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可以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读懂内容,批判吸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提出中学生文言文阅读三种能力、八个考点。文言文阅读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近七年来其分值基本稳定在20分左右。在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今天,文言文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已出现上升趋势,2008年湖南卷、江西卷、广东卷、山东卷文言文分值均突破了20分,上海卷竟达29分之多,很多省市的试题中文言文翻译的比重由2002年的5分,上升到目前的10分。从近年来的高考阅卷结果来看,文言文阅读得分情况较不理想;从日常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一方面我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一直呼唤加强文言文教学,一方面师生积极性都不高,教和学的实际效果都不尽人意,文言文教学似乎处于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处境。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践,试图就文言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走出目前困境作一种探究、尝试。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毛主席的井赞中写到井中的鱼儿“只喝井中水,永远养不长”,同样,仅仅依赖教师的45分钟课堂教学,仅仅阅读课本与读本中的文言篇章,要学好文言文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这里所说的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包括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两方面。(一)45分钟内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文言文,要尽量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并落到实处。不要在人文主义大旗下,过于侧重思想内容的分析,不要为了刻意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过于侧重课外故事材料的引申,而忽视了字词学习、文章诵读的重要性,无意中忽视了“工具性”。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光向45分钟要效率是远远不够的。以为只要把精读篇目讲透、学透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以为通过几个星期的高考专题复习就能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得分能力的想法显然是幼稚的。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玩“短平快这就要求教师在45分钟外也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哪怕是在上外国小说选修教材的同时,也要在课外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往往构建了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持续均衡的文言阅读教学体系。(二)课本、读本与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相结合现行的五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比较重视文言文教学要求。无论是课本还是读本,都精选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篇章,但某些版本的教材中文言文显然不够多。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的不足:1教材的选文基本上以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尽管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基础上丰富发展而来的,但古汉语中的许多文化现象、语法现象、语义种类在现代汉语里已难觅踪影。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同一语系所隔的年代越久远,两者的变异就越多。因此,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看起来很具有条理性,却在无意中增加了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2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大量的注解。编者考虑到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基础,同时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很多选文,尤其是要求精读的课文配置了大量的注解。殊不知,这大量的注解竟成了双刃剑。它的确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削弱了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词义的能力,又使部分高中学生继续背课文、背字词释义、背翻译的学习模式。3选文注重教化作用,因而侧重于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严肃性。有些选文文质兼美,如赤壁赋,且不论其思想内容是否有点消极,但其中的人生哲学比较深刻。很多选文如指南录后序谏太宗十思疏等都宣扬崇高精神,像项脊轩志这类反映平凡人真性情的文章不多。这种选文特点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但量过多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同时,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已由单一的人物传记变为人物传记、传奇小说、杂记等多种文体百花齐放。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利用课本、读本的基础上,大胆选用内容丰富的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般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近作家的作品相对比较容易,叙述类的要比议论类简单。高一阶段可以补充寓言故事,如中国历代寓言小品;笔记小说,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容斋随笔等。高二阶段可补充人物传记。历年高考试题、模拟试题里的传记对象基本上是英明君主、忠臣孝子等,课外补充的人物传记对象可以适当扩大范围,可以选用民族英雄(卫青、薛仁贵、杨业、戚继光等),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其他有特殊成就者,甚至奸佞小人。材料可以出自“二十四史”,也可以出自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等野史性质的书籍。高三阶段可补充杂记性质的文章,包括山水小品文、一般叙事说理散文、序跋碑铭祭文等应用类文章,具体可以参考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章鉴赏辞典等书籍。这样的补充材料,既反映了古汉语言特征,也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心理,同时适合他们的个性化选择。二、整体阅读与重点训练相结合文言文学习的课外阅读,不同于人们平常消遣性质的阅读,也不同于学生平常的自主阅读,它必然带有某种目的明确的训练。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并在附录中明确应该掌握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语文教师可以围绕大纲要求,把知识点分解成虚实词词义积累及揣摩能力训练、翻译、断句等;同时把学生高中三年的课外文言阅读训练分成一个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阅读训练确定一个重点。虚实词词义的积累可以在高一开始,采取化整为散的方式,分解到每一个星期。集中在高三高考复习期间,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反感,也削弱了训练的实际效果。