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李惠断案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问众人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众人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释)藉(ji):垫,衬。惠:即李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同释重担息树阴_ 置羊皮_使争者视之_ 负薪者_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薪者(的人)B.以杖击(用)C.各言藉背之物(的)D.使争者视之(盐)4李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羊皮的主人?(用自己的话概括)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絜之百围絜:丈量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诲:_俱:_2在上面的语段中找出描写那个人不专心学习的语句。 _3用自己的话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_4.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各小题。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注释)俟: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_)(2)狼子野心,信不诬哉(_)2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1)竟忘其为狼(_)(2) 将啮其喉(_)(3)乃杀而取其革(_)3文中体现小狼“阳为亲昵”的语句是_,而体现其“阴怀不测”的语句是_。(直接摘录)4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句子。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5从狼子野心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分若干点简要阐述)_5.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巍巍乎若太山(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翻译下列句子。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可以简要地写一写。_6. 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王戎中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甲,诸儿竞走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一些,这些。折枝:压弯枝条。竞走:争着跑过去。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A.王戎/不取/道旁李B.尝/与诸小儿/游C.诸儿/竞走/取之D.树在道/边而多子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C.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_7. 小古文阅读。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管仲,隰 (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不以为难阳:山之南,水之北。阴:山之北,水之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乃掘地:_ 不亦过乎:_2下列句中带点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B.老马之智可用也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乃放老马而随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句子的意思。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_4本文通过管仲,隰朋因“_”和“_”而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的故事,其中向老马请教的故事衍生出了成语“老马识途”。5从管仲与隰朋的这个故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自从。 坠掉落。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解释下列词语。涉_ 是_遽_ 求_3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9.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度”的含义。“先自度其足”的度_“吾忘持度”的度_“宁信度”的度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0. 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_)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2翻译下列的句子。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_3从文章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