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关键阶段,为积极、科学、综合应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全面提升老年人福祉,根据浙江省、台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大力推进老龄事业改革创新,全市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11连调,截至2015年底,参保人数达22.35万人,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基本养老金从60元/人增长到120元/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7.2万人。全市有32427名老年人享受了高龄补贴,年发放津贴达110.45万余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一体化,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7万人,每年约有2.5万左右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到免缴待遇,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45%,老年人医疗费负担逐步减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9%以上。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市共有养老机构68家,养老床位总数由2010年末的4390张增长到8200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2张。新建台州市首家公建公营“医养结合”的老年乐园1家,建成居家养老照料中心497家,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300家,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构建成型。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有市老年大学1所,分校2所,在校学员2000多人,设立省级老年电大教学点38个,入学人数为21500人。全市共有老年文艺团队47个,参加人数6290人,老年体育团队71个,参加人数2100多人。市、镇(街)、村(居)三级老年人体育工作网络健全,约65%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健身活动。共有村级老年活动场所1258个,建筑面积达278581平方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全社会的老龄意识明显提高,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老龄事业的发展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十二五”初(2010年) “十二五”目标 “十二五”末 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8.4 20 22.35 111.8%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3 56 47.20 84.3% (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2.3 15 19.7 131.3% (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88.5% 95% 96% 101.1% (5)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 11.5% 90% 70% 77.8% (6)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比率(%) 2.6% 3.3% 4.2% 127.27% (7)镇(村、居)老年活动中心(室)普及率(%) 98% 99%以上 99%以上 100% (8)老年人参加教育比率(%) 10.9% 15% 15% 100% (9)老年人参加体育人口比率(%) 54.9% 65% 65% 100% (10)老年法制宣传普及率(%) 城市95%以上 城市95%以上 100% 农村85%以上 农村85%以上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预计到2020年末,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6万,比例接近21%,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高龄老年人口将达4.5万,高龄化接近18%;纯老家庭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也将进一步增加。老年人对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社会参与空间等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服务等改善生活品质的服务需求更为迫切,老龄事业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老龄工作深化提升的重要时期,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我市老龄事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界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整体偏低;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兜底压力大;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发展模式重供给、轻需求,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投入、轻管理运营,医养结合亟需深化推进;老年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层老年社会组织和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人社会参与有限;适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老龄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问题较为突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着力补齐老龄事业发展短板,着力优化涉老资源配置,着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着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党委主导、政府领导的体制,将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考核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多元化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提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老龄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加强顶层统筹和协调,促进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统筹融合,促进老年物质保障、服务保障与精神关爱的统筹融合,促进老年文化教育和社会参与的统筹融合,实现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及时回应老年人在经济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社会参与等多领域的需求,充分关注“五保”、“三无”“低保”、残疾、高龄、独居等老年弱势群体,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老龄事业,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进一步增强涉老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着重处理好老龄事业发展中城市与农村、当前与长远、重点与均衡的关系,以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培育壮大老龄产业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进老龄事业有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助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以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推动老龄工作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树立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老龄事业的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智能养老,提升老龄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老龄事业发展能适应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满足老年群体的新期待,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老龄化应对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代际和谐的尊老敬老氛围进一步浓厚,老年人生活品质、生命质量显著提升。 “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项目 2015年 实际值 2020年 目标值 (1)人均预期寿命(周岁) 79.88 80.2 (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包括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 70 73 (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114 115 (4)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