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妆品好评评语篇一:化妆品的感官评价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与流变学性质的关系 化妆品的感官质量是决定化妆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方面。如何确定可测定的某些物理性质和一般消费者感官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是化妆品质量评价的重要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感官评价与流变性质的关系。感官评价包括取样、涂抹和用后感觉几个阶段。 流变性质包括黏度、屈服值、流变曲线类型、弹性、黏弹性、触变性等。其方法是在与使用过程相近的切速率条件下,测定相关的流变性质,通过感官分析的评价与测定得到的流变参数比较,确定感官判断鉴别的阈值和分级,最后确立其相关性。 化妆品感官评价的三个阶段如下: (1)取样 将产品从容器内取出,包括从瓶中倒出或挤出、用手指将产品从容器中挑出等。在这一阶段需要评价的感官特性为稠度,它是产品感官结构的描述,产品抵抗永久形变的性质和产品从容器中取出的难易程度。可将稠度分为三级:低稠度、中稠度和高稠度。文献上也有黏稠性的感官性质,它是产品致密程度的量度,以在拇指和食指间将产品挤出所需要的力来评估,也分为低、中、高三级。 稠度与样品的黏度、硬度、黏结性、黏弹性、黏着性和屈服值有关。例如,屈服值较高的膏霜,其表观稠度也较大;触变性适中,从软管和塑料瓶中挤出时,会产生剪切变稀,可挤出性较好。这有利于产品的灌装和处理。 (2)涂抹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功能,用手指尖把产品分散到皮肤上,以每秒两圈的速度轻轻地作圆周运动,再摩擦皮肤一段时间,然后评价其效果。主要包括可分散性和吸收性。 可分散性 主要是指产品容易从涂抹处分散到面部的其它部位。可根据涂抹时感知的阻力来评估产品的可分散性:非常容易分散的为“柔滑”;较易分散的为“滑”;难于分散的为 “滞”。可分散性与产品的流型、黏度、黏结性、黏弹性、胶黏性和胶着性等有关。剪切变稀程度较大的产品,可分散性较好。 吸收性 指产品被皮肤吸收的速度。可根据皮肤感觉变化、产品在皮肤上的残留量 (触感到的和可见的)和皮肤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分为快、中、慢三级。吸收性主要与油分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支链和特定的亲合基团等)和组分(如油水比例、渗透剂的存在等)有关。一般黏度较低的组分易于吸收。 (3)用后感觉 是指产品涂抹于皮肤上后,利用指尖评估皮肤表面的触感变化和皮肤外表的观察。这种评价包括在皮肤上产品残留物的类型和密集度、皮肤感觉的描述等。 产品残留物类型 膜(油性或油腻)、覆盖层(蜡状或干的)、片状或粉末粒子等。残留物的量评估分少、中等、多三级。 皮肤感觉的描述 包括干(绷紧、拉紧、收紧)、润湿(柔软)、油性(油腻)。用后感觉 主要与产品油分性质和组成、粉末的颗粒度等有关系。 1 评价方法 润肤剂的皮肤感觉性能的评价分成3个阶段。 (1) 原始评价, 为了更进一步详细评估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润肤剂的皮肤感觉性能, 用一些已被研究证明有不同的皮肤感觉性能的润肤剂来确定一些关键的皮肤感觉性能。 (2) 对比评价, 图中为每一类材料的皮肤感觉性能, 并研究在同一类原料中皮肤感觉性能方面的变化趋势。 (3) 总结评价, 在被报道有明确皮肤感觉性能的不同物质的原始评价的基础上, 两种皮肤感觉性能轻柔感和油亮感被列为研究依据。对不同化学结构物质的该两种性能的详细评估被列出。对轻柔感或光滑感, 润肤剂可分重滞或轻柔光滑; 就光亮感而言, 润肤剂可分为油亮或无油亮或无光泽; 基于对润肤剂在皮肤的外观及相对湿度的研究, 评估通常与矿物油P1 作比较,P1 被作为参照产品。 每个产品是按以下组成配成溶液进行皮肤感觉评估: 润肤剂(1010 %) , 聚山梨醇酸酯 60(115 %) ,硬脂酸失水山梨醇酯(015 %) , 水(88 %) 。溶液按不同润肤剂和组成配成。