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言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摘 要莫言与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世界上著名作家 诺贝 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与福克纳的作品和马尔克斯的小说有许多相同点又 有各自的风格, 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莫言、福克纳、马尔克斯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莫言;福克纳;马尔克斯;生活;创作自 19 世纪 80 年代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以来,数十年来获得了无数荣 誉,他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 生死疲劳,蛙等,其中生死疲劳,蛙更是以其罕见的宗教情怀,使 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也使莫言受到了世界文学界 的肯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与“怨乡”的 复杂情感,因此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然而又因为其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 响,其作品中又有着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正是因为特点使人不觉想到同样 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而本文就是从几个方面探讨莫言与福 克纳,马尔克斯之间的渊源。一.生活经历的相似说起他们的联系最大的莫过于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在莫言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时,诺奖评委会就表示莫言使人想到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融合,这句话 肯定了莫言与他们之间的关联,而莫言本人也认为自己的创作收到了他们二人的 影响。曾有人说作家的,必然是复杂的一生。这句话适用于莫言,福克纳与马尔克 斯。威廉福克纳生于1897年9月25日,出身名门望族,全名威廉卡斯伯 特福克纳。支配这个家族想象力的是福克纳的曾祖父威廉克拉科福克纳老 上校。他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政治家。他还是经营铁路的企业家, 他修的铁路是当地唯一的铁路。但是威廉福克纳的父亲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不 肖子孙,他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而福克 纳为他的母亲自豪,她意志坚定,自尊心强。屡屡失败的父亲与坚强自尊的母亲 势不两立。在童年,母亲经常强迫他在“软弱”和“坚强”中做出选择,让他从 小就体验到深深的分裂和痛苦。威廉福克纳比同龄人长得矮小,整个童年都在 希望自己能长得高大些。福克纳深深佩服自己的祖父,他从小就励志要当一个像 他祖父一样的作家。曾祖的荣耀与父亲的落寞构成的巨大反差,家庭的分裂加上 身体上的劣势,促使他对想象力从喜欢发展到依赖,想象的能力也促进了福克纳 文学道路上的成功。福克纳对于莫言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莫言是一个从小被歧视的孤苦孩子。 莫言的写作风格很独特,那是因为莫言是个孤独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莫 言从出生就受到歧视。他小学被辍学在家,虽然没有让他失去读书的兴趣,却给 他的性格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转变了他的文学风格。比辍学更加令他孤独的是他 的家庭条件,因为家庭贫困,再加上他是家里最不讨喜的孩子,这使他不但要忍 饥挨饿还要忍受父亲的毒打。这样的成长环境对莫言有着极大的刺激。后来他回 忆的时候说:“我的童年是黑暗的,恐怖,饥饿伴随着我成长,这样的童年是我 成为作家的最主要动机吧! 这些经历使莫言对人生有着天然的悲壮思索, 而动 荡多变的时代又让作家在现实世界中倍感精神失落, 于是他用汪洋恣肆的语言, 惊世骇俗的审美视角, 蔑视一切的叛逆精神, 描绘了一幅单纯原始、古朴狂放的 农村生活的立体画面。童年生活的不幸使莫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不幸福的同 时深刻思考自己的人生,深刻认识了生养自己的土地,正是因为这样莫言的许多 作品之中才有那他既爱又恨的山东高密那片神奇的土地。而莫言对马尔克斯的偏爱也不是纯属偶然的, 二人生活中似曾相识的共同 经历, 是莫言对马尔克斯喜爱、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主要原因。新闻记者加夫 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 9 2 7年3月6日(一说19 2 8年,但据近年考证, 应为1 9 2 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城镇阿拉卡塔 卡。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相当于我国的中医)。据说,加西亚马 尔克斯的父亲是非婚生子,因不愿袭用其父本姓马丁内斯,而改用其母姓加西亚。 所以,这位电报报务员的儿子,今日的大作家也就以加西亚马尔克斯,而不是 以马丁内斯马尔克斯名扬天下了。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曾经当过 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 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 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加入 自由党。19 4 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保守党与自由党互相残杀,全国大乱, 他只得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 9 5 4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在这短时间马尔克斯深深感到了言论的不自由 和国家的懦弱,这使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体会到了那种无法言语的 孤独感。而在莫言生活的中国当时也是言论及不自由的时代,这也是管谟业(莫 言)之所以起笔名为莫言的原因。童年时代的孤独使他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 他喜欢吧自己的想法说给一切生命听,包括他放的牛,身边的树等等。他的这个 习惯让他的母亲听到后大吃一惊,她对莫言的父亲说:“他爹,咱这孩子是不是 有毛病了?”后来他长大了一些,参加了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进入了成人社会, 在放牛时养成的喜欢说话的毛病给家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母亲痛苦地劝告他: “孩子,你能不能不说话?”他当时被母亲的表情感动得鼻酸眼热,发誓再也不 说话,但一到了人前,肚子里的话就像一窝老鼠似的奔突而出。话说过之后又后 悔无比,感到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教导。所以当开始作家生涯时,便为自己起了一 个笔名:莫言。言论的不自由和精神上的接近使莫言与马尔克斯更加接近。