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考前须知: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非答题区域无效。4.画图清晰,并用2B铅笔加深。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开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到达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A. 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局部B.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C. 说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D.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B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名师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2.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廉价,谁也不能犯法。这说明了中国A. 形成了比拟完备的法律体系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那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廉价,谁也不能犯法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达法律体系比拟完备的信息;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反腐的信息;D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前提下,以“民间、单向、间接、渐进的方式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 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实现了真正停战B.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D.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台湾当局准许两岸同胞进行探亲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说明两岸隔绝的状态已经被打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B选项错误,1992年大陆与台湾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那么的重要共识,是两岸关系开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C选项错误,台湾当局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益的开放两岸关系的政策,但并不能说明其已经认同“一国两制政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4.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到:“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A. 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B. 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中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日内瓦会议并未消除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C选项错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联系的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其中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援助经济不兴旺地区的“方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该法案的意图是A. 为美国争夺国际市场和原料B. 帮助不兴旺国家开展工农业C. 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而效劳D. 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态势【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以政治手段,用国家资本财政补贴的形式资助西欧国家的战后恢复,以抗拒苏联的扩张,其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美国“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不是争夺市场和原料;B选项曲解了美国资本输出的实质目的;D选项是该法案的消极影响,而非美国的本质意图,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当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因美国于2022年退出?京都议定书?而陷入僵局后,欧盟那么明确表示将承当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之战役的领导者角色,并推出了假设干项着眼长远的气候外交战略。这说明欧盟 A. 正着力构建多极化格局B. 致力于提升国际影响力C. 外交重心发生重大变化D. 试图借机插手地区事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盟将承当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之战役的领导者角色,有力提高欧盟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地位,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强调欧盟致力于提升国际影响力,排除。材料没有表达外交重心发生重大变化,而是强调欧盟致力于提升国际影响力,排除C。气候变化是全球事务,不是地区事务,排除D。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选B。7.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方案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方案经济色彩浓厚的开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A. 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开展方式B. 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C. 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开展程度D. 国家的经济开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开展程度【答案】A【解析】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纷纷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放弃了原先的方案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说明国际格局的巨变影响到经济开展方式,A正确;B中完全融入说法错误;C中意识形态说法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8.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A.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 促进了传统经济开展C. 具有自给自足经济特点D. 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体系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表达,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传统经济开展,B项正确。该体系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表达,而不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与材料强调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而是强调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传统经济开展,排除D。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选B。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以下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C.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D.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田制指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主要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也就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也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开展,故D项正确;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开始实行的,故A项错误;均田制只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而非把全部土地平均分配,故B项错误;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是不会消除的,故C项错误。10.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开展进程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A.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 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C.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D.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伴随着南方经济的开展,史书越来越多的记载了南方经济开展的情况,这说明历史记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C选项错误,“根本变化一词表述绝对;D选项错误,历史撰述的多少与是否接近历史真相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1.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A. 行业经营由官府方案B. 突破了政府管理C. 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 部门间联系减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方案,故A项错误;根据“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要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手工业中的行会的产生的作用对外是协调行业之间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故C项正确;根据“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说明行会的出现加强了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12.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假设干。这说明当时A. 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 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反映出餐饮业的开展,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答案为D项。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开展,是城市经济开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排除A项;宋高宗的召见,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13.康熙九年1670年,由于“年荒米贵,受雇工匠窦桂甫等“传单约会众匠停工,索添工银,当地工匠纷纷响应,“停工汹汹。这反映了A. 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对抗B. 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C. 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D.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响【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了工匠为增加工资待遇的斗争,没有表达统治者的镇压,故可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右知,在明清时期,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确实缓慢,但依据材料是无法看出其开展的迅速,所以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可排除;依据材料所讲到的“雇工可知,当时已经出现新的生产关系,雇工的斗争那么说明当时社会出现的矛盾,应选C;材料没有涉及东学西渐的问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