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6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 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1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2三、“无机胶凝材料”重点及思考题.2四、“混凝土及砂浆”重点及思考题.3五、“建筑钢材”重点及思考题.5六、“木材”重点及思考题.5七、“合成高分子材料”重点及思考题.6八、“防水材料”重点及思考题.6九、“其它建筑材料”重点及思考题.7第二部分自测试题试题 材料基本性质及气硬性胶凝材料.8试题 水泥11试题 混凝土与砂浆14试题 建筑钢材20试题 木材、沥青及其他材料22第三部分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一、概念题24二、选择题.26三、判断题27四、问答题. 28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精品.模拟试题18.31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8.53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重点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建筑材料课是针对土木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课。它主要从工程使用的角度去研究材料的原料、生产、成分和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环境条件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作为一个未来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他必须具备的,是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建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繁多,但常用建筑材料品种并不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的学习分析,可以举一反三,为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了解和学习运用其它建筑材料打下基础。因此,建筑材料课学习时要注意抓住一个中心,即材料的性能,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识记这一性能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只有通过学习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其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认识它。此外,在学习建筑材料时,可把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材料基本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术语(例如“标准试件”、“标准强度”、“强度等级”、“屈服强度”等)、材料牌号、材料技术指标标准;第二层次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它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性能的关系及其理论影响因素。这一层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并能运用已有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知识对上述关系进行分析;第三层次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能,指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正确选用材料,而且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改性,以及设计计算材料配比,材料强度、耐久性等,上述三个层次也是本门课考核的重点。在学习中通常可以通过对比方法找出各种材料的共性和各自特性。此外,要抓住建筑材料中典型材料、通用材料、举一反三,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可能会更加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建筑材料课程各部分权重比例大致可以按下述划分:()建筑材料基本性质1012胶凝材料1218混凝土材料4045砂浆58建筑钢材810防水材料810砖、石及其它材料58精品.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一)重点与要求1、本章是各种材料基本性质的归纳,首先应掌握这些性质的基本定义、物理意义、技术指标及所用单位,在后面章节讲到具体材料的这些性质时再前后呼应,加深印象。2、了解材料的几种典型结构与构造,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从而建立材料结构、构造与性质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概念。(二)复习思考题1、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概念及孔隙率、空隙率计算方法。3、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以及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耐水性和抗冻性的概念及指标。4、材料强度的微观概念和理论强度。5、材料强度的常见类型及影响强度的因素(内、外部因素)。6、材料的弹性、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7、材料耐久性的定义,材料环保性概念。8、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的定义。9、材料基本结构(晶体、玻璃体、胶体)的形成以及不同结构的材料的性能特点。10、材料的孔隙构造(孔隙率、孔径分布、孔连通性、孔几何特征)与材料强度、耐久性、导热性等的关系。三、“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及水泥)重点及思考题(一)重点与要求1、首先应掌握什么叫“胶凝材料”,并着重理解胶凝材料与其它材料对比在性质上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搞清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性质与使用上的区别。2、深入理解各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在水化速度、水化放热、硬化速度、硬化后强度及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掌握各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在性质和应用上的区别。3、深入理解石灰、石膏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及影响凝结硬化的诸因素,掌握主要技术性质和工程应用。4、水泥是重点材料之一,而硅酸盐水泥又是各种水泥中的重点,在硅酸盐系列水泥中,以硅酸盐水泥为典型,深入系统地搞清楚它的生产、成份、性质和应用,对于本系列其它品种水泥,则采取对比的方法,掌握各自的矿物成分,特性和用途。5、深入理解水泥的凝结硬化理论,首先以结构形成为主线。搞清楚“凝结”、“硬化”、“凝聚结构”、“凝聚结晶结构”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水泥硬化前后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弄清楚水泥熟料矿物成分和外界因素对凝结硬化的影响。