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章节小结#1. 基本概念及术语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 差表示。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 大小可用偏差表示。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 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 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 正负均不固定。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 差)。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 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 指在某一 t值时,测定值x 落在卩 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 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卩 tS范围之外的概率 (1 P),称为显者性水平,用a表示。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 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卩 =x u C ,式中u b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 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 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 验。2. 重点和难点(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 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 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 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 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 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 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 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 相互关系系统误差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 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确定原因造成的,有固定的方向和 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可通过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 校准仪器、作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及回收试验等方法,检查 及减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 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因此,不能用加校正值的方法减免。但 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适当地增加平行测定 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二者的 关系是,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偶 然误差就越小,其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3)有效数字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 保留有效数字位 数的原则是,只允许在末位保留一位可疑数。有效数字位数 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绝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在计算一 组准确度不等(有效数字位数不等)的数据前,应采用“四 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多余数字进行修约,再根据误差传 递规律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和或差有 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 的数据为依据;几个数据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 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 即在运算过程中不应改变测量的准确度。(4)有限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与t分布 通常分析无法 得到总体平均值卩和总体标准差仅能由有限测量数据 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即需要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再用统计量去推断总 体。由于.和S均为随机变量,因此这种估计必然会引进误差。 特别是当测量次数较少时,引入的误差更大,为了补偿这种 误差,可采用t分布(即少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 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5)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 置信水平越低,置信 区间就越窄,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就越宽,即提高置信 水平需要扩大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定得过高,判断失误的可 能性虽然很小,却往往因置信区间过宽而降低了估计精度, 实用价值不大。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适当增加测定次数n, 可使置信区间显著缩小,从而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度。(6)显著性检验及注意问题t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 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为准确度检 验,包括样本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间的t检验和两个样 本均值间的t检验;F检验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2, 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间 是否存在较大的 偶然误差 ,为 精密度检 验。两 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顺序是,先 由 F 检验确认两组数 据的 精密度无显著性差 别后,再 进行两 组数据的 均值是否存 在系统误差 的 t 检验,因 为只有当两 组数据的 精密度或偶然 误差 接近时, 进行准确度或系统误差 的 检验才有意义, 否则 会得出错误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检验两个分析结果间是否存在着显著 性差 异时,用双侧检验;若检验某分析结果是否明显高于(或 低于)某值,则用单侧检验;由于t与F等的临界值随a 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置信水平P或显著性水平a的选择必 须适当,否 则 可能将存在显著性差 异的 两个分析结果判为无 显著 性差 异, 或者相反。