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读:回到问题本身,当下哲学的困惑是什么?困惑肯定是有的,有发问,就一定有困惑。你读了那么多的哲学理论名词之后,你也能感受到这种纠结。问题不是单一的答案,懂吗?然后当代哲学似乎又是那么繁荣和完善,也是通过那么多哲学理论名词你能体会到。人们想着对各种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回答,从而诞生了那么多“主义”。逻辑本源灵遁者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当代哲学的困惑是什么?从此往后,所有想在哲学上有贡献的人,你必须先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前人总结了什么?现在还需要总结什么?相信我,包括我在内,全国14亿人没几个人能说清楚的。有人甚至说,当代没有哲学,只有哲学史!你去看看现在哲学家的著作,哪个是提出了新世界观,新方法论的?大方向上没有新突破,小的方向上有,尤其是方法论的具体实施方面。为什么一开始就要问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无法避开这个问题!重构世界,以另一种眼光看世界,最本质的问题就应该先是这个问题。其实哲学和物理学一样,要有新的突破,必须有孕育它的土壤和温床。牛顿力学体系之后,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完美了,剩下要研究的东西不多了。开尔文爵士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上面只有两朵乌云了。”也正是对这两朵“乌云”的回答,开始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所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马克思主义也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诞生的。杨振宁先生说过:“现在的物理学,除非有新的理论和条件出现,它才可能有大的变革。”对于现在而言,物理学理论似乎很完善了,标准模型也基本建立完成。至于大统一理论,很多人相信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样想其实不应该,爱因斯坦之后的物理学其实也很精彩,物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杨振宁,温伯格,希格斯,盖尔曼,霍金等人都是杰出代表。人类还没有真正意义走出过地球,而近些年,希格斯粒子,引力波,黑洞等物理理论的证实,让我相信这一天不再遥远。而且新的物理时代极有可能在探索宇宙过程中被发现,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会迎来属于它的挑战!果真如此的话,哲学也能从中受益,不断完善甚至开拓出其他的分支理论。灵遁者油画你去百度现有的哲学理论,你读一下这些理论的名字,行动理论,反实在论,决定论,二元论,本质主义,存在主义,自由意志,印度教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自由意志主义,自由唯物主义,生命的意义,一元论,自然主义,虚无主义,现象论,实在论,物理主义,柏拉图式唯心主义,相对主义,数论,科学实在论,唯我论,主观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体论,类型论,真理融贯论,建构主义认识论,情境主义,决定论,经验主义,进化知识论,发生认识论,整全观,无限主义,固有观念说,实证主义,均变论你要一口气读完还有些费力,然后你再想想,你要去把这些理论全部过一遍是一个什么概念。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现在有“哲学史”,却没有哲学“创新”,你扑进去之后,你觉得你会变成什么样?大多时候,你只能变成一个懂哲学历史的哲学人。学院教给你知识,但不能教给你“创新”。创新这个东西,还得自己来。只不过学院和学院氛围不一样,运行机制不一样,对于学生的助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要盲目相信自己比别人聪明,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我在看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是折服的。我从不敢认为自己比马克思聪明,没有可比性。据说他精通8种语言,钻在图书馆研究了之前所有的哲学理论,才批判性地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要排名次,他肯定能排在影响人类进程前10的人物。回到问题本身,当下哲学的困惑是什么?困惑肯定是有的,有发问,就一定有困惑。你读了那么多的哲学理论名词之后,你也能感受到这种纠结。问题不是单一的答案,懂吗?然后当代哲学似乎又是那么繁荣和完善,也是通过那么多哲学理论名词你能体会到。人们想着对各种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回答,从而诞生了那么多“主义”。就像我说的,不要盲目相信你比别人聪明,所以我不可能沿着“老路”得到新答案。我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哲学史,然后从哲学历史里再发现其他东西,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本章的题目是逻辑本源,而不是哲学本源,并不是我要避重就轻地逃避问题,而是我要以另一种角度来认识世界。我旨在告诉大家,先不要去管哲学的必答问题,谁决定谁,谁是第一性的。先不要管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答案也已经很明显了。记住我说了是“很明显了”,但我现在没有站队!假如你现在已经站队了,你这会站出来,等我说完,你再站进去。什么是逻辑,我们看一下定义: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音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我们今天要做的不是回答哲学是什么,也不是要研究逻辑学。我们只是要知道认识世界,提出哲学理论都是要思考的,是需要意识参与,而贯穿其中的就是逻辑。就哲学必答问题,谁决定谁这个问题,你必须有逻辑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假如逻辑本身不存在,那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就是谁决定谁,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这个“逻辑”得存在,这个问题回答才有意义。否则没有逻辑的哲学大厦,就和乱石岗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存在哲学意义上的美,美的哲学也无从谈起。牢牢记住一点人本身就是一种局限,一种偏见!玻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量子世界,只有抽象量子力学描述。我们不应该以为物理学的工作是发现大自然的本质。物理只涉及我们怎样描述大自然”。这句话很有意思,我在后来的写作中也意识到这点了,就是描述一个事情有时候往往比批判一个事情更重要。我们很难学会只去描述,我们总想着去判断。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先从队伍里站出来的原因,先不要管对错,先不要管科学或者不科学,先试着能不能把事情陈述出来,因为陈述没有对错,陈述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关于逻辑,历史上有两个人值得被赞扬,我多次提到过他们。那就是维特根斯坦和哥德尔。维特根斯坦以一本逻辑哲学导论名动天下,而且并不算是一本难懂的书。关于逻辑,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可说的,我们说;对于不可说的,我们保持沉默。”