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一章 道 德第一节 道德的概念和特点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首先,它是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次,它对人们起作用的方式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对人起作用的;第三,它作为一种特有的行为规范,具有与其他行为规范相同的社会作用,即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道德与其他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关系 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很多,法律、规章制度、道德等都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与法律、规章制度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道德与它们又有不同之处。法律、规章制度等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种外在约束人们常常是迫于法律、规章制度的威严而不去违犯法律、规章制度,因而人们在法律、规章制度面前相对道德来说是被动的和不自由的。道德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内在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完全是建立在自觉自愿、没有外在压力的基础上的。如果说道德也有外在压力的话,那么这种压力就是社会舆论,而它对人起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对人的良心谴责方式来最终对人起作用的。对于一个良心丧尽的人,社会舆论对他也无可奈何就是证明。 三、道德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说明道德的特点,现把法律与道德作如下比较: 1.从产生的方式看 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而且是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道德则不是这样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制定的,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形成的,即约定俗成的。 2.从起作用的方式来看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的; 而道德对人起作用却是建立在自我内在道德信念、良心和外在社会舆论基础上的,并最终通过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对人起作用。 3.从起作用的范围来看 任何法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而道德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从社会历史角度看,道德起作用的时间跨度十分巨大:在国家、法律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道德是维系社会的唯一力量,也就是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完全靠的是道德准则和规范; 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法律消亡了,而道德不会消亡,维系社会的唯一力量仍然是道德。也就是说人类存在一天,道德就会存在一天,道德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从现实的情况看,道德是其他行为规范起作用的基础。法律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而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却是内在的。任何外在的东西如不转化为内在的,它就不可能对人从根本上起作用。一个人可以迫于法律的威严不敢去犯法,但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他不犯法。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遵守法律。 4.从存在方式看 法律是诉诸文字的,措辞严谨,无懈可击; 而道德则诉诸人们口头语言和行为模仿历代流传,以传统、风俗、习惯的方式存在着。 5.从心理倾向来看 法律偏重于客观分析,而道德则偏重于主观情感。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功能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一经产生,就会积极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道德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革命或进步、保守或反动的区别。当道德所代表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否则,就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道德对社会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道德的认识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以原则、规范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道德的认识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不仅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且还能帮助人们提高觉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人生道路。 二、道德的调节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形成多种多样的交际关系和多种多样的利益关系,道德就发挥着调节这些关系的社会功能,以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道德的这些调节作用,除了表现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之外,最主要表现在协调个人和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道德的教育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形成、发育过程的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特殊教育作用。一个人经历了家庭、学校、社会(主要是职业)等各种途径的道德教育后,有了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特征。 第二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道德 一、职业 职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一定职责和从事的专门业务。职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所承担的一种职责和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性。职业产生于社会分工,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职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每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称之为职业。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 由于社会上有很多行业,因而,职业道德也有很多种类,可以说各个行业都有自己具有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其共同特点是: 对职业充满情感、信念与责任感。职业道德使人产生爱业、敬业乃至殉业精神; 职业的信念能形成求生存、谋发展、争创一流的决心与行动; 职业责任感能使人刻苦钻研业务,诚实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管理学认为: 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觉悟。这里的觉悟指的正是一种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是一种甘愿为企业作出牺牲的奉献意识。在我们国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为国家的富强、为人民的需要作出了贡献,都会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因此,人人应当看得起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树立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各种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各行各业都应当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服务中去,生产者为消费者服务,医务工作者为病人服务,商业工作者为顾客服务,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服务,汽车维修人员为托修方服务,等等。职业道德要求各行各业都树立为工作对象服务的思想,而决不损害他们的利益。 职业道德的力量能促使管理者以人为本,处处尊重职工的人格、理解职工的要求、爱护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以其恪尽职守、公正廉洁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人心情舒畅的环境。职业道德的力量能促使职工摆脱雇佣劳动思想,与企业生死与共、结成命运共同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职业道德力量能使管理者和职工产生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足以使企业所有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去搏击市场风云,创造辉煌未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社会崭新的职业道德,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成果,与以往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职业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的新型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这些特点,不仅从道德领域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又成为调整社会主义社会职业与职业以及职业内部三者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成为激励从业人员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感情、锻炼职业意志、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纪律,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处在共同理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这种崭新的职业关系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因而易于职工接受和实践,激发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的一切职业规范的形成,都贯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所以,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从业者的职业生活和职业行为,就为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上述特征,使得它能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影响社会道德风貌 职业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社会活动,用于调节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主体部分,是反映社会道德的显著标志。如果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完善,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增强,那么,社会道德面貌就会产生显著的变化。所以,职业道德必然成为面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起着对外树立行业形象,对内培养和考评人员素质、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展开,因而,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和生动具体的道德要求,它比一般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渗透到本职工作的全过程,对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职工队伍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利于端正行业和社会风气 一个社会的风气,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如果行业风气都端正了,整个社会也就会出现崭新的面貌。因此,纠正不正之风、树立社会新风,就是要使各行各业的全体成员都从我做起,严格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正确行使自己的职业权利,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必将净化行业风气,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和进步。 第三章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在汽车维修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第一节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 一、汽车维修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汽车维修业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一部分,是为道路运输市场服务的。我国道路运输生产活动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汽车维修职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汽车维修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生产进度和维修质量)直接影响道路运输的状况,影响到公众的利益和人民生命、国家财产的安全。汽车维修人员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与服务对象(托修方)进行面对面的交往,还经常同社会其他职业(如汽车配件经营行业等)发生直接联系,这种特有的工作性质,要求从业者在实践汽车维修职业道德时,首先要履行社会公德,自觉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下严格自律,为生产、为流通、为消费全方位展开服务。 二、汽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反映汽车维修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汽车维修与社会之间、汽车维修职业内部职工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职业道德关系的概念。 认识并掌握这些范畴,对于正确理解和履行汽车维修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汽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汽车维修职业的义务和良心 1) 汽车维修职业义务。汽车维修职业义务是指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所履行的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从职业(或岗位)责任中引伸出来的。当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认识到自已的职业责任,从而产生积极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进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落实到每修一辆车上,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自愿地履行职业责任,这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就是履行汽车维修职业义务的表现。 我国汽车维修职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