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规划简报22020年6月23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发展规划简报 第1期( 总第29期 )( 创业大学专辑) 湖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主办 4月15 日本 期 目 录 国内探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创立创业型大学路在何方 海外论坛建立创业型大学: 印度的回应英高校校长: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是大学责任编者按: 近年来, 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其中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日渐崛起。创业型大学以发展高科技、 开拓新产业为使命, 承担了发展国家和区域经济、 创造工作机会、 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新作用。GEM( 全球创业观察) 中国报告显示: 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3.7%, 即每100位年龄在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中, 有13.7人参与创业活动, 在全球35个创业观察成员国中中国排名第15位, 高于美国, 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国各级政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正迅速地由”知识的庇护所”转变为新知识的”生产者”。为此, 我们应当重新认识、 理解、 定位大学的功能, 确立创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以期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创业型大学是一种全新办学模式, 强调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大学不但要创造知识、 转让技术, 而且要直接参与、 服务于创业活动。20世纪后期,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等为典型代表的一些欧美国家大学服务当地经济、 促进自身大发展的实践, 引发了大学社会职能又一次新的重大转变, 新的创业型职能不但包括向企业出售技术, 而且还包括在当地创立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 从而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的支持力度常常取决于大学资深创新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成果的多少, 然而, 我们也不能单纯追求知识本身, 还应考虑知识的应用价值。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的创业型大学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建树。一是强调大学教学和研究的传统职能, 维护大学的独立性。 正如研究型大学并不否认教学功能在大学中的作用一样, 创业型大学同样要强调教学和研究在大学中的基础地位, 不能为创业而创业, 必须充分认识到, 种种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活动, 其目的都在于增强大学自身的研究和教学能力, 从而有助于大学学术性的提高。如果大学过分迎合市场需求甚至甘受市场逻辑的支配, 那么大学自身会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加工厂”或是”营业大厅”, 从而丧失其学术独立性。二是加强跨学科组织的科学研究, 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创业型大学需要拥有卓越的科学研究能力。而要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 需要多学科、 不同领域知识的协同。因此, 大学中传统的院系设置应受到不同跨学科组织形式的补充, 而新的组织形式则应随着国家科技政策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并在外部资金的支持下成为创新活动的发源地。据统计, 截至 ,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有跨学科组织60个, 这类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多数以实验室或研究实验室、 研究组及研究计划的方式出现, 而且不再依附传统的学院或学系, 并能汇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事高水平的研究, 从而产生世界级水准的成果。三是完善技术转移的组织和运行机制,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创业型大学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而且能经过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将有价值的成果转移到生产部门, 形成一定的生产力。这个过程需要大学和企业更为紧密的合作, 包括: 建立高新技术咨询公司, 让大学教授经过提供咨询的方式不断将新知识技术带入企业, 并探寻新知识技术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遭遇的问题, 这些问题被带回大学的实验室重新解决, 从而不断完善原有的研究成果; 建立即时转移的中介组织, 作为连接企业和大学的桥梁承担起双重任务: 一方面, 经过不断调查、 沟通, 寻求高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 从大学众多的科学研究中筛选具有商业意义的成果; 建立长期研发合作组织, 让学校能够更直接地将前沿知识导入业界以满足不同企业对某一特定问题的需求, 企业则经过经费和设备的扶持更好地支持研究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 研究中兼具人才培养的功能, 大量的研究生参与中心计划的研发过程, 积累更为丰富的研究经验, 成为未来产业界的人才储备力量。四是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积极孵化催生高科技企业。 由于大学、 产业、 政府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 一些包括科技园、 孵化器等在内的新的混合组织正不断涌现, 这些组织集结了诸多力量, 不但强化了技术转移本身, 更重要的是积极催生、 孵化了新的高科技企业, 使得创新活动具有更强烈的地区辐射效应。科技园是混合组织中极其重要的形式, 美国的硅谷神话常被视为大学建立科学园区的成功典范。据粗略统计, 在过去的50年中, 硅谷中由斯坦福教师、 学生和毕业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当前, 50%以上的硅谷产品来自斯坦福校友开办的公司。五是培养创业型人才,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进取精神。 创业型大学在创新实践中, 不但要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而且需强化学生进取精神。因为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不但要拥有过硬专业化知识, 还要擅于抓住机遇, 并有承担风险的勇气。传统的文化差异, 使得亚洲的大学由于过多注重学生在专业角色中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因而, 如何培养优秀的创业型人才是创业型大学当前亟待面正确问题。要完成此任务, 就有必要把一些涉及企业管理知识的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当中。尽管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 但这些知识对提升学生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增强其社会适应性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有更为深入的合作, 应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合作研究计划或者到企业中去实习, 在真实的情境下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校应邀请更多的企业家到大学开课, 使学生与企业家有更深入的接触和交流。另外, 创业计划大赛应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 来源:中国教育报, -02-12) 创立创业型大学路在何方 陈笃彬 吴敏生多方需要催生创业型大学提出创立创业型大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战略选择。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大学毕业生理应成为创业的主力军。