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市物理高一教研活动资料广州市物理高一教研活动资料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难点突破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 谢肖霞一、广东高考模式改变前后的对比1、2006年-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万有引力定律部分(2006年第17题)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2007年第16题)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位rA=8.0104km和r B=1.2105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5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天体运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解:(1)设土星质量为M0,颗粒质量为m,颗粒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线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解得:。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 和,得: (2)设颗粒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 和 得: (3)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0,距土星中心r0/=km处的引力为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由得: (倍) (2008年第12题)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答案:C(2009年第5题)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地球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C重力加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答案:B(2010年第20题)答案:BD(2011年第20题)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答案:BD2、难度降低了从2007-2011年的试题我们可以看到万有引力定律考试的绝对难度降低了。3、题型改变了X科从2005-2007年都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2008-2011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4、生源变化了 去年全省61万考生,选择理科的学生29万人。有的学校原来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选物理,现在有两个班三个班的学生选理科。也就是说现在高一的学生将来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学生学物理,所以学好必修模块的基础知识就显得很重要了。学物理的学生人数变多了,生源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老师会感觉到学生的物理思维差了、计算能力差了、厌学的学生多了。既然我们的教学对象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有相应的改变。这点应该值得大家去深思。5、2011年高考的典型错误:错选A有25.66%:卫星距地面的高度误认为是卫星的轨道半径。错选C有25.77%:误认为地球的半径是万有引力公式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这些典型的错误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有就是我们高三的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A答案是课本资料活页的内容。二、得分率2008年第12题:0.892009年第5题:0.792010年第20题:0.682011年第20题:0.49得分率为什么逐年降低呢?特别是2010年,基础的题目为什么得分率不高?这从另外的侧面反映出生源变化对高考的影响。2010年和2011年万有引力定律试题在当年的选择题的得分率都是最低,个人认为:1、 这部分的知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感觉陌生,造成一定的畏难情绪。2、 这部分的公式较多,学生反映记不住,在最后阶段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的情况下会首先选择放弃这部分知识。考试时间比较紧,三科合卷学生的思维转换有难度。3、 学生最怕做2011年这种只给出字母推导结论的题目,往往审题不清,推导的过程中容易出错。三、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建议通过上面对前几年的考题分析后,我们在万有引力定律部分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第一、要重视物理学史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回家上网查找相关的知识,课堂上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这部分的教学。第二、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上网搜索神州八号飞船发射、天宫一号的发射等视频给学生看,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知识离我们的生活也很近、多点形象的感知,让学生克服陌生感、克服畏难情绪。第三、要教会学生抓住和推导出其它的式子,在理解中推导和记忆会记得牢。第四、抓住万有引力定律解题的两个思路。1、本章的重点、难点重点: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建立过程。2、人造卫星环绕速度和天体的质量的计算。难点: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2、如何突破难点: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的教学设计 建议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像力,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推动了认识发展。 (一) 人类对行星运动认识的发展过程 (二)追寻牛顿的足迹-万有引力思考的过程 受重力作用相对地面静止 若月球不受力 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月球受重力,但没有切向速度 月球将落地 月球受地球的引力 向心力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受重力作用,水平抛出的速度足够大 猜想 猜想(三)月-地检验 :这个大胆的想法如何由事实检验? 用数据说明上述设想的正确性,牛顿的大胆设想经受了事实的检验。至此,平方反比律已经扩展到太阳与行星间、地球与月球间、地球与地面物体间。 (四)总结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使学生体会:物理学的许多重大理论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实验结果的总结,它需要直觉和想像力、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再引入合理的模型,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数学处理和逻辑思维,常常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 (五)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