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写好教学设计1. 制定悬念型的问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同学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激烈而继续的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先让同学在纸上画出几个任意的凸四边形,然后要求大家把各边的中点顺次连接起来,观察猜测构成什么图形. 当同学看到不管是怎样的凸四边形,都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既兴奋又惊奇. 为什么有这一规律呢?他们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的课题,从而把同学的数学学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2. 制定实验型的问题 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 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同学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同学通过亲身的施行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尽可能为同学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制定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同学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楚,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准确的上升过程. 同学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提升了主动参加的机会,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 3. 制定应用型的问题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利用教材,并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现象,经过加工,使它能为课堂服务,使同学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数学革新教学方法 革新教学方法, 引导同学跳一跳,摘果实 小同学的思维十分活跃,在现实的许多教育教学具体施行中,他们在完成一些习题时往往能解答出几个正确的答案,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努力革新教育教学方法,确立教育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培养同学的革新意识。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备教材、备同学、备教法、备教学活动等方面 都要精心思索、精心准备,教法新颖活泼,以激发同学兴趣、培养革新意识为前提。在教学目标确实立上,教师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面向全体同学,既合计优等生,又合计中等生,更要照顾学困生,在引导全体同学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逐步突破教材、突破解答问题的模式,革新学习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同学革新意识的培养。 在方法的优化选择中培养革新精神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学要凭这个例子使同学举一反三,推陈出新,采纳好例子举好一,其实,这时的一并非是完全单一的、孤独的知识,很多是一个个教学知识板块,它蕴含着某种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同学进行回忆,运用思维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得出规律,达到获得知识板块有助于理解和迁移革新的目的。如数学中小数除法0.640.04,先让同学试除,当除对了,就问同学是怎么思索的? 当同学不会时可设问,能否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合计呢?怎样才干把两个小数变成整数,同学答出把这两个数同时扩展100倍后,变成64和4,想一想:商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又怎样算?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的又应该怎样算?举一后重在反三,不反三,创造性就不能得到发展,反三的过程是促进革新的过程,知识迁移的根本目的就在这里,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同学进行训练。让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是培养同学革新精神的好方法。 3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课堂交流要有实效性 数学课堂的交流互动并不是追求课堂上的热闹和欢声笑语,其灵动性应该体现在同学思维的密度和广度上。真正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同学自己的思索。笔者在教学中勇于放手,不断为同学创设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分析破解问题的机遇。例如:看乘法口诀表时,要求同学着重观察排列规律;教学口算时,让同学尝试不同的算法等。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注意指导同学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同一问题。同学独立思索、探究发现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课堂交流要依据教学内容,把握适当时机才干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互动交流就是寻求互补的效果。在探究问题时,同学都有自己探究的体验,师生、生生、生本的互动都应该相时而动。例如:解答开放题,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城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围?因答案有多个,就必须要通过同桌交流,师生互动,展示各种状况下的方法。再如:李老师和35名同学坐船游玩,每条船坐7人,至少必须要几条船?这种类型的题要让同学充分思索计算再思索,才干有准确的答案。 有技巧性地提问 提问质量的凹凸直接影响着同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同学思索探究新知的欲望,启迪同学的思维,让每个同学情绪处于最正确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不是通过一部分同学就看出来的,要想使每节课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这样课堂才会更具有灵动性。在教学施行中,笔者努力地施行着,班级回答问题的面貌得到庞大改变,同学变得积极了、大胆了、主动了,也全面了。整个课堂看起来更成功,更有灵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同学提出有指向性的问题,以引导同学探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有效性的提问必须在同学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引起同学探究的欲望,而且还能为同学指明思维的方向 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1串气球,问:老师这儿有14只美丽的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你们说说看,可以分给几个人?经过热烈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每2个圈一圈,圈7次,就可以分给7个人;有的说,可以用圆片来分,14个圆片,先拿2个分1份这样分下去一共分了7份,所以分给了7个人;有的说,可以用减法计算,14-2=12,12-2=10,10-2=82-2=0,1共减了7次,正好减完,这样可以分给7个人;还有的说,用乘法口诀来算。这时,一个男孩害怕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一个一个分的。其他小朋友都笑了,小男孩低下了头,脸红红的。教师随后说:老师也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男孩低声地回答了问题,教师高兴地说:你真棒,真勇敢。教师刚说完,同学中传来了另一种声音:老师,我也有一种方法 4优化数学思维教学 进行一题多变多解,培养同学的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在新课中,教师可以简单题入手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同学对当堂课内容产生兴趣。在习题课中,教师应把较难题改成多变题目,让同学找到突破口,对难题也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尝试让同学自己将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改变,对知识进行重组,自己将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进行改变,对已学知识进行重组,探究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就题论题,能多思多变。 一题多解是多角度地合计同一个问题,找出各方法之间的关系和优劣。一题多解是培养同学发散性思维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遵循发散性思维的规律,遵循同学的熟悉规律,是在同学形成理性熟悉的基础上的第二次施行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次重要反馈。 业精于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以上各种解题方法培养同学,让同学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触类旁通,使同学的思维时常处于多向、发散、开放状态,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就能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教师通过变式教学,能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同学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加的动力,坚持其参加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要在激励独创中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无论小同学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孕育着将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激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索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干使同学思维从求异、发散向革新推动。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天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天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玩具? 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天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天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76-60=10(件)。而有一个同学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的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六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天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激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常常诱导同学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第 1 页 共 1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