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第一卷 客观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多选不给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4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青藏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区风季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据此,回答58题:5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6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7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8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周星星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911题。9周星星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1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 B C D11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粮农业 B该地区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型混合生态农业 C该地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平,房屋进深和高度不大 D该地多幢高层楼房之间的距离比我国其他地区大右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根据你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判断1213题:12从该结构图可以判断该区可能位于A山东丘陵 B两广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13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利于发电读右侧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415题:14从图中可以判断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15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加快南扩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回答1620题。16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17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CIS技术程序中属于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18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19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20有关全球定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不属于信息技术 B.它属于遥感技术 C.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简要程序组成 D.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2123题:ks5u2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23.中央电视台每天发布气象信息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GIS技术 RS技术 GPS技术 A B C D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2427题:24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25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26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27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PS新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在渔民中广泛推广应用这一新的捕鱼技术,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是 A.可能会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趋枯竭 B.可能会使渔民的鱼获量日益持续增长,获得长久的高经济效益 C.可能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使渔民获利更少 D.可能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渔业资源更加丰富据报道,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2829题。2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2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30.地球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的原因是A.中纬度地势平坦,不适合森林的生长 B.中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C.中纬度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耕 D.中纬度位置居中,交通方便31.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32.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主要有A.能够促进森林的再生 B.使土壤肥力下降C.休耕期越短雨林恢复的越好 D.迁移农业是破坏雨林的最主要方式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33-37题33.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有过度的迁移农业 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开辟大型农场,建立商品粮基地 修建水库大坝,拦蓄洪水A. B. C. D.3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A能够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能够调节全球平衡C能够促进全球水循环 D.能够提供大量木材3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 B. C. .D3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C.37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雨林观光 生态旅游 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 B. C. D.38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