这三人的共同点还有他们都是处于弱势文化群体的。福克纳身材矮小,从物理 条件上说他是属于弱势群体的,而在当时的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资本主义 经济虽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美国南北差异还是很大的,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仍然有 很大残留,南方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北方较慢,文化发展也是不能与之同步,南方 许多的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尤其像福克纳一样的贵族难免会有一种末路感,所以福 克纳的所表现的文化也是属于弱势文化。而福克纳在1949年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就是弱势文化的第一次闪光。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哥伦比亚的文化影响力其 实也并不大,但是马尔克斯仍旧以他卓越的艺术才能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 奖,这不能不说是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包围的一次成功的突破。在世界文化主潮流中,中国也是处于弱势的,世界文化界对中国的文化关注 也十分少,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也以难以忽视的速度迅速发展着而莫 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证明了中国的文化崛起,说明中国在经济发展 的同时文化的进步也终于为世界所肯定。这三个人的成就是弱势文化的三次闪光,身处弱势文化的氛围里也是他们三人在精神上的共同点之一吧!二.创作上的精神交流在新时期青年作家中,莫言是属于受外来影响比较大的作家之一。而对其影响 最大的人如他自己所说是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可以这样论定 :如果没有福克纳与 马尔克斯,莫言现在将另是一番模样。马尔克斯的小说同福克纳的作品极为神似, 从主题与题材、创作技巧、深层意识上福克纳对马尔克斯创作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马尔克斯与莫言虽然身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 , 但源于共同的对生命终极意 义的感悟却使二人的创作有了众多的相通之处。这些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共同点使 他们三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对莫言的艺术蜕变曾有多要影 响。一是这两位作家在艺术上鲜明的反传统特点作为一种范例 ,为莫言大胆的艺 术探求提供了一种心理依托;二是在艺术观念方面的启迪 ,使莫言确立了独特的 悲剧意识,张扬了主观表现意识,形成了强烈的乡土意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都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福克纳创作的题材、主题、构思 的独创性以及他的特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瞬息万变的西方文学潮流中 , 犹如一 块屹立不动的孤独的礁石, 傲视激流的冲撞。他对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有着巨大的 影响,尽管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 中声称,“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模仿福克纳, 而在于捣毁。我太讨厌他的影响”。以此表明他不愿意受别人影响的支配, 但从 他创作的作品来看, 许多创作技巧上都可以找到福克纳的影子。莫言也曾经说过 他和马尔克斯搏斗了二十年。对此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以 前说我是中国的马尔克斯,我无所谓,但现在我会不高兴。因为我就是中国的莫 言。”莫言的话里透露出一个作家最为看中的品格:独一性和自我性。但是莫言 受到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是他自己也没有否认的,只是在受影响的同时要 努力挖掘出自己的风格。这正是大作家和一般的模仿者之间的区别。他们的创作不再是沿袭传统而是具有浓郁的反传统意识,从他们的创作中可 以看出,这三位作家的作品中在时间的运用上都是深得其法的。读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会发现,喧哗与骚动最显著的写作特点就 是它的结构方式的非同寻常,它所采用的,不是传统的叙事文学作品所惯用的时 间的正常延续和空间的有机连缀结构,而是一种反传统的结构方式时间的无序 和空间的紊乱。在作品中, 连续的、一维的时间被打破、被肢解, 全都零零碎碎 地划为现在、化成了一幅幅静止的、冷漠的、共时性的空间画面。这种时空的变 异、错乱, 与读者的传统的审美习惯相悖, 导致了欣赏者的理智困惑。在顺时、 顺位的传统审美心理的制约下,喧哗与骚动所呈现的错乱颠倒的时空形态 , 使读者不可能像阅读传统叙事文学作品那样一开始就能跟随作品的节奏,很顺得 地进人审美意识的参与活动中去,而是长久地被它的写作方法的奇特所困扰。然 而, 正是这种反传统的变异时空结构, 逼迫那些有毅力、有耐心的读者不仅仅是 阅读,而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重新建立起时间的秩序。”只有经历了这一艰苦 的整理过程, 才能达到审美情感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完美契合。正因为参与了再创 作的能动性劳动, 所以其所获得的印象才能够非同寻常地鲜明、深刻,而不仅仅 是传统小说那样由作家硬摊派给读者的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读者亲自经历后所 得到的。这就是变异时空结构的美学价值所在。而加西亚.马尔克斯同样使用了时间观, 但他的时间表达却与福克纳不同 , 他使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时间观,魔幻时间,这种时间既不同于物理时间,又区 别于心理时间。它是印第安人的时间观, 其本质是一种循环时间, 它的形成与自 然界季节性周期变化有关 , 如日月星辰的变化, 四季的更迭, 草木的枯荣, 鸟 兽羽毛的更换等, 即使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也摆脱不了自然现象的控制。而印第 安人的价值观正是建立在这种时间观上, 时代、帝王的更换是时间的循环, 重复 的生死是生命的轮回、灵魂的转世, 即使死亡也只是循环的一个阶段, 死亡跟着 生命, 而生命又跟着死亡,死死生生, 生生死死, 往复循环。在马尔克斯的没 有给他写信的上校、逝去时间的大海、家长的没落等小说中都有对这种魔 幻时间的描绘。百年孤独则是他运用魔幻时间所达到的颠峰,小说的全部故事 就是在一百年的大轮回中叙述的,小说要表达的孤独的主题正是通过百年岁月这 一漫长时间的循环终于使一个家族从地球上消失,这种用魔幻时间来表现一个家 族的孤独,人的孤独和社会的孤独,是何其的独特和高明!在孤独中求生,在孤独 中死去,魔幻时间的妙用,创造了小说的一种怪诞、奇特的艺术效果。而莫言的小说的叙述方式极为灵活,它打破时空,任意挥洒。红高粱的叙述 人与他讲述的事件存在着时间的距离; 按逻辑推断, 叙述人“我”是无法看到“我 奶奶”和“我十四岁父亲”的生活,但是“我”却如同一个穿越时空的精灵,不但 清晰地目见了祖辈、父辈的音容举止,而且窥见了祖辈、父辈所思所爱。小说中 的叙述人往往以一个临时的时间作为叙述的“现在”,并由此描述“过去”与“未 来”,而这一时间的坐标又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