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 肇 中【教学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2、学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色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难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说明】本篇课文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活动任务是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词。教学本篇课文,我将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为线索展开进行教学。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青年一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游戏互动激趣。准备一满杯水及小钉子一盒,请三学生上台,一生往水杯中放钉子,一生数放钉子的数量,一生观察、监督。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要想解开疑惑,要想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板书课题)。2、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条理性)1、解题: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2、本文是一篇说理型的演讲词,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及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3、精读课文,合作探究: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明确: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探究(2):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明确:实验。探究(3):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探究(4):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探究(5):(1)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明确: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2)按照现在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明确: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4、 整理思路: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目标导学二:掌握方法,增强说服力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3)道理论证:第13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目标导学三:模拟演讲,提升感染力1、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文章的1-2个自然段进行模拟演讲。2、品味亮点词句:(感染力)(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消极的观察”是被动的,“积极的探测”是主动的。“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鲜明地提出了“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这一观点,启发人们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试验。(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们想做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即选择适当的目标;选定目标后,就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这三个步骤是逐渐递进的,它们的位置不能调换。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极其重要。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呢?(学生讨论)三、课堂小结:其实呀,“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造辉煌,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布置作业:以“书香,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演讲词。五、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针对性- 中国年轻一代 提出论题格物 致知 条理性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说服力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感染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