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根植于生活。”大师一语道破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知识依托于生活而“生长”。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对现实世界的数量与图形的感知、表象与思考,这些构成了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成为他们系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有些学生来说,一些生活经验无论是从其生成方式还是储备形式来看,都是模糊的、直觉的、多义的,系统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还会对系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迁移,但数学教学绝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它同样是学生展开新的认知活动的重要基础。如:小学三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范围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范围小)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对于这点认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体会,本课就是让学生用未知去验证已知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前段时间在一所学校听课有位老师甲就出现这样问题,在有黄球9个,白球1个的摸球实验中,摸20次学生实验分别得出。具体如表一所示:表一学生摸球实验数据情况类别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备注黄球15181817189白球5223211备注:前面五组是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备注里面的数据是教师自己添加的一个数据。结果学生在这里产生迷茫,影响他们已有的判断,与他们生活经验不符。(后来据他介绍是想添加一个发生可能性小的数据,增加学生思维难度,让他们明白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但不改变实验结论。)这种无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做法必定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是经验的组织和全新解释的过程,而利用学生先前生活经验的学习则显得更积极、更主动,也更富有意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