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中学班主任创新德育教育的策略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第六篇:新课改下中学班主任创新德育教育的策略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班主任开展管理和学生工作的核心任务。中学班主任要以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为指导, 将德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行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本文从分析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 对基于新课改语境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创新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 班主任; 德育教育;中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 他们的身心发生了急剧变化, 十分渴望独立自主, 但是却又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必须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管教。在多元化社会思潮逐步渗透到校园内部的新形势下, 部分学生出现了不良社会习气和错误的价值观念, 如抽烟、打架、酗酒、辱骂、叛逆、拜金、早恋等问题, 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学生成长情况, 班主任必须认清德育教育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结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 积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1 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1.1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尚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极易受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 对社会现象产生偏激的认识, 阻碍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影响学生完成学业。班主任作为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导者和教育者, 通过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行, 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增强学生对不良社会思潮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中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主动承担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知识素养和思想素养,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 在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 让班主任在重视教书;的同时, 更重视育人;目标的实现, 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1.3 有利于践行新课改基本要求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将德育、美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导下, 中学班主任必须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将德育贯穿于课程教学、日常管理、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环节, 构建起完善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 让学生在德育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感悟, 从而实现对新课改基本要求的全面践行。2 新课改语境下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创新实施路径2.1 更新德育观念, 赋予德育科学性1) 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 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组织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同时, 班主任还应加强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 深入到学生当中,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班主任应当在德育教育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安排相应的德育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 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为核心, 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此外, 班主任要考虑个体差异, 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2.2 深入了解学生, 增强德育前瞻性1) 创新沟通交流方式。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 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在信息时代下, 班主任可对沟通方式进行创新, 借助QQ、校讯通以及课改平台, 让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班主任可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告知学生, 以便学生进行沟通。同时, 学生可利用课改平台反映自己的想法, 当班主任接到反馈意见后, 可与学生进行交流, 为德育教育提供依据。2)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班主任应当对本班的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 建立民主、平等的管理体制, 并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 据此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在进行管理实践中, 需要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模式, 由此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2.3 创建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性1) 物质文化育人。班主任可以利用的物质文化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 应当干净整洁, 格局合理, 既要有的特色, 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气息, 从而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 能够保持舒畅的心情,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为此, 班主任应当对物质文化建设予以重视, 通过这种文化, 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2) 精神文化育人。在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中, 精神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等等。为此, 班主任应当对精神文化进行充分利用, 以此来达到育人的目的。班主任应当在中加强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文化价值观, 可采取多种形式,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抵制个人主义。同时, 班主任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当中, 让学生从这些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 班主任可在学生中树立典型, 据此形成精神引导, 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通过精神文化建设, 可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3) 制度文化育人。制度具有约束人的作用, 在文化中, 制度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应当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依据本班的特点, 编制相符的班规班纪, 借此来激励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在对班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当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 避免主观武断, 通过设立奖惩机制和品德加减分制度, 对班集体和个人的表现进行阶段性总结, 做到优奖劣罚, 发挥制度的作用, 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4 改进德育方法, 提升德育吸引性1) 组织多样化德育活动。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 为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应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如, 班主任可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主题班会, 并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送爱心。同时, 班主任应当按照德育教育目标来培养学生的人格, 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 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除此之外, 班主任可结合德育教育现状,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渗透, 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应当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陶并引导学生,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如, 在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应当保持特定的形象, 组织学生参加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的人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 班主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足够的威信, 要始终保持正面形象, 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学生的性格,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3) 主动关爱学生成长。班主任作为的管理者, 需要对每一名学生负责, 当学生犯错时, 不要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指责, 而是要用爱心和耐心, 并从客观、理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 获悉学生犯错的动机,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观念,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除了关心学生之外, 班主任还要尊重学生, 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 从而逐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3 结论总而言之, 中学班主任要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在新课改语境下更新德育观念, 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积极创建育人文化, 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从而提高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参考文献何璐.中学班主任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途径的研究.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4) :87-88.【2】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学周刊, 2017 (8) :98-99.罗利丹.探讨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学周刊, 2017 (11) :143-14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