( 7)可疑数据取舍 在一组平行测量值中常常出现某一 、 两个测量值比 其余值明显地偏高或偏低,即 为可疑数据。首 先应判断此可疑数据是由 过失误差引起的 ,还 是偶然误差 波 动性的极度表现?若为前者则应当舍弃,而后者需用Q检验 或G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它数据是否来 源于 同一总体, 以决定取舍。(8)数 据统计处理的 基本步骤 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的基 本步骤是,首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或G检验), 而后进行精密度检验(F检验),最后进行准确度检验(t 检验) 。( 9)相 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就是考察 x 与 y 两个变 量间 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r 越接近于1,二者的 相关性越好,实验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越高。回归分析就是要找出x 与y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若x与y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 即可简化为线性回归。3. 基本计算(1) 绝对误差:8 = x-卩(2)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8 /匕)x 100%或相对误差=(8 /x) x 100%(3) 绝对偏差:d = x i (4) 平均偏差:S2)(11) 可疑数据取舍的Q检验::(12) 可疑数据取舍的G检验:片.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章节小结 一、主要内容1 .基本概念化学计量点: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 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滴定终点: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 相对误差。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滴定曲线: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其相关参数随加 入的滴定剂体积而变化的曲线。滴定突跃和突跃范围: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士0.1%,溶液 浓度及其相关参数发生的急剧变化为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 范围称为突跃范围。指示剂:滴定分析中通过其颜色的变化来指示化学计量 点到达的试剂。一般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型体。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指示剂具有不同颜色的两种型体 浓度相等时,即In=XIn 时,溶液呈两型体的中间过渡颜 色,这点为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由一种型体颜色变为另一型 体颜色时溶液参数变化的范围。标准溶液: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常用作滴定剂。基准物质:可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2. 基本理论(1) 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 在溶质总浓度中的分数称为分布系数S i。弱酸HA有n+1种可能的存在型体,即HA,H-iA-HAn-1)-和A。各型体的分布系数的计算:分母为 H + n+H + n-1Kal+H +KalKa2 + +Ka(n-1) +KalKa2+Kan, 而分子依次为其中相应的各项。能形成n级配合物ML.的金属离子在配位平衡体系中也 有n+1种可能的存在型体。各型体的分布系数计算:分母为 1+B lL+ (3 2L 2 +B nL n,分子依次为其中相应的各 项。(2) 化学平衡处理方法: 质量平衡:平衡状态下某一组分的分析浓度等于该组 分各种型体的平衡浓度之和。注意:在质量平衡式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前的系数等 于1摩尔该型体中含有该组分的摩尔数。 电荷平衡:溶液中荷正电质点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 荷负电质点所带负电荷的总数。注意:在电荷平衡方程中,离子平衡浓度前的系数等于 它所带电荷数的绝对值;中性分子不包括在电荷平衡方程 中。 质子平衡: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与碱 得到的质子数相等。写质子条件式的要点是:a.从酸碱平衡体系中选取质子参考水准(又称零水准),它们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反应的物质。b.根据质子参考水准判断得失质子的产物及其得失的质子数,绘出得失质子示意图(包括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c .根据得、失质子数相等的原则写出质子条件式。质 子条件式中应不包括质子参考水准,也不含有与质子转移无 关的组分。由于水溶液中的水也参与质子转移,所以水是一 个组分。注意:在质子条件式中,得失质子产物平衡浓度前的系 数等于其得、失质子数。还可采用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导出 质子条件式。3. 基本计算(1) 滴定分析的化学计量关系:tT + bB = cC + dD nT/nB二t/b(2) 标准溶液配制:cT = mT/( VT x MT)(3) 标准溶液的标定:b 5%一可(两种溶液)灯丄4-b M必(B为固体基准物质)(4) 被测物质质量::(5) 有关滴定度计算:Tt/b= mB/VT颈厂(与物质量浓度的关系)(6)林邦误差公式:城只-昭xlOO%pX为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与浓度相关的参数,如pH或pM; pX为终点pXep与计量点pXsp之差即 pX= pXep - pXsp ;Kt为滴定反应平衡常数即滴定常数;C与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总浓度Csp有关。二、重点和难点(一)滴定分析本章介绍了各种滴定分析过程和概念、滴定曲线和指示 剂的一般性质。在学习滴定分析各论之前,本章能起到提纲 挈领的作用;在学习各论之后,它又是各章的总结。有关问 题有待在其后各章的学习中加深理解。滴定曲线是以加入的滴定剂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为横 坐标,溶液中组分的浓度或其有关某种参数(如pH、电极电 位等)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滴定曲线一般可以分为三段, 其中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士 0.1% (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 溶液浓度或性质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称为 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一般滴定反应的 平衡常数越大,即反应越完全,滴定突跃就越大,滴定越准 确。虽然大部分滴定(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曲 线的纵坐标都是溶液中组分(被测组分或滴定剂)浓度的负 对数,但为了把氧化还原滴定(以溶液的电极电位为纵坐标) 包括在内,因而选用某种“参数”为纵坐标。还应当指出, 本章描述的只是滴定曲线的一种形式,即随着标准溶液的加 入,“参数”(如pH) 升高。实际还有与此相反的滴定曲线, 如以酸标准溶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