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阅读策略研究是于 2012 年 11 月申报,2006年 3 月被批准立项。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研究实验任务,达到了研究目标,取得了预定研究成果。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但是现实中往往学生不愿去读,不想去读。一、课题的研究价值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有效和可操作性的指导策略。2、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密切相关。3、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可见,“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4、我校办学思想中有 9 个坚持,其中一个就是课程教学要坚持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众所周知,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发展思维能力。5、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研究过程有助于老师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6、我们认为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形成一些有关数学阅读的相关成果,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有效促进作用。7、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试图形成检测数学阅读能力提高的评价标准。8、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弱,已10经成为我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一块重重的“绊脚石”。根据以上几点,我们自制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方面了解学生的数学阅读状况。调查发现学生对阅读数学材料感兴趣的学生仅有 10%,甚至有 46%的学生几乎没有阅读过数学课外书籍,83%的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计划性与明确的目标意识。在阅读中能够采取写批注、作笔记的仅有 8.6%,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解决问题时感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阅读时缺乏自主性、自觉性、目标意识淡薄、语言感知能力弱、不能及时更换思维策略、不能准确提取有用信息,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困难等问题。因此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解决:1、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策略2、强化指导,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技巧的策略3、培养习惯,升华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的策略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彼此关系1、数学阅读能力:阅读是指认真地看并领会其内容。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与纽带,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2、培养策略: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与方法。本课题中是指在数学教育情境中,有效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方式和方法。这两个概念之间相辅相成,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通过研究找出策略方法;然后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运用策略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三、课题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提升了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数学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只有在数学阅读之后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意识,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先导和深化。从宏观的角度看,数学阅读不只是“数学文本”中解析出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中抽象出一种可以产生以前未曾有过的“数学文化图式” 或“数学文化创造规律”。从微观的角度看,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构建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四、课题基本研究假设:(1) 学生方面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自身通过数学书的阅读包括电子网络的阅读来独立钻研和领会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阅读风气。要求学生对阅读的内在需求和阅读的目标性有明显改变,学习的自主意识、阅读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阅读、自我提高的内部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明显提高。不仅是课内外的阅读能力,还要从解题能力看,让学生要有明显成效。 学生作业优秀率要有明显提升。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 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2) 教师方面增强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教师根据研究形成的方法策略指导教学,促进专业成长。(3)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为学生的数学阅读创设最佳环境, 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五、课题的研究方案实践框架研究内容:1、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的调查分析 2、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层次构成分析 4、形成有效的、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5、通过行动研究法检验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的有效性 6、实验前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对比分析 7、整理收集小学生数学阅读内容及相关素材(如: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知识、单元小结、算法指导等)。研究措施本课题实施周期为三年(2014 年 12 月2017 年 12 月)。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一)酝酿筹备:(2014 年 12 月 2015 年 4 月)选定研究课题,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报课题;研制课题研究方案等。(二) 前期阶段:(2015 年 5 月 2015 年 12 月)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 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针对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对本校教师的课例进行研究分析。 成阶段成果:案例分析报告。(三)中期阶段(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2、课题组成员理 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 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4、学习名师的优秀课例,并进行 研究分析。阶段成果:案例分析报告。 (四)后期阶段(2017 年 2 月2017 年 12 月)1、归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 料。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3、整理、汇编 课题研究成果。阶段成果:研究报告,形成小学生数学阅读评价 指标,相关论文研究思路:为了更好的完成各个阶段的研究,我们主要分年段、分内容来进行。根据不同年段制定一份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及问题的调查表。找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心理发育状况、课堂上教师的影响、阅读习惯、家庭因素).然后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层次构成分析。在低段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兴趣, 中段注重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高段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文本、图形、数字、图文组合等几个方面来研究,从而找出研究策略。同时形成不同内容、不同年段、不同层次结构的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评价指标。综合上诉,我们认为通过研究得出的策略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将会是有效的,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是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六、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果形式:、数学阅读教学的途径(一)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让教师明确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阅读的内容,注重并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与研究。(二)重视课本阅读把握阅读重点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阅读提示题的设计,除了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探索性,有思考价值外,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提示题。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还可以自己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数学教材的情景设计,在介绍数学文化,利用课程资源方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知识基础与接受水平,符合教育的原理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 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因此,一定要重视对数学课本的阅读。数学课本的阅读一般有课前、课中课后阅读。1.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事前教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有时还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例如,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基本步骤,提出如下预习要求:书上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实际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书上是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你的方法和它的方法有何异同?哪个方法更好,更实用?流利的读出书上文本框里的内容,你读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试着说一说课本上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可以讨论)这样,指导学生阅读预习坚持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已能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并形成了预习意识。新授前,检查预习的效果,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以此督促学生逐渐形成数学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阅读要求学生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将这些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或上在课堂上询问老师准备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既激励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2. 课中阅读时把读、思、议、练结合起来。对于定义、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的阅读, 做到有耐心,讲究方式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其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让学生反复读,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含义,体会数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教师还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数学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利用教材中数学文化知识板块,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读书与讨论、质疑结合起来,使读书变成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行为。3. 教师根据教材需要安排学生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逐步养成了不读懂学习内容,就不动笔计算的好习惯。并且,在班级内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定期出数学黑板报,举办数学阅读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竞赛,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课后阅读还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的基础上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应用。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使阅读与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三)课外延伸性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龄中期和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的数学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还引领他们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如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万花筒以及与数学有关的读物等,鼓励学生读自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