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语言优美,画面动人,3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1. 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3.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4. 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5. 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千人糕2一匹出色的马2语文园地二41. 认识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2. 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能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3. 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4. 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5. 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6.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正确读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重难点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有13个要求认的生字,这些字字形复杂,形声字居多。可采用形声字猜读、形近字比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方法识记。可引导学生归类识记,还可以通过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2)写字。一是分类指导,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中,左窄右宽的字有“锋、昨、洒、温、暖”,上宽下窄的字有“冒、留、弯、背”。二是重点指导,如“暖”,要注意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有太阳才暖和。2.朗读教学教学时,可抓住课文中的反复句和问答句进行朗读指导。指导读反复句时,教师可以先示范读,让学生感受语速、语调的变化,再让学生模仿练读。朗读问答句时,可采用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朗读方式。3.理解运用教师可在简介雷锋、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学习。重点指导朗读,想象画面,可以想象周围环境,也可以想象人物表现,还可以拓展想象。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这4个字。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4.读第1、2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境导入,指导写字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2)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谁吗?(雷锋)(3)指导“锋”字的书写。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锋”左窄右宽,右下部“丰”的三横不要写错,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学生书空。学生描一个字,写一个字。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给“锋”组词:刀锋、锋利。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雷锋。(2)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是,因为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3)指名读课题。【设计意图】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让学生掌握生字“锋”。充满情感的课题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板块二 初读诗歌,识记字词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几遍。数一数:诗歌一共有多少节?给每一节标上序号。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1)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课件出示:曾(cn) 蒙(mn) 泞(nn) 荆(jn) 莹(yn) 顺(shn) 瓣(bn) 献(xin) 迈(mi) 踏(t) 棘(j) 觅(m) 需(x)指名认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小结:“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字要注意读平舌音。“瓣、献”是前鼻音,“顺”字要注意读翘舌音。齐读。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迈开、需要、献出”。指名学生领读。(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蒙蒙 泥泞 年迈 晶莹 冒着 顺着 踏着 寻觅 需要 献出 荆棘 花瓣自由读一读。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并纠正。开火车读,齐读。(3)认读短语。课件出示: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 温暖的春风教师范读,提示:“的”字要读得轻而短。学生练读。指名读。(4)说一说,诗歌一共有多少个小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是落实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通过由字到词,再到短语的层层检测,聚焦字词学习目标,落实重点。板块三 抓住动作,想象画面1.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请五名学生,每人读一节,合作朗读诗歌。思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呢?(2)引导学生画出“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等相关句子。(3)教师领读句子。2.想象画面,指导朗读。(1)学习第1节。抓住“长长的小溪”,边读边想象,指导读好第1句话。(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1句话)a.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指导朗读第2句话。(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2句话)a.指导读好反复句“你在哪里”,并读出疑问的语气。b.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2节。大家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请默读第2节,找一找描写雷锋叔叔的动作的词语。a.学生默读,圈画出“抱着”“冒着”。b.反馈交流。c.模拟动作“抱着”。d.冒:出示古文字“”,古今对照,上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下面的“目”表示人的脑袋。读句子,想画面,猜测“泥泞”的意思。a.观察词语“泥泞”,思考:“泥泞”是什么意思?b.联系上下文推测:结合“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泥泞路”的样子,体会当时艰苦的条件,雷锋行走的艰难。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形象。a.想象动作。雷锋叔叔在泥泞的小路上还会做哪些动作?b.说一说。读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沿着长长的小路,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c.小结: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画面”的学习方法。3.升华情感,朗读诗歌第1、2节。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淋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他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我们朗读诗歌的第1、2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问答的语气。(2)指两名学生读,教师点评。(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4)全班齐读。【设计意图】根据诗歌的特点,分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形成画面,让雷锋的形象“立”起来。板块四 指导写字,正确书写1.课件出示汉字“锋、昨、冒、留”,指名认读。2.指导书写“昨”字。(1)观察比较:和学过的“作”进行区别。(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日”字要写得瘦窄一些,“乍”的第三笔应写在第二笔“一”的起笔往右一点的位置。3.指导写“冒”和“留”字。(1)观察“冒”和“留”,说一说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要点。提示:“冒”字上边“”写得宽扁,两横不与左右两边相连;下边的“目”字写得窄长。“留”上边写得宽,下边的“田”写得略小一些,“留”字第三笔是“丶”。(2)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书写。(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反馈评价并展示。【设计意图】指导这两节诗歌中的生字的书写,强化书写要点,落实了生字的教学目标。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弯、背、洒、温、暖”这5个字。2.能猜测“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感受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4.读诗歌第35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一起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了雷锋叔叔的足迹,“我们”还可以去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块一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1.学习第3节,想象画面,指导朗读。(1)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想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吧!读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怎样的小路?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2)指导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句和第1节第2句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a.指名两位学生读。b.评价朗读。c.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4节,想象画面,讲述事迹。(1)顺着弯弯的小路,我们还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默读诗歌第4小节,用“抓动作,想画面”的方法学习第4小节。(2)读句子,想画面,猜测词语的意思。指导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联想近义词的方法猜测“年迈”就是“年老”的意思。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怎样的小路上呢?(从“踏着路上的荆棘”可以看出他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指导猜测“荆棘”的意思。a.课件出示“荆棘”的图片。b.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想象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的画面。指导猜测“晶莹”的意思。a.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有三个“日”字,可知“晶莹”的物体是亮闪闪的。b.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晶莹的( )”。(3)想象画面,讲述事迹。读诗句,扣动作。找一找描写雷锋叔叔背大娘时的动作的词语。交流动词“背着、踏着、洒下”。抓动词,想画面。全班齐读第4节。边读边想象雷锋叔叔背着大娘的画面。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小心翼翼地行走着。尽管他已经汗流浃背,但他依然坚持着。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根据课文内容,接着“顺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