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的对象不仅包括不同的词义和词语的使用规范,还包括文句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李白传里有“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 ,其中的“宰”,不是宰相而是县令。“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其中的“黄老”是指道家学说,而不能像学生臆测的那样,理解为“黄酒、白酒”。三、习题训练与梳理讲解相结合考试大纲里要求的8个考点可分解开来,在学生高一、高二就进行有侧重性的阶段训练,千万不要等到高考复习阶段集中复习训练。这种统筹规划过的、经过分解的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效。阅读了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做了一定量的文言习题后,教师应该在这些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归纳、梳理相应题型的答题方法。当然这项工作中师生要合作交流,教师不要一言堂讲到底。比如,学生做了一定量的实词词义揣摩训练后,教师可在学生自己归纳揣摩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梳理出各种常用方法,要求学生在以后多次新鲜材料的阅读训练中化为自己的技能。也可以再课堂上通过“自己揣摩同学交流师生检验学生反思”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再如文言文翻译,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文标准,每次课外训练后归纳学生译文的共性错误,进行课堂弥补,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四、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同学习英语一样,学习汉语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一定量的背诵,这些阅读背诵不尽记住了相当数量的词汇,更是无意中培养了语感能力。很多在语言文学上有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过不一样的背诵经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小时候勤于诵读以致“口舌成疮”,韩愈在进学解提到自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读书往往反复背诵抄写,精通九国语言的晚清怪人辜鸿铭一生勤于背诵,茅盾先生能背诵整部红楼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本和读本里的文言选文基本上都是文言经典作品,要求教师精讲,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因为这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很多学生勤于背英语单词,却反感文言文学习中的“死记硬背”。结果,教师在讲解例句时,部分学生甚至不清楚某一句子出自哪一篇课文,更不用说相关句子的语境,句子词义的理解了。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得十分明白:“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可以说,反复背诵是学生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迁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形成学生文学积淀的实用方法。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背诵对于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性,也应该让学生明白背诵是锻炼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毅力的必要手段。教师自己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勤于背诵,为学生作出表率,还要在学生背诵过程中“授之以渔”训练学生运用“化整为散”“划分层次把握结构”“运用直观图表”“利用韵脚”“利用对称结构”“利用关键提示词”等常用方法。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了解遗忘曲线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地反复背诵,强化记忆效果。教师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课程标准里规定的篇章,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用于背诵的课外补充材料,如古典诗词名篇名句、古人治学修身处世的名言名句,如诸子百家的名言、朱子治家格言菜根谭等作品里的警句。当然,课外材料的补充,要以充分利用课本与读本为前提,否则就有舍本逐末的味道了。五、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读写听说”综合训练,但文言的学习要通过“听说”途径已不太现实,不过在加大阅读积淀的基础上,偶尔尝试文言文写作也是一种可取的尝试。文言写作涉及到文言词义、句式、语法、文化常识等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批改和讲评时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文言运用进行多元评价,要侧重于语言运用。当然文言写作只是文言文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喧宾夺主。苏洵直到二十七岁始发奋读书,关门读书五六年,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阅读积淀郁积于胸,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结果落笔生风妙笔生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中学生在阅读了大量文言文的“厚积”基础上,主观上也有“薄发”的要求。偶尔的文言文写作正好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真情动人,2001年南京13中蒋昕捷的文言作文赤兔马之死获得了满分,这都告诉我们文言文写作的尝试即使从纯写作训练角度来看也并非洪水猛兽。六、教师个体努力与集体合作相结合语文教师必须勤于背诵,力求在上课前将所教的文言文背出,在要求学生背诵时给学生以示范;语文教师必须勤于阅读,只有勤于阅读文言材料,才能积累广博的文言知识,在讲解文章时跳出教师用书的束缚;语文教师必须在勤于阅读的同时,敢于跳入题海,通过广泛的阅读、大量的习题训练,才能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才能挑出适合训练学生的习题;语文教师必须勤快,及时批改、讲解文言文翻译等作业,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语文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于是一个勤奋努力、博学多才的教师形象就凸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敬仰、亲近,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语文的兴趣,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的“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在信息化时代,新课程背景下,光靠教师个体努力已远远不够,况且每个教师精力有限,兴趣特长各异,阅读层面不同,业务水平不一,这就需要同备课组教师甚至同教研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加强合作。为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同备课组教师应该加强集体备课;为建设文言文课外阅读补充材料这一语文课程资源,同备课组教师应该在备课组长的统筹下加强分工合作。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彰显教师的学习指导性,积极探究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正如江苏金坛一中的钱云霞老师所说: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我们总是处于一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