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4了解转换法、类比法和模型法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扩散现象的实验,了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难点:用物质的微观特性解释其宏观表现。三、教学策略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刚显得较为抽象,做好相关实验显得更为重要。例如:为了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墨水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扩散的实验;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设计了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为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设计了两个铅柱相互吸引的实验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把抽象的内容通过实验进行比较感性的认识,从而突破观点。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四、教学资源准备氨水、酚酞、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板、集气瓶、二氧化氮气体、凉水、热水、红墨水、烧杯、铅柱、钩码,弹簧测力计、水槽、细线、玻璃板、弹簧、乒乓球、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魔术引课小魔术:利用“意念”让烧杯里的氨自动进入另一个盛放酚酞的烧杯中,使酚酞变红科学方法的引导:通过看得见的宏观现象(氨使酚酞变红)研究看不见的微观现象(氨分子运动),再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观察,引发思考。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研究微观事实。新课内容总结作业布置第一部分:扩散现象提出问题: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小而多的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演示实验1】气体的扩散【演示实验2】液体的扩散【视频】固体的扩散【演示实验3】扩散与温度教师展示:分子运动的利与弊第二部分:分子间的作用力提出问题:如果分子是运动的,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会聚在一起,而不是四面八方飞散掉呢?【分组实验1】分子之间是否有引力 【分组实验2】分子之间是否有斥力 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微观的,出示这样弹簧和乒乓球模型,辅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个力。平衡距离r。,F引=F斥。当rr。时F引F斥当rr。时F引F斥当r远大于r。时引力斥力可忽略【演示实验4】分子间的作用力 第三部分:反馈练习(见测评练习)第四部分:课堂小结从物理知识方面总结从科学方法方面总结课后继续寻找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例子?分子热运动给我们带来有利的一面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我们该如何防范?学生猜想。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结论:1. 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感受控制变量与转化法的应用。总结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学生举生活实例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学生思考,并作出猜想: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束缚分子的力。通过现象,思考原因。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学生练习学生交流总结培养学生已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将生活实例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生活到物理的意识。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学会从实验中分析结论的科学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实验联系生活的能力,真正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也回归本节课的课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将物理在课后继续进行下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