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名词释义1、自重应力: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2、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3、基底附加压力:建筑物建造后在基础底面新增加的压力,是基底压力减去基 底标高处原有自重应力之后的应力。4、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 力。5、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填空题1、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 有效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2、 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上的重度应取。3、 为了简化计算,基底压力常近似按分布考虑。4、根据布辛奈斯克解,竖向集中力的作用下的集中力作用点处的附加应力等于5、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为17. 6kN/ m3,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 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kPa。6、相比较而言,在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比横向附加 应力的影响深度。1. 减小,增加; 2.有效重度(浮重度);3.直线; 4.无穷大; 5. 52. 86、大选择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 3)。(1) 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影响;(2) 若不透水土层在地下水位之下时,该层土的自重应力应取有效重度来计算;(3) 当地下水位下有砂土层存在时,砂土层中的静水压力为零;(4)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土中的自重应力增大。2 、在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利用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可求得( 1 、 2、 3、 4)(1) 矩形均布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2) 矩形均布荷载范围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 矩形均布荷载范围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4) 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3、有面积相同的柔性矩形基础和正方形基础,其基底附加压力均布且相同,地 基为均质土,在基础中点下同一深度d (do)处,二者中产生较大附加应力的是 (2)(1)可能是正方形基础,也可能是矩形基础;(2)正方形基础;(3)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4)矩形基础。4、自重应力在均匀土层中呈分布。(3)(1)折线;(2)曲线; (3)直线;(4)均匀。5、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2m,埋深d=1. 5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 = 800kN, 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处,则基底压力等于(1)。(1)220kPa; (2)230 kPa; (3)210kPa;(4)215kPa。简答题1、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有哪些假定?答:主要假定有:基础刚度为零,即基底作用的是柔性荷载;地基是均匀向 同性的线性变形半无限体。2、简述线性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答: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相当大,它不仅分布在荷载面积之内,而且还分 布到荷载面积之外,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应力扩散现象。 在离基础底面(地基表面)不同深度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的 为最大,离开中心轴线愈远的点越小。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竖直线上的竖向附加应力值,随着深度增大逐渐减 小。3、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将其按直线分布的理由。 答;试验和理论都证明,基底压力的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础的形状、平面 尺寸、刚度、埋深、基础上作用荷载的大小及性质、地基土的性质等。精确地确 定基底压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根据弹性力学中圣维南原理,基础下与其底 面距离大于基底尺寸的土中应力分布主要取决于荷载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基本上不受基底压力分布形式的影响,因此,对于具有一定刚度,以及尺寸较小 的柱下单独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等,为了使计算简便,基底压力可近似地按直线 分布的图形计算。计算1.某矩形基础的埋深d-=2m,基础面积为6XZ-L5mX2mf地面处由上部结构传来施加 于基础中心的荷载F-400kN,地表下为均质粘土,土的重度/= 18kN/m3,地下水水 位距地表Im, 土的饱和重度y腆= 19.5kN/n?,求基底附加压力。解:在埋深范围内,水位以上土层厚度水位以下土层厚度厶=该基础为中心受压基础,基底压力为P_ F + G _ 1-冷加 1 +(7g - yJAj?=163. 3kPa400 + 20 Xh 5X2X1 +10 XI. 5X2X1 1.5X2基础底面处的自重应力氏=Mi + (/sit 一= 27* 5kPa则基底附加压力为純=p 矶=163. 3 27* 5 = 135. 8kPa2.某构筑物基础如图卜3-1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偏心距1. 31m,基础埋深为2m,底 面尺寸为bX片细X4g试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解:由题意知:基础埋深 = 底面积A = 8mz,上部荷载F = 680kN, F偏心距陀 =L 31mo作用于基底面的总压力F + G的偏心距为_;_6馳 X 1* 31_ q ggmF + G 680 + 20 X 8 X 2*伏e=CL 89m$=0. 67b故基底与地基局部脱开,基底压力成三角形分布。三角形分布宽度为:最大基底压力为:2(F + G) = 2(F+y) Ixb 10003?33=300. 3kPa2 X (680 + 20 X gX Z)3. 33 X 2基底压力的分布图形见图1临吆所示。图 1-3-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