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与策略 伯牙绝弦教学例谈孝南区三里棚学校 江帆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新编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课文文言文占30%,高中语文课文文言文占40%;小学教材相比起老教材,有意识地选入4篇文言文,实现了零的突破。编者此举意在为中学文言文学习作奠基。那么,小学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承载基础的任务?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就成为老师们的困惑。在和学校教研团队反复地打磨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接下来我将结合伯牙绝弦这一课例浅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有效性策略。一、正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既不能对文言文听之任之,以文解文,如过眼云烟教完了事,也不能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任意地拔高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认真透彻地遵循课标要求,在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原有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如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精炼、流畅,不足百字。本课的教学目标该如何确定呢?是以理解字、词、句为重点呢?还是以“诵读”、和“体味”为重点?文言文的相关语言知识那些要讲哪些不必讲?该怎么讲?对知音这个博大的文化主题挖掘到什么层次?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通过反复揣摩新课标关于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多次试课,笔者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借助注释、联系语境变通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此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凸显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确立的四大原则:呵护兴趣,渗透方法,诵读体悟,引导积累。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多次试课的效果来看,这些目标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效果非常好二、诵读文言文教学的根本文言文虽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虽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文章妙处,全是“沉郁顿挫”四字。清代姚鼐等人为此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伯牙绝弦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小学文言文“四步诵读”的教学模式。第一步:反复吟诵,读通文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训学斋规)朱老夫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即反复吟诵。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文言文时代久远,阅读难度高,这对于鲜有古文言语积累的学生来说,光靠自身的反复吟诵,恐怕不但不能达到流畅阅读之目的,反而使学生失去阅读文言文之兴趣。故此,教师还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因素,引领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应有的节奏和特有的韵律。读准字音一般来说不难,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就需要教师注意方法了,且看笔者执教伯牙绝弦教学片断片段1: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师:念得真准,一板一眼,尤其是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课题)师:这里的“绝”是什么意思?生:断绝。师:那么“绝弦”呢?生:“绝弦”是指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再也不弹琴了。师:真聪明!大家发现没有,她在理解这个词时知道变通,这样就能把古文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伯牙从此再也不弹琴了。(再读课题,学生就题质疑,简单交流关于伯牙的资料,了解伯牙其人。)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37 页,按照自己的感觉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师:毕竟是古文啊,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读)他在读的时候,我们大家注意听。生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师:这句话提醒大家注意,是吧,其实有些语言我们是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对吧?这句话的意思谁能理解?生2:钟子期死了(师:去世了)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师:那么这里伯牙“谓世”的“谓”是什么意思呀?生2:想。师:是想吗?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生2:第二种,认为,以为。师:伯牙认为世界上(生2: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知音了,那么“乃破琴绝弦”中的“乃”是什么意思?生2:就。师:于是就破琴绝弦。好,理解之后我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生2(读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厉害,还有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指名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是因为它在四个字中间“兮”和“若”之间就要隔一下,停顿一下。师:你是要知道应该怎样断句是吧,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做停顿?生:因为“兮”是语气词,相当于是“啊”,所以要在“兮”字的后边断句。师:借助注释就能够知道,这个“兮”和前边的哪个字(生:哉)对“哉”都是什么词?(生: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这样的词后边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谁来读读看?把这两句话都读进去。指名读这句话。生:(读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哎哟,我看你肯定下过功夫了,真好,读得真不错。来,我们也一起这样地来读一读,注意,读好“哉”和“兮”后边的停顿。(生齐读这一句话)师:真好,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古文读下来?(指名读文)生1:(读全文)师:注意“兮”字后边要做停顿(师范读此句后生继续读)真好,一点就通,谁再来读读?生2:(再读全文)师:哎哟,给点掌声吧,没读几遍就能把古文读成这样,我真想说一句:“善哉”。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不好?生:好!师:(范读课文,生掌声鼓励)就学着这个样子读好吗?语速放慢,适时地停顿。生齐读课文。 解析与思考:以上教学片断,“读通文律”把握了三个重要环节,尊重学生的学情,一步步搭建朗读的阶梯,朗读指导力求层次清晰、有实效。一是读音,抓易读错的“弦”的正音,有的放矢;二是停顿,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让学生自己说说难读的句子。通过多次试课,学生觉得难读的句子集中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几句上,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断句吗?显然是生硬的灌输。以上片段中教师的处理相当自然,读准节奏是建立在理解大的基础上的。教师抽丝剥茧,问题由学生中来,再引导学生自己慢慢解决,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断句,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语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既突破了朗读上的难点,也为学生的读懂文意奠定了基础;三是韵律,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老师适时地进行范读,使课堂弥漫一种浓浓的古味,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朗读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片段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读通了文律,还在此过程中渗透了许多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其实有些语言我们是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 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借助注释就能够知道,这个“兮”和前边的哪个字(生:哉)对“哉”都是什么词?(生: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这样的词后边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谁来读读看?正是这些随机的、不露痕迹的指点,使课堂变得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柔软感觉。第二步:串词联句,读懂文意。钱梦龙先生曾有言,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自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而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纵观人教课标版语文教材中的四篇文言文,内容上都是较浅显易懂的,并且课后都有注释,借助注释将文章的大意弄清楚对以后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编者在选编这四篇文章时,都把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作为教学目标的一个重点。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读懂了才会消除畏难情绪,也才会对文言文产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读懂才会喜欢读。由于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仅停留于“理解基本内容”,因而翻译文言文应定位于:在大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说文章内容。笔者认为,在第一步读准音律环节教师应该已经不动声色地帮学生突破了重难点字词句的含义,那么在此环节就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文的大概意思,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说,在小组交流中完善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教师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独立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降低学生译文的压力,促进学生说的兴趣。第三步:潜心会文,读透文心读透文心,就是不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义和意趣。要读透文本,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对文本的含意和意趣了然于胸,悟出它的个中味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策略一:直入重点,深度对话。新课程改革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把握教材,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读出文章的主旨。文言文相比现代文短小精悍,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学中更须找准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处,直入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从而省时高效地读透文心。片段2:师:伯牙为何绝弦?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原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是哪句话。生:是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那你说说究竟是什么原因?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便从此不再弹琴了。师:(屏幕出示“知音”)你们是怎么理解“知音”的?(生分别叙述自己对知音的理解)师:孩子们,让我们仔细的默读课文,看看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哪里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解析与思考: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往往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品读切入点的选择上笔者进行过多种尝试,开始设计从第一句话切入,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个问题引领潜心会文,这个切入点看似能从头到尾顺畅引导学生往下品读每句话,但几次试课下来,总感觉有些不舒服,跟后面后面教学环节的转换有些生硬,于是重新审视课文。题目是“伯牙绝弦”,文章讲的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要传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知音情怀。教学应自始至终紧扣主题,那么这篇课文就应紧紧抓住知音,由课题生发疑问“伯牙为何绝弦?”,继而指向文中最后一句“谓世再无知音”,提炼出主题知音,再反向追溯“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这样一来从头到尾便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