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 品味精彩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3. 深情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品味精彩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这节课我们再走近一位诗人,他就是白居易,大家知道人们称他为什么吗?(诗魔)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后人便以“诗魔”称之。今天,我们就一睹诗魔的风采,学习卖炭翁。(一)明确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 品味精彩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3. 深情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 学生回忆白居易的基本情况,教师及时补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2读准字音鬓(bn)辗(nin) 辙(zh) 敕(ch) 麾(hu)了解背景 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二、诵读诗文,整体感知。(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等。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3.指导朗读。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 4.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小组展示朗读。(二)结合小注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1.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小注疏通文意,勾画疑难点。 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3.全班交流疑难点。4.教师质疑重点文言字词。薪:木柴。 辗:通“碾”,轧。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直:通“值”,价钱。5.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入手概括)【交流点拨】 地点市南门外。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烧炭运炭抢炭)三、品味细节,把握人物形象。1.读完全诗,卖炭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反复品读文中的相关细节,并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形象。【交流点拨】 “苦”。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十指黑”(外貌);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艰难无奈)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在泥中歇息。烧炭难,运炭也难。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只能忍气吞声,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2.人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烧炭再苦、运炭再困苦老翁都能忍受,因为炭能换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是,是谁让老翁的梦想破灭?(宫使)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并进行具体分析。【交流点拨】“霸”。具体词句: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3.请发挥想象,演绎一下宫使抢炭的情节,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贴近诗歌的描写。小结: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对于卖炭翁和宫使,诗人分别是怎样的情感?请找出饱含情感的语句品读。【交流点拨】 1.老翁:可怜、同情。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苦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体现。2. 宫使:“恨”。一系列动词描写:把、称、回、叱、敕、牵、系,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3.有感情诵读:读出老翁的无可奈何、悲愤辛酸,读出诗人的同情、悲愤。五、拓展延伸,探究主旨。1.本文仅仅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吗?仅仅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吗?请阅读以下资料,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感悟。出示背景资料: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卖炭翁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实为掠夺的一般。那么,卖炭翁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交流点拨】 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2.课堂小结: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随着那“叱牛”声,卖炭翁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辛劳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这就是白居易为我们揭示的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六、布置作业1. 展开想象进行续写。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卖炭翁在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2.背诵并默写诗歌。板书设计:卖炭翁 白居易老翁 苦 怜宫使 霸 恨 深切同情教后反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