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生态系统的组成科目: 生物教学对象: 初中课时: 1提供者:杨定球单位: 桃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科学探究和生物与环境两个一级主题,同时与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的多样性等主题都有联系。主要涉及的具体内容标准为:1、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首先从教材的内容地位和特点来看,“生态系统”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与其他单元又有密切的联系。理解和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后,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本节有关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很多,特别是基本概念、名词特别多,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等,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要学生准确地把握,必须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教学语言的科学、严密,而且要注意概念讲解和分析时的准确、科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使学生有明确、正确的理解。所以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的教学理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系统分析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图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整体的系统。(2)初步形成生态学的观点,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年龄还小,对新鲜事物还保留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学中还应该力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教学就会变得很轻松。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弱,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力求使教学表达更加直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举例说出熟悉的生态系统;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关系。教学难点: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关系六、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段材料:2008年3月18日的一段关于沙尘暴的危害范围和程度的资料。让学生谈获得的信息,并说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与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从而顺利的导入课题。设计意图:此问题设置在播放材料以及带有激情描述上,上课伊始,通过社会热点的分析,充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起来,为新课的进行营造良好的氛围。2 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引导: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只有水就能正常生存吗?结合下面的录像,思考:影响鱼儿生活因素还有哪些?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播放一段录像:海底世界。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继续引导:(1)如果将这些海域中的鱼放养在了淡水中,情况会如何?(2)如果没有了没阳光呢?(不仅植物没有啦,水里面的氧也会减少)学生讨论思考后,发表意见。教师总结:鱼与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像这样的整体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并出示概念。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这样说:我们校园内所有的树和草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呢?这种说法对不对?在学生们的讨论中澄清概念,并要求学生举例认识不同的生态系统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内容。设计意图:此知识点的教学,运用环环相扣的形式,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学生举例、边讲边练、解决实际问题、对比学习的方式进行。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感受 、交流、 归纳 、总结、描述,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新知的得出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生态系统的组成3.1 设计比赛: 教师提出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智慧大比拼: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态系统。并课件显示设计提示与要求:1、请将你的生态系统用语言描述或画面呈现。2、你认为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成分才能使它更好的存在?3、尝试说出这些成分存在的原因。小组内讨论并设计生态系统。教师巡回观察、指导、答疑。3.2 展示成果请各组展示你们的设计成果。教师要求: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有没有漏掉成分,及时补充。3.3 找出共有成分并分类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让学生发现设计中都具有这些成分。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课件上显示:水、空气、土壤、温度等、动物、植物、微生物。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类。3.4 说出设计各成分的原因让各小组说自己设计上该成分的原因。每个小组同学依次说明各成分的作用,可让其他成员补充。教师注意总结、引导。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依次在多媒体上显示出各成分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并分析它们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有何不同,依次总结出在生物圈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中也有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比如:蚯蚓、蜣螂等,在自然界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农民伯伯辛勤的在田间劳作,收获了的粮食和蔬菜,他们属于生产者吗?学生在讨论思考中,不断澄清新问题、新概念。 3.5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问题引导: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残骸在地球上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让学生分析。并出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整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成分及原因。最后教师总结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最终都被分解者分解,而分解以后的物质又被生产者利用。有句诗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都说明了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而进行思想教育。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开放性活动设计自己喜欢的生态系统。题目的给出,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描述的生态系统可能会不太完整,这样更容易让我们全面的分析各成分,同时学生在自学、讨论、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分析各成分之间的相关联系与区别。这是在巩固前面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新的内容,并体会到人与环境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结合前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整体。7.4个性总结,提炼升华问题:回顾本课的学习历程,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让学生自由谈。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设计意图: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问题进行总结,是因为这样的问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之后可能会说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方法,也可能说某个同学的精彩表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等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提炼,并板书。8.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学习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循序渐进的“问题串”的形式组织学习内容。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展开,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先观察后总结,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概括。同时,本节课还关注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关注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利用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起成长的平台。教师活动 学 生活 动设计意图1.播放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影音文件。2.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个美丽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画面,配上优美的文字“蓝天、青草、牛羊”同时播放问题:如今美丽的草原正逐渐受到破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总结和过渡(略)。观看影音录像。观看多媒体课件,同时思考提出的问题,得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形象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形成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忧患意识。1.利用多媒体投放一幅蚯蚓及其生活环境的画面。2.根据问题探讨的内容设计如下问题:找出本材料的关键词,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图示模型。3.根据上述资料,引导学生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总结点拨(略)。仔细阅读问题探讨资料,通过思考与讨论,小组合作完成模型的建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念。1.投放旁栏思考题。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3.引导学生阅读生态系统的类型的相互内容。4.利用多媒体投放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辨认。5.小问题: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个海洋,他们是否都是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生物圈引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其营养结构食物链的食物网。现在,通过思考与讨论题来探究生态系统有哪些组分,各组分间的关系以及其营养结构。利用多媒体投放思考与讨论题(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1.说出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物质。2.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尝试画出几条食物链。3.除食物链中的组分外,此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组分?他们是不可缺少的吗?4.这些生物是如何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生物获取的途径一样吗?5.按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和他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生物分类。6.尝试画出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运用多种形式,如提问、点拨、指导学生概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对“思考与讨论”的探究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进行生态系统和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的疏理,深入探究相关训练并总结归纳思考、小组讨论、探究、举例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阅读、了解看图辨认各是哪种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判断。针对问题,认真识图、思考,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回答相关问题(略)。学生构建完成后,通过课件投影此概念模型。看课本,进行知识梳理,自主完成图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通过旁栏思考题中的例子, 深度理解和把握 “生态系统” 这一概念。通过举例识图的方法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种类和范围的了解。通过“思考与讨论”设置的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自悟、合作,基本上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相关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训练学生对概念模型的构建的能力训练。通过图表的构建,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识记与理让学生尽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完成这一知识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以练带讲,通过学生的练,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及薄弱点,及时矫正巩固,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1.完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图表构建(投影图表)。2.利用多媒体投放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图,说出这些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总结点拨:这些组分在生态系统中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各组分间的结构模型。(多媒体投影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各组分之间关系的构建)。4.指导学生对生态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