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一些事情是有逻辑的,我们是可以说的,比如自然科学是可以说的;而有一些事情是超验的,没有逻辑可言,比如伦理和美学。他还有一些金句:“在时空之中的人生之谜的解答,在时空之外。”“上帝不在世上现身。”“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活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大家理解这些这句子,其实就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即所谓没有答案就是答案。比如他告诉我们,不要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要这样问,因为人没有经历死,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为什么!那很多人会问,那如何衡量事情有没有逻辑?他给出的答案是想象!可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有逻辑答案;不能够想象的事情,一定没有逻辑答案!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应该发现了,逻辑哲学导论的内容与目前哲学思想相悖。为什么呢?很明显,伦理学和美学也是哲学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有概念,我举例说明,儒家思想就可以归到伦理学里,它是一套处世为人的学说。在维特根斯坦这里,这个学说就不靠谱,因为它本来是不可说的,也就是没有逻辑可言,这回懂了吗?同样,我问你艺术是什么?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且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答案。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有关于儒家思想的怀疑,会有艺术之美的困惑,它的根源就在这里!再简单来说,它不是1加1等于2,1加1等于2是可以证明的,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美是什么你怎么推理?爱是什么你怎么推理?说到这里,你还不懂,我就不教你了。灵遁者艺术敏感的人可以清晰地发现,相信维特根斯坦的理论,将陷入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为什么?就去看三个字就知道了:“不可说”。“不可说”就是神秘,就是虚无。也就是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不可说的话,整个哲学就不算是可说的!那么绝对就会导致人们陷入不可认识论里面,这是必然的。而最让人尴尬的事情是他这样说,还是推理所得,人家不是信口开河的说。可惜马克思去世早,马克思去世6年后维特根斯坦出生了。如果马克思看到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不知道会如何审视自己的理论。接下来就来说说另一个人哥德尔。哥德尔对于逻辑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库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连续统假设的相对协调性证明。哥徳尔不完备性定理内容如下:第一定理: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第二定理: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哥德尔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大家看看下面的摘录内容:20世纪,一小部分聪明人才隐约觉察到,在悖论中有着一些深刻的数学理论。事情要从崇尚理性的文艺复兴时期谈起,当时的学者如笛卡儿、莱布尼茨等都想创造一个理论解决一切问题。莱布尼茨甚至设想把逻辑学用数学符号表示,以后每逢争论,拿支笔一算就见分晓了。事实证明,莱布尼茨的对符号逻辑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莱布尼茨太超前了,没能完成他的夙愿。又过了200年,著名学者康托尔提出集合论,为统一数学提供了一线希望。集合论的出现,为近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就在数学家踌躇满志的时候,集合论中出现了悖论。康托尔自己就发现了康托尔悖论(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是罗素悖论,其中涉及的是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这被称为“第三次数学危机”。后来这种定义被公理排斥掉了,危机得以解决。20世纪20年代,在集合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完备性”;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独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独立的,使公理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和“无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从公理系统导出矛盾)。值得指出的是,希尔伯特所说的公理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公理,而是经过了彻底的形式化。他们存在于一门叫做元数学的分支中。元数学与一般数学理论的关系有点像计算机中应用程序和普通文件的关系。希尔伯特的计划也确实有一定的进展,几乎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乐观地看着数学大厦即将竣工。正当一切都越来越明朗之际,突然一声晴天霹雳。1931年,在希尔伯特提出计划不到3年,年轻的哥德尔就使希尔伯特的梦想变成了令人沮丧的噩梦。哥德尔证明: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用这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也就是说,“无矛盾”和“完备”是不能同时满足的!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看过我科普作品见微知著的朋友,此刻应该可以想到EPR悖论之争。这一悖论涉及到如何理解微观物理实在的问题。爱因斯坦等人认为,如果一个物理理论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那么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其中有它的对应量,即完备性判据。可是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要在量子力学系统内去证明量子系统的完备性,这是不能的。维特根斯坦通过逻辑推理说明了一些事实是没有逻辑可言的;而哥德尔通过数学推理证明了很多命题是无法证真伪。再回到哲学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谁决定谁。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你能证伪或者证真吗?灵遁者艺术一开始设定什么条件其实也很重要!记住我一开始说的,人本身是一种偏见,人诞生之后的理论都是带有偏见的。要做到无干涉的陈述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没有错。可是维特根斯坦他怎么定义世界的?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是一切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事物的总体。不同的定义代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