然而为了减少稳定剂对皮肤感觉的影响(如鲸蜡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 , 这些稳定剂组分不加入溶液中。评估是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同等量的溶液(经同等均匀搅拌后) 薄薄一层涂在掌心上,然后同等分散, 在水分蒸发后与参照润肤剂比较可得该润肤剂的皮肤感觉性能。 产品稳定性的预测 | 乳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其寿命是有限的。预示乳液的稳定性是化妆品配方师重要的问题。市售化妆品必须有23年的货架寿命。乳液货架寿命可定义为乳液变坏至消费者不可接受的程度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市售化妆品由于分销、储存至消费者全部用完,需经历较长一段时间,一般化妆品货架寿命为23年,一些国家要求含防晒剂非处方药(OTC)的乳液,稳定性长于5年。由于实时货架寿命测定费时,一般化妆品公司较少进行实时货架寿命的研究,所以设计准确预示乳液货架寿命的试验是重要的。尽管目前这类方案也不少,但还是与实际有一定距离,预示乳液的稳定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乳液不稳定性的机理 当乳液陈化时,经历物理变化使乳液不稳定。其中包括重力作用分层、絮结和歧化作用。重力作用分离可能的结果是絮凝,絮凝是一种沉降或分层现象,絮凝时仍然是被乳化,但富被分散相层浓集在上层(在O/W乳液中),或在下层(在W/O乳液中)。这两种重力引起变化是可逆的,摇动可使聚集的物料重新分散。这些情况服从Stokes定律,即分离速度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密度差,连续相的黏度和被分散相粒子大小成比例。因而,增加连续相的黏度,或使用胶体磨或均质作用降低粒子大小可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当被分散相液滴聚到一起,结合形成较大的液滴,发生聚结作用。最终会产生相分离。如果当乳化剂的用量不足以使液滴保持较小的尺小,但足以防止絮凝,或进一步聚结成有较大粒子分布的乳液时,这样情况称为有限聚结作用。 歧化作用是由于液滴内部压力较液滴外部压力大引起的结果。这样推动力将引起化学组分由小液滴扩散至较大的液滴,或可能扩散至连续相。由于表面活性剂体系不同组分可能由以不同的速率由小液滴扩散至大液滴,结果小液滴变小,大液滴变大。 (二)乳液稳定性试验 文献上曾报道过不少预示乳液稳定性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加速试验、实时试验和流变学测量。 1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是以向体系施加负荷为基础的方法,如升高温度或离心作用等。任何加速试验固有的危险是使乳液服从于远远地超过实际经历的条件。因而,使用加速试验结果应小心,其结论应由正常储存条件下的结果比较和证实。 以温度为基础的加速试验是利用恒高温, (例如40或48)或冷冻熔化循环(一15一5至室温)。利用高温加速试验的理论根据是描述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Arrhenius方程,即温度增加10,大多数化学反应速度加倍。因而,在20经历3年,应相当于在50经历4.5个月。然而,随着温度升高,乳液黏度下降,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平衡变化。其他变化也会发生,如胶态固体和聚合物的水合作用,分子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和蜡类或其他物质的熔化等。作为使乳液稳定的一些主要因素会在高温时突然消失,导致乳液不稳定。 加速试验有时会产生一些误导的信息。一些在高温时同样是分离的乳液,在室温时的货架寿命可能不相同。非离子乳化剂是依靠它们的聚氧乙烯基团的水合作用稳定乳液,它们的选择是根据在室温时的界面特性。在高温时,乳化剂水合作用变小,它们的HLB值完全不同,可把它们考虑为不同性质的分子。也有一些情况,乳液在高温时较在低温时稳定,这样情况下,如果只根据高温加速试验做出结论,不仅不正确,而且是误导的信息。 