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第一章 绪论1、 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2、 卫生事业的影响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3、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定位):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政府举办公立卫生机构并给予补贴、减免税收和低于成本定价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第二章 卫生资源4、 卫生资源:指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卫生信息和技术。卫生资源是卫生部门开展卫生保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5、 卫生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多样性(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具有多样性、随机性和差异性)、选择性(源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多样性)。6、 卫生人力资源: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7、 卫生人力资源的特性:一种专业性较强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具有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组合结构;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源。8、 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内容:数量、结构、分布9、 卫生人力资源预测: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结构和分布上作出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包括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两部分。10、 预测对于规划的作用:明确未来各类卫生人员的供需数量、比例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依据;了解各类卫生人员的现况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高、中专医学教育现状与卫生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为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发展医学教育规模,合理设置专业结构,配置学历层次等提供政策依据。11、 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计算卫生人力资源供给应考虑现有卫生人力资源、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和流失。现有卫生人力资源可以通过现况调查获得基本情况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量主要来源于高、中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探讨增加量:预测一定时期内,每年有多少大、中专毕业生,多少非专业转来或移民、调入的卫生人员,其数量是不断增长还是保持相对稳定。掌握分析数据,包括:入学人数、在校学生数、退学人数、教师人数、教育经费和投入等。选择预测方法,预测增长趋势。测定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流失的常用方法:寿命表法,计算离职卫生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用以预测今后的增减变化。队列分析法。近似法。12、 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人口比值法、健康需要法、卫生需求法、服务目标法。13、 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要量、供给量和拥有量进行预测,对未来卫生人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测,求得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14、 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程序:准备工作-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提出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原则、政策-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损失量-综合预测需求量、拥有量、损失量-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平衡-制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政策、策略-规划的实施-规划的监督、评价和修正。15、 卫生财力资源: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卫生保健服务方面所投入的经济资源。16、 卫生费用: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狭义)17、 卫生费用的来源: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种途径筹集。国家支付的卫生费用,如国家预算拨款的卫生事业费;集体支付的卫生费用,如农村从公益金中提取合作医疗费;个人支付的卫生费用,如自费病人就诊支付的医药费18、 卫生费用的分类:直接费用包括国家、集体为提供卫生服务而支付的费用,病人看病支付的各种服务费、检查费等;间接费用包括因病伤误工的工资、车旅费、营养费等。为全面评价卫生费用的投入与产出,必须计算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才能对卫生费用的投资效益作出有效评价。从卫生服务的角度,卫生费用可分为医疗服务费、公共卫生服务费、妇幼卫生费、医学教育费、医学研究费等。19、 卫生费用的评价指标:卫生费用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反映卫生费用的数量是否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国家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必要费用来保证卫生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人均卫生费用:反映一个地区卫生资源的平均水平、反映卫生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分配是否合理,影响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经济、职业、医疗保障制度等;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投资比例:反映卫生费用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分配是否合理;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构成:反映医疗机构内部费用分配和使用是否合理;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比例:三者的比例是在卫生部门内费用分配时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农村和城市卫生费用的比例。20、 卫生物力资源: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总称。21、 卫生物力资源分类:房屋建筑物、医疗仪器&设备、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卫生物力资源。22、 卫生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医学科技信息与卫生管理统计信息,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23、 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监督、评价卫生规划实施进展的依据;能使开发利用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更有效率。24、 中国卫生信息系统构架:卫生统计信息系统: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负责;医学科技信息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负责;有关疾病监测、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信息与预防医学科技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信息部门主管。