阔的大门 闻到一股幽香 小巧玲珑的菊花 正欣欣然睁着眼 秋天躺在草丛里生:沙沙的风吹动牧羊女的头发 脑里再次出现牧童的身影 耳里再次响起牧童的笛声 眼里再次浮现牧童的微笑 秋天隐藏在牧羊女的回忆里 生:松软的金色小路 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 温暖灿烂的金色阳光 散发着无限热情的人们的金色的脸 秋天闪耀在金色里 生:绿色的树在秋风下 变了颜色 由绿到黄 然后 如蝴蝶般落下 秋天降落在大地上生:那一缕清风拂面 吹进孩子们的心扉 蝴蝶上下翻飞 惹得孩子们追 夕阳低回, 秋天钻进在孩童的梦寐师:孩子们,虽然你们的语言还有些稚嫩,虽然你们的形式还不够精美,但是,当我们拥有了诗意的眼光,我们的生活,就能在平凡里增加一点光彩,在庸常里增添一份雅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课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