有统计表明, 中国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仅为0.3%至0.4%。”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改进就业和创业环境, 支持、 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是当今时代要求。福建省虽地处沿海, 但存在经济总量偏小, 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增强技术创新的创业功能。福州大学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技术转化和创业基地, 只有在大力创新的同时, 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成果, 加速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 孵化、 催生、 兴办新的产业,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提高就业率, 走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道路, 促使毕业生成为母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成为科技成果转化, 催生、 兴办新的产业的先锋, 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随着高教改革不断深入, 学校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 创立创业型大学, 不但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 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而且有利于培育”创业精神”, 使大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创立创业型大学已有基础福州大学的发展模式已从外延扩充向内涵提升转变, 办学职能也已从教学、 科研相对独立的单一功能, 向教学、 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相互结合、 协调发展转变。福州大学经过与部省共建、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开展校地合作等,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不断突破教学、 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定位, 更多地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特别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结合,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去年, 学校承担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科研立项186项, 合同经费达4096万元。学校以创业教育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研服务教学的开放度和共享度不断提高, 教学科研相互结合日益紧密。近两年, 先后与联想集团等10家单位就”预就业”联合培养优秀人才一举签订了16份校企合作协议。所谓”预就业”, 就是经企业挑选和认可的在校生( 一般为二、 三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 能够经过签约提前与企业”亲密接触”, 即到用人单位学习和实践, 为毕业后正式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当前, 福州大学经过”预就业模式”已形成校外实习基地321个, 其中签约实习基地189个。去年, 又与中国知名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联合创办紫金矿业学院, 培养矿业急需人才。当前, ”预就业模式”、 ”新型创业助力工程”已在全校范围推广, ”紫金模式”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教育新形式, 大学生创业计划活动开展已近 , 大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科技立项活动、 科研训练计划、 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日益普遍。这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明, 福州大学已具备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基础和要素, 日益显示出创业型大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在脚下 当前, 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对全面建设创业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大学创业发展新思维。应紧紧围绕”创业型大学内涵”、 ”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政策和措施”三个主题,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切实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适合创业型大学需要的价值观和实践观, 形成全校师生自主创业的文化氛围。二是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鼓励学校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创业的制度, 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转化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创业的内在动力机制, 强化师生的创业意识, 经过激励制度的重新设计, 重新定义学术服务的内容( 包括校企合作、 技术转移、 参与经济发展以及其它联系与合作行为等) , 建构学校科技成果的”科研价值”、 ”商业价值”和”创新价值”三结合评价体系。三是拓宽发展外围, 形成与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内管理体制。首先要简政放权, 使管理重心向学院下移, 充分调动学院办学和创业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学院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成为创业主体。其次要转变科研机构的”纯管理型”模式, 加强整合, 使其成为科学技术转移中心, 成为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再其次要建立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重点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经过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 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 风险投资机构、 创业培训机构、 创业资质评定机构、 小企业开发中心、 校友会、 创业者协会等, 形成学校、 社区与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四是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扎实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符合创业型大学基本要求的课程体系, 重视对现有师资的创业教育与培训, 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创业和创业教育水平, 经过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课内外相结合, 广泛开展创业教育, 以训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核心, 改革和完善大学生科研实践制度, 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努力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 依托专业实践基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创业实践, 提高创业能力。五是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学校要以健全制度为抓手, 对师生的创业行为予以支持和启动资助, 并对在创业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师生予以单独业绩评定, 从而强化师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