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经历观察、操作和比拟的过程,学会识别对称图形。2、经历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3、经历剪、拼、画,开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准备:练习纸、图形纸、剪刀、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优美的草地上有许多蝴蝶。2、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蝴蝶怎样的?3、我们今天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课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来,又展开二、认识对称图形1、老师带了很多图形,看看有哪些图形。2、拼一拼。从上面的图形中,你能不能选两个拼成下面的图形呢?A、学生操作,老师指导。B、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C、除了这些图形外,你们还能不能拼成同类型的其它图形?D、学生展示。3、小朋友拼的对不对,我们先来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一样;对折会重合4、看看我们同学拼出的图形,有没有不是同一类的?验证5、得知名称像这样的图形,让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6、联络生活找找对称图形。三、动手操作,制作对称图形师: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如今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对称图形。我们要制作一棵小松树,有什么好方法?生:画一画怎么画?画半棵直接剪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展示学生作品,你是怎样剪的?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课件展示对称轴你能画出这条对称轴吗?四、判断对称图形,画对称轴1、仔细观察,判断这些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说一说验证的方法。2、画出对称图形的的对称轴。3、画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机动五、多种形式,自主联络1、上面的图形对折后会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2、上面的图形展开后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3、脸谱欣赏。出示一半,让学生想象完好的脸谱,再呈现六、课外延伸,丰富知识。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一数学百花园。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络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展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开展数学考虑,培养乐于探究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拟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1、 例1突出探究规律时的数学活动。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场。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展。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挪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一样,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一样。“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非常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展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打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根底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程度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展的游戏和探究规律构筑了平台。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进步: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拟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历,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络的。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假如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拟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拟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稳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考虑的中间数量。2、 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一样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挪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挪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挪动,还是从上往下挪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根底,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历。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考虑。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挪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挪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化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假如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假如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根底,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老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考虑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一样,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总目的: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使学生理解整数四那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进步整数口算、笔算的纯熟程度。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拟纯熟地进展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会比拟纯熟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拟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拟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展爱祖国、爱社会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构造: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那么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法及才能培养的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旋转与平移第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究的过程中,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过程:一、 认识旋转现象。一做风车:、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使学生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一做一做:、在老师的带着下,师生共同操作。、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挪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二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三、练一练:第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第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