第三章 卫生规划25、 规划工作:一个拟定规划并不断修订、完善的工作过程,重点是建立起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以实现特定的规划母的和目标。26、 规划:规划工作一种实体化的产品,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达到某个特定目的或目标的蓝图。27、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通过卫生服务规划工作,可以给出卫生系统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促使卫生事业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变化,考虑变化的影响,制定适当的对策,减小外界环境变化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冲击。28、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与一般规划工作的不同之处: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医疗机构的布局、在医疗机构等候时间的长短,卫生服务提供者经常面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生离死别,因而添加一些情感因素。医疗机构不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有预防保健职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仅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还要承担预防性诊疗服务,甚至是医疗服务;高等级医疗机构理论上应提供高精尖的医疗服务,但是老百姓有一些伤风感冒也一样回去大医院就诊;小医院按理说只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但也有可能会因为一个技术人才的存在提供一项特别的专科服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横交错、互相纠缠)。似乎在卫生服务网络中,每一个机构的服务都是多目标的,每一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又是异常复杂的。29、 卫生服务规划理念/原则:协调发展:贯彻协调原则,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需要有关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持,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和卫生系统的共同努力;可持续发展:任何一项针对卫生活动的卫生规划,必须既满足当前卫生需求,同时要兼顾将来的卫生需求。不仅能解决现有的卫生问题,还必须尽可能地防止卫生问题的再次出现,解决可预见的将来的卫生问题,或者避免新的卫生问题的出现;系统理念:要将卫生事业或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作相互联系的系统,相互之间,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相互碰撞和影响。卫生系统的功能的发挥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卫生系统中各子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服从于类似的法则。因此,如果卫生规划的目的是提高相应卫生系统或子系统的绩效,规划就不仅仅是配置好卫生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明确卫生系统或各子系统与周边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机制使卫生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建立起普遍的联系的卫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甚至卫生系统及其外部世界能够有机整合;目标和过程理念: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基础是一系列目标,中心目标为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为实现这一目标又有许多中间目标,包括解决卫生问题所需的服务范围和配置方法的目标,为提供和保证解决卫生问题所需资源的质量和性质的目标等;卫生服务规划工作同样是一个过程,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冲破现有条条框框、边规划边调整,根据当地卫生需求变化和产生的问题即使修订现有规划目标,调整和重组各种卫生资源。30、 卫生规划过程:31、 确定目标:目标:期望的成果,在卫生规划中,这些成果是卫生组织努力的结果,可能是某个疾病发病率的下降、某类资源配置的优化,每个规划都有明确的过程,并能回答到底要开展的是什么工作。医院的规划目标是更好地贯彻救死扶伤的原则,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规划医院应该提供哪些医疗卫生服务;疾病控制中心的宗旨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目标应包含的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时候完成、做到怎么样的程度。保证可操作性,避免目标分解上的失真。32、 分析环境(关键环节):环境:制约卫生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地理、人们生活方式、疾病分布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管理当局可能的选择。环境分析:目的是发现本地区在疾病、卫生服务利用和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明确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确定规划重点。回顾性分析:回答在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的主要疾病和卫生条件有哪些变化?该特定问题是否好转、稳定或更严重?特定问题的产生、发展、转归及其与卫生体制、社会体制、经济体制有什么关系?特定卫生问题最多的人群是哪些?特定问题对这类人群带来了哪些影响?受严重影响的人群社会和经济状况如何?描述该人群所处的地理、生活环境及行为方式?人口变动、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前瞻性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在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特定卫生问题是否继续存在或更严重?是否继续影响特定人群?该人群未来社会、经济条件如何?社会、经济、地理、自然条件如何变化?对解决特定卫生问题有何影响?与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之间有无区别?区别的症结在哪里?33、 分析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信息、社会评价等方面,可以动用的资源不仅局限于卫生系统内部,需要动用社会各方的支持。34、 修正目标:SWOT分析:把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组织可以开展活动的空间。35、 制定战略:战略:制定战略的过程包括多种战略的提出和在多种战略中择优两个方面,战略只要恰当周详,无明显缺陷即可。战略分类:稳定性战略:很少发生重大变化,包括持续地向人群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维持原有的服务规模,保持相同的一贯的服务品质;增长性战略:当前各项卫生服务规划的主流,eg: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收缩性战略:以减小规模、消减活动为特征,eg:卫校配置。实际的规划工作中三种战略可能同时被使用,规划者应视具体情况考虑。36、 实施战略:编制实施计划,并将实施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各部门协作关系:卫生部门内外的协作即纵横协调机制的保证;完成规划活动的人员:制定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经费支持:预算;时间进度:甘特图:管理者能清楚滴明确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所定各项活动合适开始、合适结束、并据此进行过程评估和监测。37、 监测评估:适合程度(论证适宜性、可行性)、足够程度、进度、效率、效果(达到程度)、效益(用货币衡量)、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38、 区域卫生规划:在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方面因素,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