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举例说明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并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激发学习兴趣或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课堂教学提问的情境案例。答: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提问过多过虚,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方式越来越失去市场,代之而起的是重视开发学生智能的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过多过虚的运用提问,将传统的“满堂灌”发展成了“满堂问”。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学到了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即使是好的提问,也不宜过多,太多则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挫伤他们的兴致,影响学习效果,特别是一些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等,课堂貌似热闹,却华而不实。2 提问太难太易,脱离学生实际 有些教师的提问过难,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也容易造成启而不发。 3 问题缺乏思维空间,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余地 思维是问题的核心,一个限制学生思维的问题不能被称之为一个恰当的问题。然而有些教师在提问时,问题的思维空间很小,学生自由思维的余地几乎没有,这样的提问不仅不会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进步,长此以往更会对数学的学习渐渐失去兴趣。 4. 提问注重问题答案,轻视学生反馈 有些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准备一些了问题,当学生回答不到自己所预设问题的答案上时,就把学生的答案晾在一边,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结合我的教学实际,1.说说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课堂教学提问的情境案例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有关利润问题的教学例题: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函数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知道二次函数应用是难点,何况该题目又是涨价又是降价。我怕把学生弄糊涂,上课后先让学生读题弄明白题意,后又让学生讨论,其实这这类利润问题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上学期的二次方程的应用,经常做关于利润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也很熟悉,所不同的是方程题目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题目不告诉利润而求如何定价利润最高。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方程思想过渡到函数,如何解决二者之间跨越?于是在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设计成三个题目:1、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0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学生很自然列方程解决)改换题目条件和问题: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分析:该题是求最大利润,是个未知的量,引导学生发现该题目中有两个变量定价和利润,符合函数定义,从而想到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并且利润一旦设定,就当已知参与建立等式。于是学生很容易完成下列求解。解:设该商品定价为x元时,可获得利润为y元依题意得: y (x40)30010(x60)10x21300x3600010(x65)26250 30010(x60) 0当x=65时,函数有最大值。 得x 90 (40x 90)即该商品定价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增加难度,即原例题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该题与第2题相比,多了一种情况,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需要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我把题目全放给学生,结果学生很快解决。多了两个题目,需要的时间更短,学生掌握的更好。这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梯度,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还能收到好的效果。2.激发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提问的情境案例。我们知道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讲这节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a.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y=x2-2x+3,y=x2-6x+9,y=x2-2x-8,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它们的图象b.引导学生观察,这三条抛物线与X轴有没有交点,交点个数怎样?C。求方程x2-2x+3=0, x2-6x+9=0, x2-2x-8=0的根的判别式和方程的解,与上述三条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d.进而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呢?有浅到深设计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探究分析方法,结合图形进行直观分析,再联想到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方程的解,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似乎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有关,并且得出了“当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与x轴无交点”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并学会了如何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这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二次项系数的正负对上述结论是否有影响,一个个场景的铺设,可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层次,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后,再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