6、熟练掌握常用水泥的熟料矿物成分、技术性质、质量标准与应用范围,通过对比找出一般的规律性。7、掌握在工程应用中硅酸盐水泥典型的几种腐蚀及作用机理和防止腐蚀的基本措施;精品.8、对特种水泥主要掌握熟料矿物成分的特点,以此推论其它的性质和应用特点。(二)复习思考题1、无机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以及水硬性和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条件。2、建筑石膏的原料及煅烧条件对石膏质量的影响。3、建筑石膏的水化原理以及凝结硬化过程。4、建筑石膏的特性及应用。5、石灰的原料及煅烧条件对石灰质量的影响(过火、欠火石灰)。6、石灰的消解以及消石灰粉、石灰浆的制做方法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7、石灰陈伏的目的以及陈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8、石灰的硬化过程。9、石灰的性质、技术标准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0、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原料、煅烧及熟料矿物组成。11、硅酸盐水泥的四种主要熟料矿物的相对含量范围,水化特性及强度。12、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主要熟料矿物的化学反应及主要水化产物)和凝结硬化过程(四阶段理论),以及主要影响因素。13、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14、水泥石的主要腐蚀类型与腐蚀过程以及防腐蚀措施。(软水、盐类、酸类腐蚀)15、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16、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组成及活性。17、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特征、性能及应用。18、快硬水泥、抗硫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的组成特点。19、高铝水泥的组成、水化特性、性能及应用。20、膨胀硅酸盐水泥的膨胀原理及应用。四、“混凝土与砂浆”重点及思考题(一)重点与要求1、混凝土是重点材料之一,而普通混凝土又是本章的重点,首先要求以普通混凝土为典型,深入系统地掌握它的性质、应用,对原材料的要求与配制方法;然后通过对比了解其它品种混凝土的特点。2、普通混凝土要求围绕如何配制成品质优良的混凝土为中心,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分析。配合实验课,加深理解,切实掌握配制混凝土的基本知识。3、在原材料方面,水泥已在前面解决。本章主要解决集料问题,对集料质量的理解要求与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4、硬化前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三大主要技术性质,要求深入掌握影响这三大性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途径,并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数量比例、内部结构和构造等的变化找出其性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性,理解混凝土向高耐久性、高强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及途径。精品.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现场经常也是大量碰到的具体问题,要求通过实际算例和具体实验,掌握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和调整方法。6、在与普通混凝土对比的基础上,理解特种混凝土的配制原则,特性及通过了解砂浆与混凝土在组成、性质和使用上的不同,来理解砂浆的特性及技术要求。7、了解现代混凝土发展趋势,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的定义、组成和应用前景。8、了解在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的意义和工程中常用外加剂的作用机理、技术经济效果。9、掌握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技术经济效果和常用品种。(二)复习思考题1、普通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及其在混凝土结构中(硬化前后)的作用。2、细骨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主要掌握级配,细度模数、视密度、堆积密度、有害物质、含水率等)。3、粗骨料的技术性质与技术要求(主要掌握级配、最大粒径、压碎指标、表面形状与特征等)。4、混凝土和易性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5、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掌握恒定用水量法则,骨料性质、水泥浆量、外加剂、水灰比、含砂率等)及工程结构要求与选择。6、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及破坏特点。7、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8、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定义及测定方法。9、混凝土徐变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10、混凝土体积变形的原因及其对工程结构的影响。11、混凝土的抗渗性,耐冻性和耐蚀性的定义,技术指标以及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着重掌握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12、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机理、技术经济效果以及常用减水剂类型和品种(FDN、木钙等)。13、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配制强度、平均值的含义。14、混凝土引气剂,早强剂、速凝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15、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关键掌握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等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方法)。16、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实验及和易性调整、基准配合比的强度调整以及实验室配合比的工地调整方法。17、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标准。18、混凝土质量(强度)评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掌握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合格判定条件。19、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及获得途径。20、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精品.21、轻骨料的性能特点与技术要求。22、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23、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