冷冻熔化循环也是加大乳液的负荷,亦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在冷冻温度下,OW乳液中冰结晶形成可能使油粒子拉长并变得扁平。此外乳化剂亲油部分丧失其流动性,亲水部分由于水冷冻析出而自发“脱水”。如果在聚结发生前乳液能“治愈”,乳液就经受得住试验。如果组分重新溶解速度慢,乳液不稳定,这与室温下发生过程不同。 离心作用是利用加速重力向乳液施加负载的另一方法。半径为10cm,3750rmin转速经历5h相当于重力作用经历1年。因而,这方法可应用于速度对絮凝和分层有决定性的过程。亦有人利用超离心法对乳液稳定性进行定量测定,所需时间较一般传统方法短,但需做更大量工作研究其结果与实时试验的相关性,利用其相关性预示乳液的稳定性。超离心作用转速达25000rmin,在这样高速情况下,乳液稳定性与一般条件下稳定性之间有差别;在这样高速离心作用情况下,只有聚结是速度决定性阶段,因而液滴或粒子很快堆积在一起,导致水介质迅速分离。在一般储存条件下,可逆絮凝和不可逆絮结作用发生,两者都可能是过程速度决定性阶段。此外,外加这样强的力会引起液滴之间水相液体的液膜的泄漏和引起乳化剂膜的破坏。 只有更进一步研究加速试验结果与一般储存条件下的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才可能正确地利用加速试验来预示乳液的稳定性。 2实时试验 实时试验测定乳液初始状态,并假设比较好的初始状态相当于较长的货架寿命,或测量一周,或一个月,或半年变化,然后外推至更长的时间。这类测量包括粒子大小、电导、光反射、相变温度的测定和流变参数测定等。 实时试验不对乳液施加负载,而是依靠初始特性,或在乳液早期具体参数的变化。测定液滴或粒子增大速度比测定初始液滴或粒子大小更重要。非破坏性试验包括粒子大小的频度分析,被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电双层的电势差,表面张力等和时间关系,密度和黏度等。测定相转变温度或利用经过几天后粒度分布的测量来测定絮结作用。一般随着相转变温度升高,O/W和W/O乳液篇二:化妆品样品评价表 一、 化妆品样品评价表 序号 评价名称 感观评价 评价内容 (1) 外观 (2) 香气 (3) 色泽 (4) 涂展性 (1) 耐热 (2) 耐寒 (3) pH值 (4) 黏度 (5) 离心实验 (6) 微观结构照片 (1) 热寒循环7周次实验 (2) 外观稳定性(外观、 色泽、香气) (3) 理化指标稳定性(pH 值、离心实验、 (4) 活性成分的稳定增 (5) 微观结构的稳定性 (1) 防腐挑战实验 (2) 汞、砷、铅含量测试 (1) 九类特殊用途产品 (包括:防晒、除臭、健美、染发、育发、脱毛及美乳) (2) 美白、保湿、去皱、 抗衰老、祛痘 (1) 毒理学评价 (2) 人体斑贴实验 (3) 人体使用实验 评价方法 可参见化妆品标准中的方法 可参见化妆品标准中的方法 图片比较 48-15 参见感观评价 参见理化指标评价 活性成分分析 微观结构照片对比 参见卫生规范(2021版) 1 2 理化指标评 价 3 稳定性评价 4 卫生指标评 价 5 功效评价 参见卫生规范(2021版) 6 安全性评价篇三: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介绍 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介绍 (制定日期:2021-4-14黄敬平) 1.目的 (1)对我部化妆品功效评价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进行规范化; (2)让产品试用申请部门了解我部目前可开展的评价项目,从而有助于其有方向性地进行产品试用申请。 2.范围 战略发展规划中心的产品与项目规划部目前可开展的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 3.责任 产品与项目规划部执行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实施;研制开发中心负责对化妆品功效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全面性进行监督指导和反馈。 4.内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